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4篇
  免费   768篇
  国内免费   54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摘要 目的:探讨体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胆汁酸(BA)、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就诊的240例T2DM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T2DM-N组84例,T2DM-OW组92例,T2DM-OB组64例。分别测定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BA)、25(OH)D3等指标。以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因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R的危险因素。结果:T2DM-OB组BMI、BA、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高于T2DM-N组,DBIL、25(OH)D3低于T2DM-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OMA-IR与BMI、BA呈正相关(P<0.05),与DBIL、25(OH)D3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升高,25(OH)D3、DBIL下降为I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肥胖的T2DM患者存在IR及血脂紊乱,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增加,BA水平升高,DBIL、25(OH)D3水平下降,机体慢性低度炎症水平升高,除了BMI,25(OH)D3、DBIL水平下降亦有可能是体型肥胖T2DM患者IR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观察碘131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发甲亢患者11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观察组患者给予碘131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血清炎性因子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8.18%,低于对照组的58.18%(P<0.05)。结论:碘131联合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甲亢安全有效,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3.
摘要 目的:对比阿仑膦酸钠与钙尔奇D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9例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钙尔奇D组(n=54,钙尔奇D)和阿仑膦酸钠组(n=55,阿仑膦酸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指标、骨代谢相关指标、腰椎L2~L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值。结果:阿仑膦酸钠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64%(46/55),高于钙尔奇D组的62.96%(34/54)(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腰椎L2~ L4、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均升高,且阿仑膦酸钠组高于钙尔奇D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骨钙素(BGP)升高,且阿仑膦酸钠组高于钙尔奇D组(P<0.05);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s-CTX)、碱性磷酸酶(BAP)、人抗酒石酸酸性膦酸酶 5b(TRAP-5b)则降低,且阿仑膦酸钠组低于钙尔奇D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1个月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与钙尔奇D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阿仑膦酸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且不影响降糖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为了考察餐后运动时间对Ⅱ型糖尿病能量和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和尾静脉注射60 mg/kg的链脲佐菌素来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分别在餐后0.5 h和餐后1 h进行30 min (15 m/min)的跑台运动,共运动4周。运动完成后,分别检测了各组大鼠能量代谢指标(Glu, Lac, BUN和NEFA)、血脂代谢指标(TG, TC, LDL-C和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和瘦素(Lep)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的蛋白表达。研究显示,与餐后0.5 h运动组相比,餐后1 h运动组的Glu和BUN水平显著降低。与餐后0.5 h运动组相比,餐后1 h运动组的HbA1c、INS和Lep水平显著降低。与餐后0.5 h运动组相比,餐后1 h运动组的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而HDL-C水平显著升高。与餐后0.5 h运动组相比,餐后1 h运动组的GLUT-4和IR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总之,餐后运动可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的能量代谢和脂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弱胰岛组织损伤。餐后1 h运动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运动方案。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α-荼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发展及其炎症通路。方法: 将15只体重为(23±2) g的129/Sv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10)。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实验组小鼠给予0.05% ANIT饲料食饲。实验组分别在14 d和28 d各处死5只小鼠,收集胆囊、血清、肝脏等标本。按试剂盒程序检测胆汁淤积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Q-PCR和WB分析肝纤维化、炎症反应等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第2周ANIT -14 d组(A-D14)中的主要胆汁淤积指标总胆汁酸(TBA)从(3.2±0.9) μmol/L显著增加至(31.6±4.3) μmol/L,肝损伤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也显著升高(P<0.05);纤维化因子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Collagen I和α-SMA纤维化蛋白表达均上调;肝脏胶原纤维大量沉积,纤维化已产生(P<0.05)。炎症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JNK、c-Jun、STAT3等均被激活(P<0.05)。ANIT-28 d组(A-D28)中除AS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ollagen I指标稍有降低外,其余胆汁淤积、肝损伤、肝纤维化、炎症等指标继续上调或保持稳定(P< 0.05)。结论: 0.05%的ANIT饲料干预14 d,小鼠即发生明显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28 d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趋于稳定;JNK炎症通路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格列齐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n=10),造模组(n=50)给予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腹腔注射STZ(4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抽取以FBG≥16.7 mmol/L作为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将造模成功的38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C,n=9)、格列齐特组(Glic,80 mg/kg,n=10)、格列本脲组(Glib,2.5 mg/kg,n=10)、法舒地尔组(Fas,10 mg/kg,n=9);NC组和MC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Glic组和Glib组灌胃给药,Fas组采用腹腔注射。各组大鼠每天给药一次,每周记录体质量及空腹血糖(FBG),持续8周。实验结束时取血并测定心脏质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WI);测定各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以及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和组织胶原纤维水平;TUNEL染色观察并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RhoA、ROCK1、eNOS、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MC组FBG、HWI、HbA1c、TC、TG、LDL-C、MDA水平,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以及心肌组织中RhoA、ROCK1、Bax蛋白明显升高,SOD活性及HDL-C、eNOS、Bcl-2和体重显著降低(P<0.01);与MC组相比,Glic组FBG、HWI、HbA1c、TC、TG、LDL-C和MDA等指标明显下降,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及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组织RhoA、ROCK1、Bax蛋白表达下调(P<0.01或P<0.05),大鼠体重和血清中SOD活性,HDL-C升高,eNOS、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1或P<0.05)。与Glic组相比,Glib组与Fas组体重、血脂、FBG、HWI、MDA以及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升高,SOD和Bcl-2降低,Glib组心肌组织RhoA、ROCK1、Bax蛋白表达上调(P<0.01或P<0.05)。结论: 格列齐特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并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改善氧化应激状态,调控RhoA/ROCK1/eNO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高脂饲料和一次性注射4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大鼠以空腹血糖(FBG)含量≥16.7 mmol/L时视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生理盐水)、达格列净低剂量组(C组,0.75 mg/kg)、达格列净中剂量组(D组,1.5 mg/kg)、达格列净高剂量组(E组,3.0 mg/kg),每组6只;另选取6只健康的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各组均为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周。灌胃给药7周后测定大鼠的体重以及血清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及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采用HE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GLUT2、GLUT4蛋白表达;RT-qPCR检测肾脏组织中GLUT2、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A组比较,各组大鼠的体重及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P< 0.05),FBG、HbA1c、BUN、Scr、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脏病理损伤严重,肾组织GLUT2、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B组比较,C组、D组和E组大鼠的体重、SOD、GSH-PX水平和肾组织GLUT2、GLUT4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FBG、HbA1c、BUN、Scr、MDA水平明显降低(P< 0.05);D组和E组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肾组织GLUT2、GLUT4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达格列净可缓解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病情,并上调肾脏GLUT2及GLUT4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miRNA-95靶向FOXD1基因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结直肠癌LoVo细胞购自武汉普诺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将LoVo细胞分为三组接种于6孔板中,每组3个复孔,实验重复3次,C组(对照组正常LoVo细胞),M组(miRNA-95-mimics转染LoVo细胞),I组(miRNA-95-inhibitions转染LoVo细胞),利用直线加速器6 MV/8 Gy的X射线垂直照射细胞,剂量率3 Gy/min,持续照射12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LoVo细胞中FOXD1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FOXD1蛋白的水平,细胞克隆测定细胞存活率,裸鼠成瘤实验取转染未经X射线照射的C组、M组、I组LoVo细胞细胞悬液,各取0.2 ml分别接种于C组、M组、I组BALB/C-nu雄性裸鼠左下肢足部皮上1次,每组10只,注射2周后,各组选取5只裸鼠进行X射线照射,每天4 Gy 照射一次,连续照射15 d,其余小鼠不照射,处死裸鼠并取出肿瘤进行称重。结果: 与C组比对,M组FOXD1水平明显升高,I组FOXD1水平明显低于M组、C组(P<0.05);在同样8 Gy 照射后,与I组比对,C组和M组loVo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在8 Gy照射后,与I组比对,M组和C组loVo细胞单克隆存活率有上升趋势(P<0.05)。无照射条件下,与M组相比,C组和I组肿瘤体积减少(P均<0.05),与C组比较,I组肿瘤体积减少(P<0.05)。X射线照射15 d后,与无照射组各组裸鼠相比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均<0.05),与M组相比,C组和I组肿瘤体积减少(P<0.05)。结论: miRNA-95低表达可提高LoVo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抑制FOXD1蛋白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瘦素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5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霉素(STZ,25 mg/kg)的方法诱发并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瘦素低剂量组、瘦素中剂量组和瘦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4组大鼠造模成功后均持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瘦素低、中、高剂量组给予20 μg/kg、50 μg/kg和100 μg/kg,连续5 d。GOD-PAP法检测大鼠血糖(FBG),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In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测定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瘦素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瘦素中、高剂量大鼠血糖显著降低(P<0.05,P<0.01);瘦素高剂量组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不同剂量瘦素组间比较,给药后三组大鼠FBG及INS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瘦素中、高剂量组TC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高剂量组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不同剂量瘦素组进行组间比较,高剂量组在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优于中、低剂量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52.27±10.93)比,瘦素高剂量组100 μg/kg(40.13±9.87)、中剂量组50 μg/kg(44.68±10.23)、低剂量组20 μg/kg(47.35±12.09)脂肪中瘦素表达水平依次降低。结论: 瘦素水平分泌异常是诱发糖尿病因素之一,在给予一定浓度外源性瘦素(100 μg/kg)干预下,能显著降低MDA、TNF-α水平,提高IL-6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瘦素在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纠正血脂异常紊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有氧运动和白藜芦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Janus激酶2(JAK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与白藜芦醇改善糖尿病肾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经5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后,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组(DC组),糖尿病运动组(DE组),糖尿病药物组(DR组)和糖尿病运动药物组(DER组),每组各12只,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运动组大鼠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跑速为20 m/min),每天运动60 min,每周运动6 d;药物组大鼠进行8周的白藜芦醇灌胃(每天45 mg/kg,7天/周)。8周末,检测血糖、24 h尿白蛋白(24 h 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JAK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JAK2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8周干预后,与NC组相比, DC组血糖浓度、24 h UA、Scr、BUN均显著上升(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肾组织TGF-β1、JAK2和JAK2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DC组相比,DE、DR和DER组血糖浓度、24 h UA、Scr、BUN均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肾组织TGF-β1、JAK2和JAK2 mRNA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且DER组的降低更显著,与DE、DR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有氧运动、白藜芦醇及联合干预可能通过下调肾脏JAK2 mRNA表达,抑制JAK2蛋白的合成,使TGF-β1表达减少,从而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病理性变化。有氧运动联合白藜芦醇干预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的效果优于单一的有氧运动或白藜芦醇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