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季节与采精频度对大熊猫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成都地区8只成年雄性大熊猫的采精季节和采精频度进行研究,结果提示大熊猫精液品质有显著的季节差异,12、1、6月虽能采集列精液,但品质较差,2、5月适中,3、4月份的精液品质最好;采精频度以间隔14天为最佳,7、21天次之,28天最差。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索鹤类精液冷冻保存和使用技术,2003~2005年,进行了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冷冻精液保存及人工授精实验。使用Beltsville家禽精液稀释液作为白鹤精液稀释液,12%的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液。精液样本冷冻经过三个阶段的降温,最后保存在液氮中。成功保存了编号93001雄性白鹤精液36 支(0.2 ml/支)。冷冻精液在0~4℃冰水中解冻3~5 min,解冻后白鹤精液精子活率为29.3%±15.5%(n=16),2004和2005年分别为92101号雌鹤产的两窝卵进行人工授精实验,2年共产卵5枚,其中1枚卵受精并成功孵化。实验发现在雌鹤产卵前一周和产卵期间每天输精,并增加每次输精量,同时在产完1枚卵后4 h内完成一次输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3.
张明  鲜红  侯蓉  朱庆  郑鸿培 《四川动物》2006,25(4):735-738
本试验采用SDS-PAGE对大熊猫精浆进行电泳并对电泳条带进行分析,探讨特异条带与大熊猫精液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大熊猫精浆SDS-PAGE电泳共分离得到12条蛋白谱带,其中6个条带为所有个体大熊猫精浆样品所共有,共有条带的相对量在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试验中部分大熊猫精浆出现的特异蛋白带和共有带蛋白含量与精液质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4.
<正>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通讯》中,报道了日本科学家首次使用超低温保存的睾丸组织,培育出了活的小鼠后代。这项成果表明,超低温保存睾丸组织可能是一种现实的、保存生育能力的重要措施。据该论文描述,不孕不育可以是某些癌症治疗的不良反应之一。而随着儿童癌症治愈率的增加,保存生育能力已经成为病人及其家属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由于精液冷冻保存仅适用于青春期发育后的病人,更加年轻的患者需要其他的替代措施。  相似文献   
25.
葛洲坝下中华鲟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1998—2004年(除2002年外)间从葛洲坝下产卵场捕获的57尾(雌36尾,雄21尾)中华鲟人工繁殖群体为材料,研究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998—2004年间中华鲟雌鲟体长240~320cm,体质量140~432kg,年龄15~30龄;雄鲟体长153~284cm,体质量70~244kg,年龄12~26龄.雌鲟催产率93·1%,雄鲟催产率100%.卵子可明显分为7种颜色;绝对怀卵量为20~59万粒,平均35·8万粒;相对怀卵量820~3020粒·kg-1,平均1590粒·kg-1.精液明显分为4种颜色;绝对采精量1000~5952ml,平均2597·8ml;相对采精量1·25~31·24ml·kg-1,平均13·3ml·kg-1.多年人工催产受精率平均达到63·7%,孵化率达到48·1%,6年共孵化出苗476·2万尾,保证了人工繁殖放流的实施.资料对比显示,中华鲟繁殖群体自然繁殖力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6.
本实验在种公牛站精液生产过程中应用生殖免疫技术方法 ,制作性别化冷冻精液 ,结合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奶牛性别控制的研究实验。根据精子DNA含量存在的差异 ,利用荧光染料与精子DNA结合 ,通过蔗糖溶液密度梯度离心法 ,分离出和鉴别出牛精液中的X与Y精子作为抗原。经与小鼠免疫后 ,制成H Y抗血清IgG ,再经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析测表明 ,获得了具有一定纯度和工作效价的阳性抗Y精子的H Y抗血清IgG ,H Y抗血清对性别化精液冷冻前 ,解冻后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配种受胎试验结果表明 ,性别化冷冻精液在获得与正常冷冻精液相似的情期受胎率的同时 ,对后代性别比率有显著影响 ,奶牛产母犊率可达 60 7% ,比自然产母犊性比率理论值提高 1 0 7个百分点 (P <0 0 5 )。  相似文献   
27.
人精液的生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液的生物化学研究段于峰(湖南省怀化地区卫生学校,怀化418000)关键词人精液,凝固和液化,精浆,精子外套抗原射精液是灰黄色粘稠的液体,由含有精子的附睾液、精囊液和前列腺液在射精时混合而成。精囊液占总量的55%~60%,其中主要含高分子碱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28.
精液细菌L型感染与男性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22例溶脲脲原体培养阴性的精液进行细菌及L型培养,其中6例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L型,占27.27%。精液常规分析显示,分离出金葡萄菌及其L型的精液,白细胞计数5例超过正常达10-15个/高倍视野;2例精子的活动率与活动力分别是50%以下和Ⅱ级。  相似文献   
29.
本文研究人类精液中幼稚生殖细胞的微核率和男性不育的关系。在31例病人中,11例为无精症或多精症患者,其精液缺乏幼稚生殖细胞而未能进行微核测定。在其余的20例中,微核率最高可达122‰,最低为16‰。其中9例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高微核率往往还伴随有减数分裂不分离以及出现高比例的二倍体及四倍体精子。还讨论了生殖细胞微核率增高作为不育症的一个可能病因以及微核测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在大戟科、瑞香科、豆科和其它科植物中,发现有些植物含有能诱导人伯基特淋巴瘤细胞——Raji细胞中EB病毒早期抗原的物质,并已证明其中有的是很强的促癌物质,如12-0-十四烷酰巴豆醇-13乙酸酯(TPA)、桐油提纯的HHPA、芫花和黄芫花等。某些人的精液也含有能激活EB病毒的物质。本文报告中国人的精液,以及人精液与从宫颈癌病人分离的细菌培养液,对EB病毒早期抗原的诱导作用和协同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