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中国南方不同地区薰衣草花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产地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Lavandula latifolia Medik.)鲜花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产自濮院、厦门、昆明的薰衣草花精油,并用GC-MS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地薰衣草花精油的得油率分别为6.60%、3.07%、3.17%。精油中分别检出50、59、44个化合物,其中4个化合物(桉叶油醇、α-红没药醇、樟脑和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占精油总量的75%以上。三地薰衣草花精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但含量不同,且精油的组成成分也存在差异。此外,薰衣草精油中的桉叶油醇、樟脑及α-红没药醇的相对含量与海拔及年均降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2.
采用测定生物量与精油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确定木香薷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霍山地区木香薷的最佳采收期在8月中旬。木香薷生物量的增长在前期主要表现为当年生小枝数的增加,而后期表现为当年生小枝重量的增加。从5月12日到8月17日,每100 g干重的当年生枝产精油量逐渐增加,而8月17日之后精油产量逐渐下降,以8月7日为最高达到1.62 g,得率为1.62%。  相似文献   
353.
本文以新鲜的金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为实验材料,采用微波-蒸馏萃取法提取桂花中的精油。通过改变微波-蒸馏萃取法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匀浆时间、料液比、微波时间),得到相应工艺参数下的桂花精油提取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提取工艺过程中的参数和提取率得到最优化的桂花精油提取工艺条件,即匀浆时间4min、料液比1∶5、微波时间60s,同时桂花精油提取率为0.85%。根据对桂花精油的理化性质分析可知,实验所得桂花精油样品香气较为纯正,液体呈橘黄色,酸值大约为7.50,酯值大约为18.03,达到精油的国标标准且质量较好。对桂花精油采用磷钼络合物法进行抗氧化性的研究,表明桂花精油的抗氧化活性较强,同时桂花精油的浓度与抗氧化性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54.
为筛选有效的植物杀菌成分,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香茅油、薰衣草油、菊花油、月桂油、柠檬油、广藿香油、肉桂油、天竺葵油、迷迭香油、茶树油、薄荷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发现在2 g/L的浓度下,上述11种精油对6种供试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香茅油、肉桂油、天竺葵油、月桂油、茶树油和薄荷油对6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剂量效应试验表明,肉桂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EC50值分别为29.05μg/mL和42.96μg/mL,而天竺葵油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EC50值分别为34.02μg/mL和68.48μg/mL。  相似文献   
355.
采用浸液法测试了竹叶花椒果实的水蒸汽蒸馏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并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研究了精油对这两种成蚊的熏杀活性;此外,采用GC-MS分析了该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1)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Ⅰ、Ⅱ、Ⅲ、Ⅳ龄期幼虫及蛹的LC50值分别为25.634/61.472、31.763/76.431、52.356/110.172、258.497/121.884和198.263/162.048mg.L-1;(2)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成蚊的LC50值分别为24.957和29.517μg.cm-3;(3)在147.52μg.cm-3熏杀剂量下,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成蚊的KT50值分别为3.493和2.993min,24h致死率均为100%;(4)共鉴定出18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10种,占精油总量的67.122%,为竹叶花椒果实精油的主要成分。竹叶花椒果实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均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且作用速度快,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杀蚊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56.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提取条件,采用GC-MS法分析测定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初步测定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_2体积为40 mL/g,CO_2 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_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_(50)分别为119.55 mg/L和78.27 mg/L. 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小花假泽兰精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萃取方式,静态萃取时间20 min,动态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 MPa,CO_2体积为40 mL/g,CO_2 流速为0.5~1.0 mL/min;从超临界CO2萃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中鉴定了64种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9.80%,主要有萜类、醇类、脂肪酸、酯类、甾体类等;生物测定结果表 ,超临界CO_2萃取物对  相似文献   
357.
华南五种木兰科植物精油成分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的毛桃木莲(Manglietia moto)、乳源木莲(M.yuyanensis)、乐昌含笑(M.chapensis)、金叶含笑(M.foveolata)和深山含笑(M.maudiae)5种木兰科芳香植物精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对比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化学成分鉴定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同时结合了保留指数比较法;精油抗氧化活性采用β-胡萝卜素漂白试验法。深山含笑芳香精油的主体成分以单萜烯为主,另外4种木兰科芳香精油所含成分均以倍半萜类为主。毛桃木莲和乳源木莲精油在成分构成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而且在主要成分上具有相似性,这可能表明它们具有非常近的植物亲缘关系。4种精油的抗脂质氧化半抑制浓度分别为6.6g/L(毛桃木莲精油)、9.8g/L(乳源木莲精油)、11.3g/L)金叶含笑精油)和12.2g/L(乐昌含笑精油),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能测出深山含笑的半抑制浓度。  相似文献   
358.
种植青蒿与野生青蒿精油成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气蒸馏法和GC-MS法对来源于重庆云阳的栽培青蒿和野生青蒿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冬季和春季栽培的青蒿精油中分别鉴定出29和28个化合物,野生青蒿精油中鉴定出21个化合物.3种精油的化学成分差别明显,两种栽培青蒿精油有16个化合物相同.而栽培青蒿与野生青蒿精油仅有6个化合物相同.这表明基因型对青蒿精油的组成起决定作用;而气候因素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有重要影响,尤其对蒿酮和樟脑的积累影响较大.本文对进一步研究青蒿精油中萜类化合物之间的生源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9.
椿叶花椒果实精油对两种蚊虫的生物活性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环保型的植物源灭蚊活性物质, 研究了椿叶花椒 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果实精油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成蚊的熏杀活性, 并测试了精油对这两种蚊幼虫的毒杀效果。此外, 采用GC-MS分析了该精油的化学成分。 结果表明:在102.145 μg·cm-3熏杀剂量下, 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成蚊的KT50值分别为2.788和3.505 min, 24 h致死率分别为100%和97.53%。该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4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45.237和20.759 mg·L-1。从椿叶花椒果实精油中共鉴定出14种化合物, 其中2-十一酮为主要成分, 相对含量为89.86%。结果说明椿叶花椒果实精油对两种蚊虫均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具有开发成植物源灭蚊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60.
九种植物精油对腌肉及咸鱼害虫大头金蝇的杀卵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腌肉和咸鱼害蝇的安全性杀卵剂,采用改进的浸卵法,进行了9种植物精油对大头金蝇的杀卵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肉桂、丁香、八角茴香3种植物精油较为有效,它们的杀卵毒力(LC50)依次为0.428、1.605和2.489mg.ml-1,以肉桂油的毒力最强.通过GC/MC成分分析,从肉桂油检出22个成分,主成分桂皮醛占92.33%.合成桂皮醛(含量97.33%)的毒力为0.281mg.ml-1,略高于肉桂油,表明桂皮醛是肉桂油的主要杀卵活性成分,可替代肉桂油作为害蝇杀卵剂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