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61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原位缺口平移技术(ISNT)已被用于检测细胞核中DNA断裂鉴别尸检组织中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断裂、流行性出血热(EHF)组织中存在散在单个细胞变性死亡和灶性梗死样坏死,前者带有细胞凋亡的特征。本文以EHF肝脏和实验性病毒感染鼠脑组织为例,应用缺口平移法,在DNA聚合酶或Klenow酶的作用下,将地高辛标记的dUTP掺入合成到DNA的断裂部位,通过碱性磷酸酶标抗地高辛抗体免疫组化法显示细胞DNA的断裂,检测和鉴别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为分析死后解剖时间间隔及组织固定时间对该方法的影响,本文选用死后2~140h尸检、经常规固定石蜡包埋后存放10~35年的标本和在10%福尔马林固定了10~35年之后再进行常规处理的标本。实验时用蛋白酶K(PK)消化前后对比并分别在标记反应液中略去DNA聚合酶作为阴性对照,用DNA酶消化组织人为制造DNA缺日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发现,未经PK消化的组织,仅灶性肝细胞核ISNT标记阳性,经PK消化后,散在的带有凋亡特征的肝细胞胞核也出现阳性,灶性肝细胞胞核标记染色增强,但无论是蛋白酶消化与否,明确梗死样坏死的肝细胞均不被标记。结果还发现,死后2~24h内尸检组织和长时间(10~34年)存放的石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道了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九例患者过程中,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凋亡细胞的发生,结果提示,照射后凋亡细胞百分率为(6.43±5.07%)与照射前比较(0.38±0.53%),p<0.05。  相似文献   
23.
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蛋白水解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蛋白水解酶李卓玉袁静明(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室,太原030006)关键词细胞凋亡蛋白水解酶细胞凋亡是一种主动清除无用或有害细胞的细胞消亡过程,有一些蛋白水解酶参与其事,下面予以简介:1.ICEICE即白介素-1β-转换酶(interl...  相似文献   
24.
本文采用电镜金属盐法—酸性磷酸酶(ACP)细胞化学技术,用30mmol/L pipes缓冲液配制低浓度戊二醛进行固定。对成年大鼠的大脑大锥体细胞,小脑浦肯野氏细胞,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的ACP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探讨。结果发现ACP活性分布在高尔基复合体的部份转移泡、浓缩泡及GERL部位。高尔基复合体呈ACP阳性反应,并显示出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25.
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家族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身心健康已发现5个成员:ICE,CPP32,Nedd-2/Ich-1,Ich-2ICErelⅢ和ICErelⅢ,它们的高表达能引起细胞调邙,同时也受一些物质的调控。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熊果酸(UA)干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健康C57BL/6小鼠60只,其中50只按50 mg/kg的剂量一次性往小鼠尾静脉注射新鲜配置的四氯嘧啶生理盐水溶液构建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 40 mg/m L的曲安奈德),低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0.5μg/μL的UA)、中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1.0μg/μL的UA),高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2.0μg/μL的UA),余下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对胰岛素敏感性、视网膜内糖代谢情况、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情况,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正常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视网膜含糖量、葡萄糖转运体-1(GLUT-1)与葡萄糖转运体-3(GLUT-3)含量、RGCs凋亡率、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经干扰后,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UA干扰组HOMA-IR、视网膜含糖量、GLUT-1、GLUT-3的含量、RGCs凋亡率、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且随UA干扰剂量的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UA能够降低HOMA-IR和视网膜糖代谢能力,抑制RGCs的凋亡,对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剂量UA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预防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氟苯达唑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确氟苯达唑对HL-60细胞周期,凋亡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法(MTT)检测氟苯达唑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氟苯达唑对HL-60细胞周期,DNA片段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 Raf, Bcl-2家族蛋白表达。结果:氟苯达唑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生长,HL-60细胞G2/M期增加,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在一定的剂量和时间内,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DNA片段化上升,0.25,0.5,1μM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促使Cleaved PARP,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蛋白表达量趋势增加;Bag-1和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raf,c-raf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氟苯达唑通过诱导HL-60细胞阻滞于G2/M期,增加DNA片段化水平,激活Caspase, Raf, Bcl-2家族介导的凋亡相关通路抑制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RhoA/ROCK2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组。连续给药7天后,给药剂量200 mg/kg。应用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致大鼠缺血损伤。24 h后评价大鼠神经功能,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试剂盒检测脑中氧化因子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元损伤,Western Blotting检测RhoA/ROCK2相关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增加(P0.05),氧化因子含量增加(P0.05),神经元凋亡显著(P0.05),RhoA/ROCK2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升高了大鼠神经功能评分(P0.05),减少的脑梗死体积(P0.05),降低脑中氧化因子含量(P0.05),抑制了神经元凋亡(P0.05),抑制了RhoA/ROCK2蛋白表达(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导的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进而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2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芒果苷抑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144只SD新生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0.4 mg·kg~(-1)·d~(-1))、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1)·d~(-1))。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细胞凋亡率、PI3K/Akt/mTOR通路分子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SOD的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PI3K、p-AKT、p-mTOR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SOD的含量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减少,p-PI3K、p-AKT、p-mTOR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且芒果苷剂量越大,上述变化越显著(P0.05)。结论:芒果苷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抑制PI3K/Akt/mTO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