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为探讨‘四季花’龙眼芽体和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与花芽分化的相关性,以5~6年生植株的秋梢为材料,结合花芽形态分化进程的显微观察,计算各时期花芽分化率,测定相应进程内叶片和芽体的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统计叶片和芽体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与花芽分化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秋梢花芽分化过程中,花芽分化率在花序主轴分化期达到最高;叶片和芽体在各分化时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叶片淀粉含量变化呈显著的降低趋势,而芽体淀粉含量则呈反向趋势,反映出花芽分化期叶片与芽体碳水化合物的源库关系;与叶片相比,芽体中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变化与花芽分化的相关度更高,所以测定芽体中某些碳水化合物含量即能反映出花芽分化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52.
37份龙眼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ISSR技术对37份龙眼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7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对37份龙眼品种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54条带,其中43条具有多态性,比率为79.6%.不同龙眼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9~0.97,平均达0.83,说明ISSR标记能够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结果表明,ISSR标记能将37份龙眼品种完全区分开,并能将来源于中国、越南和泰国的37份龙眼品种分别聚类到中国、越南和泰国三大品种群,说明龙眼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因素有关,三个国家的龙眼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本研究结果将为为龙眼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早春极端低温对龙眼成花的影响及芒果和荔枝花穗冷害发生时应对措施的效果,在2008年早春低温冷害时,通过抹除芒果和荔枝的冷害顶生花穗,研究该应对措施对促进腋芽再分化花芽并抽生花序的效果,并在低温冷害后,对不同龙眼品种的成花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抹除荔枝冷害顶生花穗后能显著促进黑叶、钦州红荔、糯米糍、立夏红腋芽再生花序,平均单株花穗数分别为139、62.5、28和29穗,分别比对照的高119、22.5、25和26穗;而妃子笑、三月红、桂味和禾荔的处理树和对照树之间差异不明显。抹除芒果冷害顶生花穗后,台农1号、贵妃、桂热82号、红象牙和金穗芒的平均单株成花数分别为92、18、131、20.5和18穗,明显高于对照;而凯特芒、桂热120、吉尔、紫花芒和金穗芒处理树和对照树之间差异不显著。龙眼低温冷害后成花较好的有桂明、储良、石硖、小广眼、大乌圆和大广眼,平均单株花穗数分别为88、67、52.7、52、51和50穗;其次是桂香、乌龙岭、东壁、立冬本和早白露,平均单株花穗数分别为39、26、25、23.5和21.5穗。  相似文献   
54.
龙眼和龙荔毛被类型及果实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龙眼(桂圆)Dimocarpus longan Lour.和龙荔(疯人果)D.confinis(How et Ho)H.SLo的毛被类型和果实形态进行了详尽的比较观察。龙眼的营养和繁殖体上具分枝的星状毛,果皮表面具平滑瘤状或泡状突起;而龙荔的毛被则为单生柔毛或腺毛,果皮表面具圆锥状小刺。这两个种之间基本没有形态过渡,是分类学上区别明显的种。本文还报道了对商业部门送检样品的鉴定结果。龙眼毛被类型和果实形态在送检样品中均可观察到,而且在这些样品果皮表面未见有组织断裂及破损痕迹,因此,它们不可能是由龙荔果实加工处理的假冒商品,而是真正的桂圆。  相似文献   
55.
在茂名市水果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试验研究了不同季节施用以KClO3为主要成份的龙眼促花调控剂对龙眼促花和果实质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按龙眼树冠直径每米施药量180g处理,不同季节施药的促花效果存在显著差别,干旱少雨季节促花效果较佳,湿润多雨季节促花效果较差,促花效果与气候条件、龙眼树体长势及枝梢老熟程度有密切关系;不同季节成熟收获的龙眼果实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反季节与正造栽培收获的龙眼相比,可食率提高,果核变小,但糖份含量等品质指标则较差,其中以春末夏初收获的果实个大肉厚,外观较佳,市场销售价较高,因此夏末至秋初干燥季节施药处理、春末夏初收获龙眼的调控方案较适合茂名等冬暖的地区。  相似文献   
56.
中熟龙眼种质比较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品种、品系、优株的比较试验,研究分析20份中熟龙眼种质材料的枝梢生长和花果发育物候期表现特点,以及树体早期生长和结果性能的差异情况,从中初选出一些综合性状较好的中熟种质,为进一步选育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的研究利用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的现状、种质资源利用开发情况,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利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8.
酸雨对龙眼果树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酸雨对龙眼果树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使龙眼树叶、梢、芽的营养元素K、Mg、P、Fe、Zn、Mn渗出;叶绿素降低;酸雨中的H+、Cl-被吸收;细胞受损害,随着酸雨PH值下降,伤害程度加大,PH<3伤害是不可逆转的;Ca2+似有在逆境中迅速运输以起保护作用的倾向;每升含KH2PO4 1.0mg、Ca(NO3)2 3.3mg,FeSO442μg,H3BO329μg的混合液在酸雨之前或后喷淋果树,能降低伤害,浓度上限可至50倍。花、蕾、幼果受酸雨的伤害,程度是花>蕾>幼果,喷淋每升含Ca(NO3)23.3mg,KNO32.7mg,FeSO442μg的混合溶液可起保幼果作用。土壤肥沃、田间管理好、营养充分,能有效拮抗酸雨的侵害。  相似文献   
59.
以龙眼‘红核子’LC2悬浮细胞系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基本材料,按照龙眼体细胞胚胎同步化方法诱导获得龙眼体胚不同阶段材料,并以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不同阶段混合材料作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分离并克隆龙眼中编码同源异型结构域蛋白的转录因子WUSCHEL(简称DlWUS)的cDNA全长及DNA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与表达分析。结果表明:DlWUS的cDNA全长1 110bp,开放阅读框(ORF)858bp,共编码28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KM017506),DlWUS的DNA包含2个内含子。序列分析表明,DlWUS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具跨膜结构和Homeodomain超级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以及WUS转录因子家族特有的WUS box和EAR-like结构域,推测该目的基因确实为WUS转录因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龙眼DlWUS与脐橙WUS归为一个分支,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整个过程中,DlWUS均有表达,但仅在球形胚时期表达量较高,说明DlWUS可能主要在球形胚阶段发挥作用,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源施加IAA和GA3能够促进DlWUS基因的表达,而外源施加SA则抑制DlWU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0.
荔枝龙眼卷叶蛾是荔枝龙眼生产中的重要害虫防控对象,该类害虫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嫩梢、叶片、花穗和幼果,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危害严重.目前针对该虫的防治措施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农药的滥用造成的问题众多,迫切需要研发推广绿色且高效的防控技术.目前荔枝龙眼卷叶蛾研究不够深入,而且关于危害较多且寡食性的圆角卷叶蛾Eboda cellerigera Meyrick和灰白卷叶蛾Argyroploce aprobola Meyrick的研究尚无报道.本文总结了荔枝龙眼卷叶蛾科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论述了三角新小卷叶蛾Olethreutes leucaspis Meyrick和荔枝异形卷叶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 Lower等6种主要优势种的研究概况.此外,本文还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四个方面对该类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描述,对该类害虫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相关的研究及综合防控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