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6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224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5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银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标记方法对银杉(Chthaya argyrophylla)75个个体(采自湖南和四川)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 21个 10 mer -的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4个,占32%.相对于其它裸子植物,银杉的遗传变异水平偏低.湖南居群和四川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 18%和 25%,两居群间的遗传变异量占总变异量的 7. 99%,这一数值高于裸子植物居群间遗传差异的平均值(6.8%).同时,发现遗传变异水平的高低与生境的复杂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点突变和随机遗传漂变,银杉的部分亚居群间有较强烈的分化,亚居群间的遗传差异最高可达 16. 23%.此外,提出了度量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分化指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指出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是银杉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2.
辽宁省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3.
光亲和标记鉴定玉米根脱落酸结合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亲和标记鉴定玉米根脱落酸结合蛋白吴忠义,陈珈,朱美君(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100094)关键词结合蛋白;光亲和标记;ABA;受体;微粒体脱落酸(ABA)作为一大类植物激素,在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逆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探讨激素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以葡萄糖为主原料,添加丙酸或戊酸,采用二步发酵积累共聚物聚β-羟基丁酸-β-羟基戊酸(PHBV)。摇瓶总发酵时间为50h,细胞干重达7-11g/L,共聚物含量占细胞干重的70%以上,其中β-羟基戊酸(3HV0含量占PHBV的10-72%,主要取决于不同碳源的组成,丙酸和戊酸对HV的转化率分别为0.41-0.63gHV/g丙酸和0.40-0.74gHV/g戊酸,制得  相似文献   
115.
随机扩增多态性对白色念珠菌分型的估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冬梅  朱衡 《真菌学报》1995,14(2):123-129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PCR)的方法对48株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Berkh进行了分析。由初步试验中,随机选用了18种引物?筛选出OPA-14引物,该引物扩增的带型清晰可辨,不同菌株之间扩增的带数6-12条不等,共有6条主带。扩增片段的长度粗略估计在300-2000bp左右。除个别菌株的带型相同以外,大多数菌株之间呈多态性分布,其带型数目和扩增的片段存在差异。对简单的D  相似文献   
116.
噬菌体表面显示肽库研究进展韩照中苏国富黄翠芬(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关键词噬菌体表面显示肽库1990年,Scot首次将随机序列肽与丝状噬菌体的表面蛋白gll融合,并呈现在噬菌体表面,建立噬菌体表面显示肽库(pep-tides...  相似文献   
117.
多肽噬菌体展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噬菌体展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利用它可融合表达多肽、蛋白质结构域和蛋白质.尤其是多肽噬菌体展示,已被作为一种便利的研究工具去发现和研究那些与受体、酶、凝集素、抗体、核酸以及其他生物分子亲和的多肽配基和酶的底物专一性,该技术在药物的发现,疫苗的设计等医学领域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脱氨基被认为是引起细胞突变的主要因素,如果这些脱氨基的产物不被修复,将引起转换(transition)突变.为了理解DNA结构和其化学活性的关系,介绍一种新的灵敏的遗传学方法,它应用在DNA特定点的脱氨基速率的测定.这种方法基于M13mp2噬菌体内的1acZα基因中的CCC脯氨酸密码子的反转突变,即每个脱氨基事件表现为在白色菌斑背景中的一个蓝色菌斑,其灵敏度可达105 M13mp2 DNA分子中检验出一个脱氨基事件.此外,该法可以计算脱氨基动力学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119.
以双引物法对葡萄糖异构酶(GI)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体基因于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了GI双点突变体GIK253RA198C.研究K253R和A198C双点突变对GI的结构和性质的作用,结果表明GIK253RA198C的热稳定性明显下降,最适反应温度降低5℃.文章从结构和机制上解释了为何同是K253R突变,对SM33 GI和密苏里游动放线菌GI的热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认为这是由于Lys253在两种GI结构的位置上存在微小差异,从而使引入的Arg对亚基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相反效应所引起.  相似文献   
120.
水稻纯合胚致死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定厚  徐信兰 《遗传学报》1997,24(2):127-136
以EMS的处理并结合组织培养技术成功地获得胚致死突变的纯合再生植株。该植株生长发育正常,除种子无发芽能力外,纯合突变体的一切性状均与亲本品种表现一致。观察到胚败育的各种表现:(1)仅具有一个球形胚。(2)完全没有胚器的分化。(3)仅具胚根的分化而无胚芽的分化。(4)胚芽分化不完全。(5)胚芽与胚根之间没有输导组织相连接或者输导组织发育不完全等等。(纯合突变体×正常品种)杂种当代的种子(F1)发芽正常,而由F1及R1植株上所产生的种子(F2及R2)约有3/4具发芽能力,而1/4无发芽能力。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胚致死突变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据我们所知,获得胚致死突变纯合体的成熟植株,本研究乃是首例报告,至少在水稻上是如此。在以利用无融合生殖之固定杂种优势的“一系法”杂交水稻生产的设想中,胚致死突变可作为胚乳的提供者而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