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3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2846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常人各年龄组染色体着丝粒点(Cd)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运用本室改良的Cd-NOR银染技术对80例4个年龄组的正常中国人的Cd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1)正常人随年龄增加,Cd消失的频率、Cd变异及Cd-NOR融合频率也相应增加,特别是Ⅲ、Ⅳ组(中、老年组)增加的频率尤为显著;(2)首次对Cd消失的过程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即Cd消失首先表现为Cd变小, 随着变小程度的加大,最终导致Cd消失;(3)在本研究中首次观察到单个Cd的现象,作者认为是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一分为二的延迟现象。各年龄组间单Cd出现频率无统计学差异,同一年龄组中,2号染色体和1号染色体上单Cd出现频率显著高于理论值;(4)随年龄增高,Cd各项观察值的增高在男性与女性间未见明显的差异。 Abstract:The Cd variation of human chromosome in four groups of different age has been investiga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requencies of Cd disappearing,size variation and Cd-NOR fusion increased with the age rising,especially in the group of aged people.We suggest that the variation of Cd shows the size changes first,and then disappears completely.We also observed some cells in which a few chromosomes shows only a single Cd in centromeric region.Cd variatio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le and the female.  相似文献   
132.
将苜蓿无菌苗下胚轴切割后,在附加2mg/L 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附加O.5mg/L 2,4-D的SH培养基中悬浮培养。悬浮培养物在用于转化之前,用0.45mol/L甘露醇处理1h.然后用O.16mol/L CaCl2.2H2O洗涤两次。预处理后的悬浮培养物用SH培养基悬浮(10ml/g悬浮培养物),再加O.2ml农杆菌悬浮液,于25±2℃共培养2d。共培养的悬浮培养物洗涤后在附加0.5mg/L羧苄青霉索的无激素培养基上选择培养。悬浮培养天数、悬浮培养基激素组成和选择培养基种类明显影响转化频率。纸电泳分折表明70%的转化体可以台成农杆碱和甘露碱。染色体观察显示转化组织细胞存在严重的数目和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133.
载脂蛋白E(ApoE)与迟发的家族性及孤发性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密切相关. 氯喹慢性中毒可诱发某些肌病理改变, 出现β淀粉样蛋白(βAP)与tau蛋白等的沉积, 与Alzheimer脑中见到的病理改变类似. 为分析这一改变的机制, 用逆转录结合多聚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氯喹处理的大鼠肌肉中ApoE表达的改变进行了研究. 在PCR定量中采用了一种稳定表达的内源性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作为内部参照. PCR扩增在很宽的循环数范围内成线性, 且靶mRNA与参照mRNA的扩增效率相当. 氯喹处理后大鼠肌肉中ApoE mRNA的表达从第6周开始增加, 第8周后超过对照组的20多倍. 结果提示, ApoE在氯喹慢性中毒所致的大鼠肌病理改变中发挥某些作用.  相似文献   
134.
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的小肽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用人工合成的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中(229~240)的12肽,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后做为抗原免疫家兔, 获得抗菠菜D1蛋白抗体. 免疫双扩散法测得其具较高的效价,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仅与D1蛋白有免疫亲和反应. 表明此抗体可作为检测D1蛋白及其光抑制时降解产物的探针.  相似文献   
135.
根据外切核酸酶Ⅲ酶解博莱霉素-Ce(Ⅲ)[BLMA5-Ce(Ⅲ)]作用过的双链直线型DNA时, 酶解速率明显增大, 酶解产物除5′-dAMP、5′-dGMP、5′-dCMP和5′-dTMP 4种单核苷酸外, 还有其他成分存在的实验事实, 推测出BLMA5-Ce(Ⅲ)在DNA双链的特定部位沿5′→3′的方向切断磷酸二酯键, 使DNA的双链上形成多个暴露的3′-OH末端.  相似文献   
136.
经过多年田间和温室接种抗病性鉴定,从(77-5433×中5)杂交组合花药培养后代中选育出一个兼抗大麦黄矮病、条锈、叶锈和秆锈4种小麦主要病害的新种质遗4212。遗4212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2,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在几乎所有的花粉母细胞中都可以观察到21个二价体,这说明遗4212是一个在遗传上业已稳定的整倍体材料。对(遗4212×77-5433)F_1代花粉母细胞的观察表明,遗4212可能是含1对外源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的代换系或具较大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片段的易位系。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对遗4212的有丝分裂中期相、减数分裂后期Ⅰ相和(遗4212×77-5433)F_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后期Ⅰ进行了检测,确证遗4212含1对外源中间偃麦草染色体。这些结果表明,遗4212是一个小麦一中间偃麦草代换系,其抗病性来自其携带的1对中间偃麦草。  相似文献   
137.
假霜霉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寄生在香薷上的一种新的假霜霉,命名为香薷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elsh-oltniae Taog sp. Nov.),并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8.
本文报道了美口菌属 Calostoma Desv.的两个新种:云南美口菌 Calostoma yunnanensisL.J.Li et Liu sp.nov.和彭氏美口菌 Calostoma pengii Liu et Y.H.Liu sp.nov.  相似文献   
139.
固定化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简称PNP酶)在催化聚合反应过程中与合成的多核苷酸相联,形成酶多核苷酸复合物。反应产物分析表明:反应液中除了残留未经反应的底物以及大分子聚合物外,未检查出中间寡聚物。以上结果提示,固定化PNp酶催化聚合反应机制为连续反应。  相似文献   
140.
目前已知的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钝化酶基因有许多种,2″—0—腺苷转移酶[ANT(2″)]基因为其中之一。本文从一株含ANT(2″)基因的重组质粒pFCT3103的基因克隆株,分离出310bp的ANT(2″)基因片段,将它制成基因探针,用该探针检查了30株绿脓杆菌是否含有氨基糖甙类钝化酶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表明ANT(2″)基因的检出率为4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