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6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87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聚球藻藻胆体-类囊体膜吸收光谱中有五个吸收峰,它们位于420nm,438nm,490nm,624nm 和678nm。放氧速率为161—179mol O2/mg Chl.hr.电镜照片中显示在类囊体膜上有大量藻胆体。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根的抗HIV蛋白酶活性成分及其分子对接机制,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越南槐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HIV蛋白酶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HIV活性筛选,运用分子对接手段初步探究活性化合物与HIV-1蛋白酶的结合机制。结果表明,从越南槐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三叶豆紫檀苷(1)、苦参碱(2)、N-acetylnicotinamide (3)、2′-O-甲基腺苷(4)、毛蕊异黄酮苷(5)、玫瑰花苷(6)、环广豆根素(7)、芒柄花苷(8),此外还分离得到塑化剂衍生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9)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0)。抗HIV蛋白酶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和2的IC50分别为13.2和38.6μg/m L,分子对接表明其与HIV蛋白酶有一定的结合作用。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显示中等的抗HIV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83.
为了优化草菇子实体多肽的提取工艺和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草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酶解法提取草菇子实体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的酶解工艺,并使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组合。结果表明:草菇子实体提取多肽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2 (g/mL)、加酶量7 200 U/g、酶解温度43 ℃,此工艺条件下的多肽得率为67.76%。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4个方面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草菇子实体多肽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4.1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在69.64%和91.83%达到稳定,草菇子实体多肽还具有一定的还原力,说明草菇子实体多肽可以作为优质抗氧化肽的良好来源。该研究为草菇多肽的高效制备和抗氧化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85.
为了探讨新合成的s 三唑 [3,4 b] 1 ,3 ,4 噻二嗪衍生物的抗菌活性 ,对 1 0种s 三唑 [3,4 b] 1 ,3,4 噻二嗪衍生物进行了抑菌实验测定 ,对其中 4种进行了MIC、生长曲线测定及构效关系的探讨。结果表明 ,该系列s 三唑 [3 ,4 b] 1 ,3 ,4 噻二嗪衍生物对受试菌株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TSQ5、TSQ6、ISO2和ISO3作用较为明显 ,通过构效关系探讨证实氯取代基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小牛类表皮生长因子活性肽(c-EGF)的分离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小牛颌下腺通过酸抽提、CM52、DE52柱层析、SephadexG75凝胶过滤及HPLC等步,分离纯化到一个分子量为6kD,等电点为4.6的小肽。该小肽类似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生物活性,具有刺激NRK细胞的增殖及刺激新生小鼠的睁眼、萌牙,并具有增加A431细胞膜蛋白质磷酸化的功能。氨基酸组成缺少苯丙氨酸及苏氨酸残基。我们命名它为小牛类EGF样活性肽(calfEGF-likeactivepeptide,简称c-EGF)。  相似文献   
87.
叶片阶段性白化小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色素突变体。本文对其白色、白绿相嵌及转绿叶片的叶绿体光化活性分别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1)白化和白绿相嵌叶片的叶绿体色素合成处于停滞阶段,转绿叶片则处于色素迅速合成阶段;(2)白化、白绿相嵌和转绿叶片叶绿体的激发能传递呈递增趋势;(3)三者对绿体的PSⅡ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也呈递增趋势;(4)白化叶片叶绿体缺乏PSⅠ和PSⅡ外周天线色素蛋白,白绿相嵌和转绿叶片的类囊体膜多肽组分与正常叶片相近似。  相似文献   
88.
核酶对bcl—2mRNA的体外切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9.
90.
南美藜种皮凝集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藜种皮中存在着凝集素。最适pH7—9,热稳定性较差。南美藜种皮凝集素(QSL)的血凝活性可以被D-半乳糖,L-鼠李糖抑制,其中前者抑制能力强。QSL硫酸铵分级沉淀血凝活性60—80组分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