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苦瓜总皂甙的抑菌作用及抑菌条件。以苦瓜正丁醇浸提物为原料,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苦瓜总皂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最低抑菌浓度为30 mg/mL;抑菌最适pH值范围5~8;苦瓜总皂甙的热稳定性好,在121℃处理10 min仍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表明,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苦瓜总皂甙较敏感,而对接近稳定期的菌体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带花粉通量及垂直散布年际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一号样地2005和2006年气象塔不同高度捕捉器样品花粉分析对比表明:连续两年花粉组成都足以乔木花粉为主,但存在差异,06年乔木花粉百分比较高,灌木、草本较低,同时06年花粉通量也较高,可能与05年花期降水较多,温度较低,花粉产量低有关.连续两年花粉通量在垂直高度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特别是主要乔木花粉类型(白蜡属、桦、栎、松属花粉).这一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表土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森林表土样品中的草本、低矮灌木花粉类型,应主要来自样品点附近的植物;样品中的乔木、较高灌丛花粉类型,可能来自样品点附近或更大范围植物;区域性植物对花粉组合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山西西部吕梁山中北段现代花粉散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山西西部吕梁山中北段关帝山和芦芽山地区7个不同植被类型共计15个表土样品和7个捕捉器样品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和花粉通量研究表明:(1)表土和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中主要类型与植被组成中优势类型一致.(2)关帝山与芦芽山现代花粉组合特征差异明显,芦芽山地区花粉组合中草本花粉占优势,百分比多高于50%,乔木花粉百分比多低于50%,花粉通量平均为27194 grains/(cm2 · a);关帝山乔木花粉占优势, 百分比多高于50%,草本花粉多低于30%,花粉通量平均为57961 grains/(cm2 · a).(3)松属、云杉属和蒿属花粉在表土样品中的百分比远高于捕捉器样品,显示较强的保存能力;落叶松属、桦属和栎属花粉在表土样品中的百分比明显低于捕捉器样品,显示花粉保存能力相对较差.(4)样品聚类分析和DCA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花粉组合最主要的控制因子是温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行三位一体的急救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对症治疗及三位一体的快速急救护理后,好转37例,转院5例,放弃治疗并死亡1例。结论三位一体的快速治疗及护理,并严密的病情观察,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对油果樟属(Syndiclis Hook.f.)及其近缘属琼楠属(Beilschmiedia Nees)、孔药楠属(Sinopora J.Li et al.)、国产土楠属(Endiandra R.Br.)和Potameia的网脉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网脉结构可分为3种类型:A型网格小且小脉无游离末端;B型网格小但有不分枝或简单分枝的游离末端;C型网格粗且网脉末端多分枝。琼楠属网脉结构多样,具有全部3种类型,其余4属均仅有1种类型,油果樟属、孔药楠属以及土楠属均为A型,明显不同于Potameia的C型网脉结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樟科四个名称的发表日期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樟科4个种名多脉楠Machilus polyneura Chang、十万大山楠Machilus shiwandashanica Chang、猪脚楠Machilus cathayensis Chun ex Chang和糠秕琼楠Beilschmiedia furfuracea Chun ex Chang的研究发现, 它们的合格发表日期是1963年, 而不是1960年。  相似文献   
7.
台湾海峡鲐鱼种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丽艳  苏永全  王航俊  王军 《生态学报》2011,31(23):7097-7103
以往研究表明,台湾海峡的鲐鱼分属2个地理种群,即东海种群和闽南——粤东地方种群.为研究这2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对鲐鱼闽东(30尾)和闽南(30尾)种群进行了AFLP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2个种群6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97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43个.闽东和闽南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7.75%、64.59%,0.1779、0.2123,0.2725和0.3228,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处于同一水平.与其他鱼类对比显示,台湾海峡鲐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生境广及生命周期短被认为是台湾海峡鲐鱼具有较高遗传变异水平的原因;基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鲐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而种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Nm显示2个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种群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显示2个种群有基本相同的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鲐鱼闽东和闽南种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幼体较强的扩散能力、海洋环流及洄游特性可能是造成台湾海峡鲐鱼种群间遗传同质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