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是十字花科上的重要害虫,一生能多次交配。本试验在25℃,光周期L∶D=12∶12条件下观察了大猿叶虫成虫连续7d的交配行为。结果表明:(1)每日平均交配(5.67±0.26)次,最高可达11次,不同日龄间的交配次数存在显著差异。(2)平均每日用于交配的时间为(238±10)min,占总时间的33.5%,最长可达493min,占总时间的68.5%,不同日龄间的交配时间有极显著差异。(3)交配持续时间最短8min,最长达289min,平均为(48±2)min;同一日内,随着交配次数增加,交配持续时间逐渐缩短;不同日龄间的交配持续时间存在显著差异。(4)相邻两次交配之间的间隔时间最短5min,最长300min,平均交配间隔(75±3)min;交配间隔时间随日龄的增加而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42.
以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为材料,研究了革胡子鲶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of clarias lazera,clGH)基因的表达。以clGH基因为外源基因,以增强型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体外酶切和连接,构建了含有这两个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CEGFP-clGH。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pCEGFP-clGH转入斑马鱼受精卵进行表达。结果显示,成功得到了携带外源clGH基因的转基因斑马鱼,并可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0-72h)观察到绿色荧光,荧光表达率分别为7.2%,45.7%,71.7%和8.5%;外源基因的表达特点为嵌合型、瞬时表达;外源基因最早在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囊胚期(3h)开始表达,在注射后24h达到最强,在仔鱼孵出前后(72h)表达水平降至最低。本试验构建的融合表达载体正确,为今后进一步研究clGH基因的功能及利用clGH基因进行快速生长转基因鱼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智能注射器     
儿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以通过长时期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使得儿童的生长水平达到正常儿童的生长速度。使用传统注射器,每次注射都需要先设置生长激素注射剂量。手续麻烦。  相似文献   
44.
《生物磁学》2012,(6):I0001-I0002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刚刚刊登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激素。它能让不怎么动的实验鼠体内也发生类似锻炼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比分析妊娠晚期腹腔注射缓冲液对近交系SPF级C57BL/6J(B6)和BALB/c(B/c)小鼠繁育生理的影响。方法 B6和B/c小鼠随机、全同胞兄妹2∶1/1∶1(♀/♂)过夜同居交配,观察交配方式、阴栓与受孕率的关系;受孕鼠在妊娠的第17.5天(妊娠0d=交配后当天)接受腹腔注射酸性磷酸缓冲液,观察注射对母鼠及胚胎的作用及子鼠从离乳到8周的早期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B6较B/c雌鼠的受孕率高(29.4%vs.21.1%[2∶1],33.2%vs.29.7%[1∶1]);交配后10 d~14 d,根据雌鼠增大的腹部、结合体重来判断受孕较观察阴栓更为准确;比较而言,妊娠晚期腹腔注射对B6母鼠及胚胎的影响较大,表现在离乳子鼠数量减少(4.7±3.1 vs.6.1±2.1,P=0.231),离乳时两性别的子鼠体重(g,雌性:11.7±1.1 vs.12.7±1.5;雄性:12.8±1.3 vs.13.6±1.5)显著降低(P均〈0.05)及两品系子鼠早期生长发育的方式显著不同(P=0.000)。结论近交系小鼠繁殖生理存在品系差异;两品系受孕鼠对妊娠晚期腹腔注射的耐受不同,并可能影响实验动物产后的哺乳过程及子鼠的早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6.
腋部多汗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腋部多汗症(axillary hyperhidrosis)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虽对健康不产生严重危害,但对患者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腋部多汗症临床操作简捷,起效快,不影响日常生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腋部多汗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Wu XY  Pan H  Mei L 《生理学报》2008,60(3):419-424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神经源性炎症.我们实验室曾报道,以脊髓蛛网膜下腔(intrathecal, ith)注射半抗原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的方法,在致敏大鼠建立了结肠炎模型.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此结肠炎过程中神经免疫介导物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是否参与其发病机制.选用7~9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用免疫荧光双染法分别测定ith注射DNCB后肠壁经组织和脊髓组织MIF蛋白的表达.观察MIF抗体预处理对ith注射DNCB后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 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ith注射DNCB大鼠的结肠神经组织和脊髓组织MIF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ith注射乙醇(对照)组;MIF抗体(1:10,1:5)预处理能够显著减轻由ith注射DNCB引起的DAI高评分和结肠病理变化.上述结果提示,肠和脊髓神经组织MIF活性升高或/和释放增多是ith注射DNCB后结肠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神经免疫机制参与了ith注射DNCB引起的大鼠结肠炎过程.  相似文献   
48.
通过双原核显微注射提高转基因小鼠研制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的转基因小鼠制备技术,为开展遗传工程动物模型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方法通过向小鼠受精卵原核中注入不同浓度的DNA分子,筛选最适注射用DNA浓度;将K14/hCTLA4-Ig基因表达载体分子通过显微注射分别导入小鼠受精卵雌、雄原核,并设立单原核注射对照组;利用输卵管腹壶部穿刺移植法将注射后的小鼠受精卵移植于同期发情的受体母鼠;利用PCR对出生的转基因首建小鼠进行筛选。结果最适DNA分子浓度为10ng/μl;在单、双原核注射组胚胎2细胞卵裂率分别为52.3%(132/253)和45.0%(108/2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射胚胎移植后体内存活率分别为18.1%(24/132)和16.7%(18/108),差异无显著性;转基因首建小鼠阳性率分别为3/24和5/18,转基因阳性小鼠占总注射胚胎的比例为1.2%(3/253)和2.08%(5/24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尽管双原核注射对胚胎的2细胞卵裂率有一定影响,但通过双原核注射可有效提高转基因小鼠的制备效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睾丸内注射法pEGFP-N1在精细胞的整合和在早期胚胎中表达.方法选择4头本地山羊,双侧睾丸注射不同剂量质粒DNA pEGFP-N1,注射后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pEGEP-N1在精子中的整合.结果pEGFP-N1整合到精子基因组中,转染效率最高发生在注射后第40天,转染阳性率最高为81%;绿色荧光蛋白在精子及其体外受精的部分胚胎中表达,胚胎阳性率最高的达66.7%.结论通过睾丸内注射pEGFP-N1能整合进入精子基因组,并能通过体外受精在山羊早期胚胎中表达;睾丸内注射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简单并利于推广的制备转基因山羊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飞蝗变型及体色多型的内分泌控制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飞蝗具变型现象,散居型和群居型在形态特征、生理机能、行为及体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保幼激素已被证实能诱导飞蝗散居型绿色的出现。近年,从飞蝗心侧体成功地分离了一种神经肽——黑化诱导激素([His^7]-corazonin),并用白化型进行检测,证实了其对体色黑化作用的活性。不同时间对飞蝗若虫注射不同剂量的[His^7]-corazonin,能诱导出现除绿色以外的散居型体色,如浅褐色、褐色、赤褐色、黑色等;也能诱导出现群居型的体色,即黑色配以橘黄色的底色。而且,对散居型若虫注射[His^7]-corazonin能诱导其形态向群居型转换。这些研究证实[His^7]-corazonin对飞蝗的变型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但又不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