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64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海南捕鸟蛛毒素-I(HNTX-I)是从海南捕鸟蛛(Omithoctonus hainana)的粗毒中纯化的一种新型神经毒素.应用二维^H-NMR技术研究HNTX-I的溶液结构特点,通过分析水和重水中的DQF-COSY、TOCSY和NOESY谱,识别出HNTX-I全部33个氨基酸残基自旋体系;通过NOESY谱中的dαN、dβN、dNN和dαβ联系完成了序列专一的谱峰归属,从而确认了HNTX-I所有的主链质子和大于96%的侧链质子的化学位移。并通过分析^1JNH-OxH耦合常数、序列间的NOE联系以及慢氢交换质子等,确定HNTX-I的二级结构主要是由三股反平行的β-折迭组成(Lys7-Cys9,Tyr20-Asn23和Trp28-Val31),这些结构特点与已经探明结构的其它蜘蛛毒素的基本相同.这些结果为完全解析HNTX-I的溶液三维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英罗港红树林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应用分形理论分析了英罗港红树林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红树林土壤的分形维数为2.6837-2.8834,不同质地土壤的分形维数呈现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轻粘土的规律,外滩红树林土壤的分形维数低于中滩和内滩。土壤分形维数与其盐分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群落类型、土壤质地、滩位、含盐量、有机质含量等是影响英罗港红树林土壤分形维数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93.
无机氮对土壤甲烷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无机氮输入(施氮肥和大气N沉降)对土壤CH4氧化作用的影响取决于甲烷氧化菌类型、输N种类和量以及土壤状况.这种作用既有抑制作用,又有刺激作用,但文献报道的抑制作用多于刺激作用,NH4^ 对CH4氧化的抑制作用多于NO3^-.随着全球N输入的增加,应在广泛的土壤类型和气候带观测和评价无机氯对土壤CH4氧化作用的影响.无机氮对土壤CH4氧化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立即或直接抑制、延迟抑制以及缺乏抑制等多种模式.尽管目前—些学者用酶基质竞争、增高的阈值、盐作用和离子交换、N转化率和N浓度等来解释抑制现象,但抑制机理依旧不完全清楚.因此,抑制机理是本领域未来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4.
钠离子通道与蜜蜂狄斯瓦螨对氟胺氰菊酯的抗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婷  王强  姚军 《昆虫知识》2003,40(6):491-495
狄斯瓦螨Varroadestructor是全世界蜜蜂最严重的寄生虫 ,目前 ,它对主要防治药物———拟除虫菊酯类的氟胺氰菊酯已产生明显抗性 ,严重影响其防治效果。近年来神经生理学研究结果证实 :电压门控的钠离子通道是拟除虫菊酯作用的位点。钠通道结构的改变 ,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毒理的主要基础 ,也是产生抗药性的基础。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拟除虫菊酯对钠通道的作用、钠通道与拟除虫菊酯的抗性和狄斯瓦螨对氟胺氰菊酯抗性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95.
20 0 0~ 2 0 0 1年在安徽省庐江县进行了 2次药剂及剂量对二化螟的防治和保苗效果试验。试验1表明 ,40 %氟虫腈·杀虫单WP 42 0g(每hm2 有效成分用量 )处理的虫口减退率为 94 7% ,与 5 40g,660g及 5 %氟虫腈 (锐劲特 )SC 3 0g处理相差不大。试验 2表明 ,3 0 %杀虫单·氟虫腈WP 2 70g喷雾即可达到96 2 %的防效 ,接近 3 60g和 5 %氟虫腈SC 2 2 5g的效果。 2次试验中各处理的保苗效果与虫口减退率基本一致。比较药剂成本 ,可见这 2种新型复配剂对二化螟具有良好的防治和保苗效果 ,且上述剂量是经济高效的。  相似文献   
996.
中国东北古新世乌云植物群:榆科叉脉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叶结构特征。将黑龙江省古新世乌云植物群中的榆科叶化石确定为叉脉榆(Umus furcinervis(Borsuk)Ablaev)。叶化石二级脉达缘且在叶缘区分叉,三级脉及顶,叶缘锯齿两侧边凸出。重新研究了前人鉴定为小叶普拉榆(Planera cf.microphylla auct.non Newberry)和乌云珍珠梅(Sorbaria wuyungensis Tao et Xiong)的叶化石并将其归入叉脉榆。  相似文献   
997.
随机抽取 型、 型糖尿病以及透析患者各 10例进行 CH- 1双歧杆菌制剂服用试验。并对前述患者服用 CH - 1双歧杆菌制剂的肠内细菌群和肠内腐败物质以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0 .84± 0 .75 )‰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7.2 5± 7.4 9)‰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磷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8.14± 0 .37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6 .0 9±0 .4 9(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2 .4 0±3.18)‰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5 .5 6± 7.4 8)‰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7.99± 1.15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5 .93± 0 .17(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透析患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0 .6 78± 0 .92 )‰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7.0 8± 6 .95 )‰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8.33± 0 .5 0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5 .96± 0 .4 4 (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服用 CH- 1双歧杆菌制剂后粪便中腐败物质含量的变化 ,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 CH- 1双歧杆菌制剂后 ,氨由 82 3± 76 .2 (μg/ g)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4 71± 73.0 ,  相似文献   
998.
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抗体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临床诊断的意义。用ELISA法对 30例临床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进而用流式细胞仪对IgM抗体阳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正常对照 30例 ,均为健康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2 2例 ,检出率为 73 .33 % ,正常对照标本均未检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CD4 +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CD8+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CD4 +/CD8+比值下降或倒置。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特异性强 ,可作为该病早期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对于判定疗效和疾病预后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封闭群东方田鼠的病理学特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东方田鼠封闭群在不同年龄阶段各种病理学变化的特征,为建立东方田鼠相关标准创造条件。采用常规病理学技术,结合电镜方法,对不同年龄的46只封闭繁育的东方田鼠进行了研究和观察。结果封闭群东方田鼠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肺脏与肝脏;个别东方田鼠有乳腺癌和隐睾,东方田鼠乳腺癌的电镜特征与昆明小鼠有所不同;封闭繁育的东方田鼠主要病变有8种;不同年龄的东方田鼠病变的发生率亦不相同。因此,封闭群东方田鼠应加强病理监测,根据病理监测结果,有目的地分离病原生物体。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大型高等真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类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类群在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及生态系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进行筛选和确定。在多年的野外考察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参照植物和动物关键类群的划分原理及方法,结合高等真菌的特点将大型高等真菌划分为3种类型:濒危类群、重大科学价值类群和重要经济类群。其中,濒危类群指在近年的考察和报告中发现的数量急剧减少或由于过度的采集资源明显受到威胁的种类,其中有虫草属(Cordyceps)的中华虫草(C.siaensis)、块菌属(Tuber)的中华块菌(T.sinense)、假下陷块菌(T.pseu—doexcawatum)、喜马拉雅块菌(T.himalayense)、革菌属(Thelephora)的干巴菌(T.ganbajun)、口蘑属的松茸(Tricholoma matsuatke)及其近缘种和蒙古口蘑(T.mongolicum);重大科学价值类群指在真菌系统演化或与动、植物和其它真菌协同进化中的一些重要类群,或在应用研究领域具重要价值的类群,如鸡Zong菌属(Termitomyces)、鹅膏属(Amanita)、腹菌与伞菌的过渡类型如地红菇属(Macowanites)、粉褶包属(Richoniella)、轴腹菌属(Hydnangium)、腹牛肝菌属(Gastroboletus)等、牛肝菌类中的一些特殊单种属和寡种属如圆花孢牛肝菌属(Heimiel-la)、圆孔牛肝菌属(Gyroporus)等;重要经济类群指广为利用的食用菌、药用菌和外生菌根菌,其中主要有虫草属的中华虫草、块菌属的中华块菌、鸡Zong菌属盾尖鸡Zong菌(T.dypeatus)、鸡Zong菌(T.ewrhizus)、球形鸡Zong菌(T.gtoulus)、口蘑属的松茸群及蒙古口蘑、牛肝菌属(Bolaus)的美味牛肝菌(B.edulis)、小美牛肝菌(R.speciosus)、茶褐牛肝菌(B.brunneissimus)等,乳菇的红汁乳菇(L,hatsudake)、松乳菇(L.deliciosus)、多汁乳菇(L.volemus)、红菇属的变绿红菇(R.vir-escens)、蓝黄红菇(R.cyanoxantha)、鹅膏属的红黄鹅膏(A.hemibapha)、隐花青鹅膏(A.mang-iniana)、灵芝属(Ganoderma)的灵芝(G,lucidum)及紫芝(G,sinense)、竹荪属(Dictyophora)、豆马勃属(Pisdithus)的一些种。这些种由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受到过度的采集,故往往与濒危的种类一致。关键类群的筛选与提出为大型高等真菌的研究、应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