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云南紫胶蚧新种记述(同翅目:胶蚧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省寄生在钝叶黄檀枝条上的胶蚧属(Kerria)一新种,取名为云南紫胶虫(Kerria yunnanensis sp.nov.)。新种是云南紫胶原胶的大量生产者,分布较广泛,应用价值高,但因其外部形态与紫胶蚧(Kerria lacca(kerr)Targioni-Tozzetti)相似,长期以来一直被中外学者误认为是同一种。最近,经过对两者的形态作进一步观察比较,笔者认为是不同的种,新种与紫胶蚧是近缘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92.
【目的】提供仙人掌粉蚧Pseudococcus nakaharai Gimpel&Miller的鉴定方法,填补国内尚无该虫研究报道的空白。【方法】显微玻片制作、形态特征分析、测量和二歧法检索。【结果】详细描述了仙人掌粉蚧的形态特征和结构测量值,提出其鉴别特征,构建与近似种的检索表;提供了仙人掌粉蚧寄主和分布情况、田间特征照片、显微特征图片。【结论】仙人掌粉蚧为我国口岸首次检出,研究结果可为进口仙人掌科、天南星科等植物产品或种苗携带该类蚧虫的检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94.
2013-2014年调查了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对广东城镇绿化带、公园、高速(国道)公路等园林植物的危害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广州、珠海、深圳等17个地级市均有扶桑绵粉蚧发生,呈点片分布,主要为害扶桑、驳骨丹、蟛蜞菊等9种园林植物,高速(国道)公路绿化带的园林植物受扶桑绵粉蚧为害最严重,其次是公园(景点)绿化带的园林植物,而城区绿化带、苗木花卉基地(市场)由于管理较好,园林植物受到扶桑绵粉蚧为害最轻。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了7种天敌昆虫,分别是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neri Mulsant、圆斑弯月毛瓢虫Nephus quadrimaculatus(Kamiya)、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Fabricius)、草蛉Chrysopa sp.、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 Smith和粉蚧广腹细蜂Allotropa sp.。  相似文献   
95.
记述中国围盾蚧属Fiorinia Targioni-Tozzetti 1新种:南宁围盾蚧Fiorinia nanningensis Zhang&Feng sp.nov.。该种近似于钩樟围盾蚧F.linderaeTakagi,1969,二者臀板均无腺刺分布,并且第2臀叶退化,略突起或全无,但是可以从以下特征区别:1)新种中臀叶狭小,末端截型,内缘无锯齿(钩樟围盾蚧中臀叶大而内缘多齿);2)躯干上无腺刺或腺瘤(钩樟围盾蚧后胸有1-3个腺瘤,第1腹节有3或4个腺瘤,第2腹节有1-2个腺刺);3)无触角间突(钩樟围盾蚧触角间突小圆锥形)。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提供了玻片绘图。研究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96.
记述采自海南的克里蜡蚧属Kilifia 2新记录种:Kilifia deltoides De Lotto, 1965和K. americana Ben-Dov, 1979。对雌成虫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提供了克里蜡蚧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97.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是国内外目前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杀虫生防真菌,欲扩大其防治范围、增强防治效果、降低生防成本。【方法】采用共发酵技术,通过组合菌株产孢能力和杀虫毒力比较试验,确定蜡蚧轮枝菌和球孢白僵菌共发酵的可行性。【结果】蜡蚧轮枝菌L-31和球孢白僵菌Q-55共发酵的最佳配比为1:1时,按10%总量接种于发酵培养液中(培养液按酵母膏5.0 g/L、葡萄糖20.0 g/L、麦芽糖提取物5.0 g/L、KH2PO43.0 g/L、黄小米200.0 g/L,pH 6.5配制),23.0°C±0.1°C恒温静置发酵12 d,共发酵液的含孢量可达1×109CFU/mL以上,杀虫毒力比较强,其对温室白粉虱和菜青虫可同时显效,处理9 d后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09×104±0.12 CFU/mL和3.17×105±0.11 CFU/mL,发酵液浓度为1×108CFU/mL时的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2.11±0.14 d和4.27±0.43 d,温室小区试验校正防效在80%以上,与其各单一菌株发酵液的防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两株生防真菌的共发酵研究,为杀虫真菌的扩谱增效以及植物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8.
枣树(Ziziphus jujube Mill)是中国北方的一种重要经济林木。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是枣园的一种破坏性天敌。研究了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和日本龟蜡蚧雌成虫危害后与对照健康枣树相比挥发物的变化。枣树挥发物的收集采用顶空收集法,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来分析收集到的挥发物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MeJA处理的和蚧虫危害的枣树挥发物的化学组分在种类和含量上与对照相比都有所改变。其中MeJA处理的枣树样本中检测到22种挥发物,总挥发量为37347 ng/h;蚧虫危害的枣树样本中检测到24种挥发物,总挥发量为54292 ng/h;而健康的对照枣树挥发物中只检测到14种化合物,总挥发量也仅为18611 ng/h。经SPSS软件分析,MeJA处理部分和对照部分,日本龟蜡蚧危害部分和对照部分这两组之间都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在上述挥发物成分中,萜烯类、醇类、酯类的增加量在植物诱导化学防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化合物通常被认为是与吸引天敌昆虫相关的组分。  相似文献   
99.
黑缘红瓢虫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点滴法在室内初步测定3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Hope幼虫对敌敌畏、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硫丹、氧化乐果、灭多威等6种果园常用杀虫剂的敏威性。结果表明:黑缘红瓢虫幼虫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依次为: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硫丹、氧化乐果、敌敌畏、灭多威。LD50按以下次序增大:灭多威,氟氯氰菊酯,氧化乐果,氰戊菊酯,敌敌畏,硫丹。可见,硫丹对黑缘红瓢虫毒力最小,是最安全。敌敌畏等有机磷杀虫剂对它的毒力也较低,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对黑缘红瓢虫的毒力则很高。同种药剂对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黑缘红瓢虫成虫的毒力差异显著,黑缘红瓢虫对氟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分别产生了5.4和7.6倍的抗药性,是羧酸酯酶活性提高所致。不同种类杀虫剂对黑缘红瓢虫和朝鲜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Borchs的选择指数差异极为显著,依次为硫丹、灭多威、敌敌畏、氰戊菊酯、氧化乐果、氟氯氰菊酯,如硫丹为2.6,而氟氯氰菊酯仅为0.04。硫丹是防治抗性朝鲜球坚蚧比较理想的一种杀虫剂。  相似文献   
100.
黑缘红瓢虫对六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保宏  尤强生 《昆虫知识》2006,43(5):648-652
用点滴法在室内初步测定3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 Hope幼虫对敌敌畏、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硫丹、氧化乐果、灭多威等6种果园常用杀虫剂的敏威性。结果表明:黑缘红瓢虫幼虫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依次为:氰戊菊酯、氟氯氰菊酯、硫丹、氧化乐果、敌敌畏、灭多威。LD50按以下次序增大:灭多威,氟氯氰菊酯,氧化乐果,氰戊菊酯,敌敌畏,硫丹。可见,硫丹对黑缘红瓢虫毒力最小,是最安全。敌敌畏等有机磷杀虫剂对它的毒力也较低,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对黑缘红瓢虫的毒力则很高。同种药剂对不同用药水平地区的黑缘红瓢虫成虫的毒力差异显著,黑缘红瓢虫对氟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分别产生了5.4和7.6倍的抗药性,是羧酸酯酶活性提高所致。不同种类杀虫剂对黑缘红瓢虫和朝鲜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tchs的选择指数差异极为显著,依次为硫丹、灭多威、敌敌畏、氰戊菊酯、氧化乐果、氟氯氰菊酯,如硫丹为2.6,而氟氯氰菊酯仅为0.04。硫丹是防治抗性朝鲜球坚蚧比较理想的一种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