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61.
应用灰色系统模型对第二代棉铃虫灾变性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世飞  马文汇 《昆虫知识》1998,35(3):136-139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对山东省曹县1965~1986年第二代棉铃虫卵发生量构成的离散数列进行数据处理,用微分方程进行拟合,建立了第二代棉铃虫灰色系统GMI,l)长期灾变预测模型:X(’)(t)=989773ie’“‘””(’-)-8997731并应用该模型对1987~1992年进行预测,结果与实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362.
椎间盘组织结构特点及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宛青 《生物学杂志》1998,15(3):26-26,3
椎间盘组织结构特点及椎间盘突出症李宛青(郑州教育学院450052)人体脊柱由椎骨连结形成。各椎骨之间,由韧带、椎间盘和关节相连。相邻各椎体间、由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结。下面就椎体间的连结特点说明一下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成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1...  相似文献   
363.
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071)摘 要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单核细胞趋化激活因子(MCA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后,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分离和洗涤后,探索了rhGM—CSF/MCAF变性和复性的合适条件。复性后的样品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和CM—Sepharose FF离子交换两步层析,得到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DS—PAGE纯的rhGM-CSF/MCAF。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纯化的rhGM—CSF/MCAF能分别与GM—CSF和MCAF抗体发生特异反应。  相似文献   
364.
酵母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在盐酸胍溶液中内源荧光及NAD荧光衍生物的410nm特征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结果提示,全位及半位修饰羧甲基酶活性部位与NAD共价连接的荧光衍生物的形成,明显受到盐酸胍的干扰,并且前者比后者更为显著.全位及半位修饰光照酶的特征荧光在低胍浓度下较内源荧光降低更为显著,同时伴有最大发射峰先红移后兰移的现象.NAD荧光衍生物的特征荧光在胍溶液中减弱的动力学过程分为快相和慢相,快相一级动力学常数比慢相的大两个数量级,全位及半位修饰酶的特征荧光的减弱快慢相速度常数分别属于同一个数量级.以上结果提示:酶活性部位的构象较整个分子来说更易被变性剂扰乱,柔性强于整个分子;NAD荧光衍生物的形成需要活性部位具有正确的空间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365.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及e抗原均为乙型肝炎病毒核衣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发现病毒核心颗粒中存在着e抗原之后,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有些报道认为,e抗原是核心抗原的组成成份。有人通过实验发现核心抗原和e抗原的氨基酸序列极其  相似文献   
366.
天冬氨酸酶变性复性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7.
张潇月  杨弢  吴昊  黄鑫  李静  周潇  肖嶙  赵珂 《微生物学通报》2018,45(6):1200-1209
【背景】出土竹简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饱水保存后才进行脱水处理,在此期间微生物的滋生和蔓延威胁竹简的安全保存。【目的】研究分析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竹简浸泡液中的放线菌群落结构与功能,为科学有效保存竹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与传统可培养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竹简夏季浸泡液中的放线菌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初探。【结果】DGGE图谱显示,各样品间放线菌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C)、辛普森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均有所不同,主成分分析结果反映出竹简浸泡液中放线菌种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DGGE条带回收测序显示15条序列归于10个属,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有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纤维微菌属(Cellulosimicrobium)、芽球菌属(Blastococc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而原小单胞属(Promicromonospora)在各个样品中均有检出;可培养方法获得12株放线菌,分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原小单胞属(Promicromonospora);通过刚果红实验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得到5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结论】竹简浸泡液中的放线菌不仅种群丰富,而且存在降解竹简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368.
经超声破碎,分离已表达CH925包涵体,较系统地研究变性剂浓度、融合蛋白浓度对蛋白折叠的影响,在还原型及氧化型谷胱复性条件下,成功地将融合蛋白CH925折叠成具有IL6及IL2双活性蛋白,IL6的比活为2.3×10^8U/mg,IL2比活为2.2×106U/mg。经阴离子交换,凝过滤层析,获得一定纯度的CH925,配合反相HPLC,洗脱收集蛋白峰,CH925纯度为98%。  相似文献   
369.
人肌肌酸激酶在SDS溶液中失活与构象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紫外差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CD先谱等监测手段,研究了SDS溶液滴定人肌肌酸激酶时的构象与活力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酶的活力丧失先于以紫外差吸收先谱、荧先发射谱和巯基暴露数目所监测到的构象变化。SDS滴定时引起的酶的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在低滴定度阶段随着SDS滴定量的增加,荧光强度下降,发射峰位红移,当SDS浓度达到2.1mmol/L时,荧光强度增大,继续增加SDS滴定量,荧光强度又降低,发射峰位红移直至终态。紫外差吸收光谱随着SDS溶液的加入,281nm.287nm和292nm的负差吸收峰增大。CD光谱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用的SDS浓度范围内,SDS对人肌肌酸激酶的二级结构几乎没有影响。上述结果支持了酶的活性部位构象柔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370.
椎间盘退变是腰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尽管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来其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造模方法包括结构损伤、应力改变及基因敲除等,本文综述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方向,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