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29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悦  曹英萍  王玉  付春祥 《植物学报》1983,54(4):515-521
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侵染植物后可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菠菜(Spinacia oleracea)是常见的食用蔬菜, 目前尚未见菠菜毛状根的研究报道。经筛选得到适合诱导菠菜毛状根的发根农杆菌菌株LBA9402, LBA9402侵染菠菜外植体茎后, 毛状根的诱导率最高可达16%。菠菜毛状根呈白色, 具有丰富的根毛, 能在无外源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快速增殖生长。通过诱导菠菜毛状根产生愈伤组织并进行分化, 获得了菠菜毛状根的再生植株, 再生率为8%。此外, LBA9402可将含有Ri质粒的T-DNA和携带外源GFP基因的Ti质粒T-DNA共同导入外植体中。PCR检测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 rolB及GFP基因在菠菜毛状根基因组中稳定表达, 共转化频率为50%。  相似文献   
72.
苗青霞  方燕 《植物学报》1983,54(5):652-661
干旱胁迫时, 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系率先产生应激响应, 同时向地上部发出信号, 诱导地上部发生生理反应, 从而提高植株抗旱能力。根系构型包括平面几何性状和立体几何结构(即拓扑构型), 具有遗传稳定性和可塑性。干旱胁迫影响根系理化特性, 如根源化学信号、根系细胞酶类和根系渗透作用的响应。根系通过调整其解剖学结构和水分吸收动力等来适应干旱胁迫。该文从根系构型、理化特性和解剖学结构3个方面, 系统阐述了小麦根系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并探讨了其与干旱胁迫的关系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利用荧光、紫外差光谱研究了根霉葡萄糖淀粉酶在盐酸胍变性后的复性、复活动力学。结果表明,该酶在小于4mol/L盐酸胍中变性是可逆的,其复性过程遵循一级反应方程。酶复活过程是由两个一级反应组成的复合反应,构象变化速度与复活过程中较快的反应速度相差无几,这可能是在Trp及Tyr微区的构象变化基本完成之后,酶活力恢复还没有完成造成的。  相似文献   
74.
根癌农杆菌对单子叶植物竹子的细胞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证明: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禾本科植物——竹子(bamboo)可被根癌农杆菌转化。在经有毒性的根癌农杆菌C_(580、A_(348)感染的竹子材料中,分别测到了专性的胭脂碱和章鱼碱,而对照处理及无毒性的根癌农杆菌VirA~-_(211)mx、NTI感染的竹子材料中,测不到冠瘿碱。  相似文献   
75.
本文综合应用超薄切片、样品倾斜观察、连续切片叠加重组等技术,研究了甜菊叶片及其组培细胞微体晶体的立体结构,以及晶体立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甜菊微体晶体为立方体形的晶格结构,推测是由过氧化氢酶和乙醇酸氧化酶纵横交错排列而成规则的岩盐结构型立方体.此构型与细胞内活跃的糖代谢活动及甜菊糖苷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根盒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红壤性水稻土、淀浆白土、第四纪红土和赤红壤植稻后根际微生态系统中Si、Fe、Mn和Al等元素的状况及其与水稻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垦红壤植稻后根际中活性Fe和Al富集;活性Mn量降低,但亏缺率小;活性Si则亏缺不明显,有时甚至富集。而熟化水稻土植稻后根际中活性Fe和Al则出现亏缺;Mn的亏缺较大,且差值明显;活性Si的亏缺现象更为显著。由于新垦红壤植稻后Fe和Al在根际微生态系统中富集,根茎叶中累积量较高,从而使Si、P和Mn等元素的吸收受阻,导致新垦红壤上水稻生长明显比熟化水稻土上的水稻要差。  相似文献   
77.
从64只感染根管中的58只根管分离到144株无芽胞厌氧菌,其中类杆菌54株,厌氧性链球菌23株,韦荣氏球菌17株,真杆菌11株,梭杆菌10株,放线菌8株,双岐杆菌2株,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19株。40只根管为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混合感染,18只根管和6只根管分别为单独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感染。33只根尖周炎根管分别采集牙髓和根尖渗出物样本进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牙髓样本中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检出率较高,根尖渗出物中以产黑素类杆菌属的细菌检出率较高。根尖周炎和牙槽脓肿患者的感染根管中产黑素类杆菌属的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蜂窝组织炎患者。  相似文献   
78.
辽宁中侏罗世紫萁根茎化石一新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武  郑少林 《古生物学报》1991,30(6):714-727
本文报道的Millerocaulis liaoningensis sp. nov., 在我国是继M. hebeiensis(Wang)Tid.well之后的又一个有关中侏罗世紫萁科根茎化石。其主要特征是:外韧网管中柱,木质部圆筒12—17个管胞厚,由13—15个木质部束组成,叶迹从木质部圆筒分离时通常仅有一个原生木质部丛,柄基硬化环异质,在远轴边有一个约占环壁1/2的厚壁纤维带,柄基木质部束凹面有一个新月形的厚壁组织块,柄基托叶翼中每侧仅有一个不规则的厚壁组织块,不定根非常发育,在柄基的硬化环内根迹多达10个以上。  相似文献   
79.
根霉葡萄糖淀粉酶的简易纯化法及部分理化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汾酒大曲中分离到一株根霉,经诱变处理后获得了具有高产葡萄糖淀粉酶的变异株。将此菌株用固体麸曲培养,水抽提得原酶液。经DEAE-Sephadex A—50、Sephadex G—100和CM—Cellulosc C52三步柱层析后,得到了紫外光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皆为均一的葡萄糖淀粉酶。总活力回收达70%左右,比活力提高23.70倍。该酶的A1%280nm=14.70,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凝胶过滤层析表明其分子量约为78400,酶分子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属典型的根霉型葡萄糖淀粉酶。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探讨较深麻醉下拔管对脑瘫患儿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到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脑瘫患儿89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把患儿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儿都给予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与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维持中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进行较深麻醉下拔管,对照组吸入七氟烷进行较深麻醉下拔管,观察两组患儿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两组的麻醉时间、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2.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 % (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适应与语言行为评分都显著高于术前1 d (P<0.05),且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Vs)、舒张末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Vd)都显著高于术前1 d (P<0.05),且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深麻醉下拔管在脑瘫患儿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应用能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且不影响麻醉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大脑血流动力学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