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萃  方燕  严莹  李恺 《昆虫知识》2011,48(4):1087-1093
于2008年7-11月,对宁波镇海工业园区的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选取林地、农田、人工苗圃、生态园和工厂区5种具有代表性的生境类型,每月对该地区的昆虫种类及数量进行抽样统计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共有昆虫284种,分属13目108科,其中优势类群为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在不同功能类群中,从个体数看...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取食相同植物不同部位和营不同虫瘿的蚜虫是否存在形态适应,论文以取食杨属Populus植物的10种蚜虫为研究对象,基于蚜虫喙末端、各足跗节和爪的形态测量数据,对122个克隆的形态变异通过一般的统计描述、典型变量分析(canonical variates analysis,CVA)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蚜虫克隆间形态特征存在分异,与不同的虫瘿类型和取食部位相关。3个典型变量分析明显地区分了形成虫瘿和不形成虫瘿的蚜虫克隆,在叶片上形成真虫瘿和伪虫瘿的克隆以及不产生虫瘿的克隆,并形成明显的克隆簇。而用于分析的形态学特征,如喙末端、跗节和爪的测量值,其一般统计描述的差异也支持这些区分。蚜虫自然种群不同克隆簇的区分很好地对应了不同的取食部位和不同的虫瘿类型,且各簇的形态特征体现了各自的特点,表明了蚜虫对杨属植物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形态适应。同时,也初步讨论了不同蚜虫克隆簇形态适应产生的原因。并建议在基于形态特征探讨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进行传统分类时,必须考虑昆虫形态特征的适应性;在深入研究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之间关系时,需要将各种形态特征综合考虑并关注其它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植物群落实地调查和室内相关指标测定,对崇明岛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固碳的时间动态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崇明岛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大致分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3种类型;芦苇生长高峰为3—5月,年固碳能力为(1.02±0.12)kg·m-2·a-1,未围垦滨岸均有分布,其中北岸植株生物量最低,出叶后生物量动态变化可用叶氮含量高低表征;海三棱藨草3—5月快速生长,6月初生长稍停滞,后继续增长,年固碳能力为(0.33±0.05)kg·m-2·a-1,集中于南岸;互花米草7—9月为生长高峰,年固碳能力为(1.32±0.10)kg·m-2·a-1,分布于北湖以东至东滩,其种群扩张严重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崇明岛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年固定CO2量为2.5×105t·a-1,其中南岸湿地年固碳较为丰富,年固碳的快速积累发生在4—7月。可见,崇明岛滨海湿地植物群落具较强固碳功能,且存在明显的时空动态,对上海市碳增汇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苗青霞  方燕 《植物学报》1983,54(5):652-661
干旱胁迫时, 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系率先产生应激响应, 同时向地上部发出信号, 诱导地上部发生生理反应, 从而提高植株抗旱能力。根系构型包括平面几何性状和立体几何结构(即拓扑构型), 具有遗传稳定性和可塑性。干旱胁迫影响根系理化特性, 如根源化学信号、根系细胞酶类和根系渗透作用的响应。根系通过调整其解剖学结构和水分吸收动力等来适应干旱胁迫。该文从根系构型、理化特性和解剖学结构3个方面, 系统阐述了小麦根系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并探讨了其与干旱胁迫的关系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锥头螽属Pyrgocorypha Stl,1873的种类进行了研究,并记述了1新种和2新组合,新组合为中国新纪录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中国烟管蚜属Vesiculaphis del Guercio,该属隶属于蚜科Aphididae蚜亚科Aphidinae长管蚜族Macrosiphini,中国已知两种:番木瓜烟管蚜Vesiculaphis caricis(Fullaway)和中国新纪录种,马醉木烟管蚜V.pieridis Basu。文中提供了中国物种分种检索表,对新纪录种提供了不同生物型的形态记述、特征图和照片,包括1个兼有无翅孤雌蚜和有翅孤雌蚜性状的特殊个体的描记。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目的】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pruni Geoffroy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分布广泛。本文对采自上海地区粘核毛桃Amygdalus persica L.var.scleropersica(Reich.)Yüet Lu、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atropurpurea(Jacq.)Rehd.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3种植物上桃粉大尾蚜的取食偏好和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叶碟法观测桃粉大尾蚜对3种寄主叶片的取食偏好,同时测量体长、体宽、触角各节长、喙末端长和宽、各足节长等30个形态指标,基于对形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研究不同寄主植物上桃粉大尾蚜的形态变异。【结果】饲以3种寄主植物叶片时,来自粘核毛桃和芦苇上的桃粉大尾蚜对各寄主叶片的总体喜食程度依次为芦苇>粘核毛桃>紫叶李,来源于紫叶李上的个体对3种叶片的喜食程度为芦苇>粘核毛桃=紫叶李;形态数据分析发现粘核毛桃和紫叶李上的桃粉大尾蚜各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与芦苇上的个体在触角节Ⅱ、触角末节鞭部长、喙末端长和中足胫节的长度间差异显著(P<0.05),紫叶李与芦苇上的个体前足跗节Ⅰ长这一指标差异显著(P<0.05),此外,主成分分析筛选的体长、头宽、触角各节和各足长度等特征构成的前四个主成分对总体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66.206%,其中贡献率较高的特征为触角和各足节长度,系统聚类和典型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采自芦苇上的桃粉大尾蚜区别于粘核毛桃和紫叶李上的,归为一类,同为蔷薇科植物的紫叶李和粘核毛桃上的桃粉大尾蚜克隆有小部分重叠。【结论】禾本科植物上的桃粉大尾蚜种群形态特征与蔷薇科植物上的相比,触角节Ⅱ和末节鞭部、喙末端长、中足胫节的长度存在一定的分化,初步推测造成桃粉大尾蚜形态分化的原因主要为寄主植物营养成分及其表面特征,其种内变异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竹类植物叶片上八种蚜虫的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燕  乔格侠  张广学 《昆虫学报》2006,49(6):991-1001
选取寄生于竹类植物叶片上的3科6属共8种蚜虫,即居竹舞蚜Astegopteryx bambusifoliae Takahashi、小舞蚜Astegopteryx minuta (van der Goot)、居竹坚蚜Cerataphis bambusifoliae Takahashi、林栖粉角蚜Ceratovacuna silvestrii (Takahashi)、塔毛角蚜Chaitoregma tattakana (Takahashi)、竹色蚜Melanaphis bambusae (Fullaway)、竹纵斑蚜Takecallis arundinariae (Essig)和竹梢凸唇斑蚜 Takecallis taiwanus (Takahashi),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了34个形态特征;统计比较了28个形态特征在种内的变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形态特征,每两两特征对应统计作图,标出每种蚜虫的95%椭圆置信区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形、腹管和触角的形态在不同的科间有较大差别,喙末端、跗节Ⅰ、跗节Ⅱ及爪的形态在科间有较高的趋同性;在种内各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变异,其中喙末端 (CV=3.73%~7.59%)、跗节Ⅰ (CV=4.16%~12.05%)、跗节Ⅱ (CV=3.10%~8.39%)和爪(CV=2.60%~11.68%)的变异都很小。主成分分析筛选的第一主成分为喙末端、跗节Ⅰ、跗节Ⅱ和爪,不同的椭圆区间范围提示这些特征组合基本处于稳定的范围内。与蚜虫的取食行为和附着于植物表面相关的形态特征,如喙末端、跗节Ⅰ、跗节Ⅱ和爪等在不同类群间存在显著的相似性,暗示了寄生于竹类植物叶片的蚜虫在这些形态特征上的趋同适应。最后结合蚜虫的生物学信息,初步探讨了形态适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景军  苏超  方燕  李恺   《生态学杂志》2014,25(3):819-824
设置16、19、22、25、28和31 ℃ 6个温度梯度条件,研究了温度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9种鳞翅目昆虫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9种鳞翅目昆虫在19~28 ℃范围内可顺利产卵并孵化,随温度升高成虫的产卵前期缩短;四川尾尺蛾等8种昆虫在22 ℃时繁殖力最强,之美苔蛾最大繁殖力出现在25 ℃;9种昆虫的卵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产卵同步性和卵孵化同步性最大值均出现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四川尾尺蛾卵的发育起点温度较低,为9.52 ℃,其他8种昆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在13.32~14.72 ℃;四川尾尺蛾卵的有效积温为120.82日·度,显著高于其他8种昆虫(45.09~68.30日·度).研究得到的有效积温回归方程可初步用于9种昆虫发生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密度和修剪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不同时期根修剪对黄土旱塬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根系时空分布、土壤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供试材料为该地区广泛种植的冬小麦品种长武135。试验设定4个密度处理:SR1、SR2、SR3和SR4,分别为180、225、280和340株/m2,其中SR2为常规密度;以及4个根修剪处理:CK(不剪根处理)、W(越冬期根修剪)、S(返青期根修剪)和B(越冬期根修剪+返青期根修剪)。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孕穗期和花期根系总干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根修剪处理显著降低了各生育期冬小麦根系总干重,不同处理间排序为CKWSB。种植密度和根修剪对冬小麦根系总长度的影响与根系总干重类似,各处理间根系总干重和根系总长度的差异主要来自于0—20 cm表土层。冬小麦表土层(0—20 cm)中的根干重密度(DRWD)和根长密度(RLD)都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根修剪降低了返青期、孕穗期和花期冬小麦DRWD和RLD在0—20 cm表土层中的分布,但增加了花期60—100 cm深土层中的DRWD和RLD。整个生育期土壤水分消耗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而根修剪显著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根修剪处理显著增加了冬小麦的产量,且W处理的产量最高,同时根修剪也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由此可见,越冬期根修剪(W)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冬小麦产量。考虑到经济效益,建议旱地雨养农业区在较高的密度下进行越冬期根修剪处理,从而达到生产上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