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使用,本研究利用无机磷培养基对富磷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根际微生物进行筛选,获得一株对磷酸三钙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真菌菌株JL-1,经鉴定为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通过检测菌株JL-1在溶磷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磷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变化发现,该菌株在无机磷培养基中,发酵液pH值与葡萄糖酸含量、pH值与磷含量以及葡萄糖酸与磷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且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磷酸三钙颗粒表面存在被侵蚀痕迹,深入分析发现菌株JL-1通过分泌葡糖糖酸实现侵蚀磷酸三钙与溶磷的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发现,菌株JL-1溶解磷酸三钙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硫酸铵。葡萄糖含量、磷酸三钙含量和温度是影响菌株JL-1溶磷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葡萄糖29.8 g/L,磷酸三钙7.1 g/L,温度31.9℃的条件下,菌株JL-1在无机磷培养基中的溶磷能力达到最佳,溶磷量达到1 194.15 mg/L,是初始值的近3倍。在...  相似文献   
52.
开发和评价一种用于鉴别Omicron变异株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我们针对Omicron变异株S基因的两个特异性突变位点开发了一种基于荧光定量PCR的Omicron变异株分型方法(Omicron RT-qPCR)。通过测试临床样本来评价方法的特异性,通过标准品评价方法的灵敏度。Omicron RT-qPCR分型方法显示能够可靠地区分Omicron变异株和“野生型” SARS-CoV-2及Alpha、Beta、Delta变异株及甲型流感病毒。选取68例新冠疑似样本,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结果显示44例为Omicron变异株,Omicron RT-qPCR分型结果均为阳性;11例为Delta变异株,Omicron RT-qPCR分型结果均为阴性;另外,通过WGS分析未能成功分型的7例样本,通过Omicron RT-qPCR分型方法成功鉴定为Omicron BA.1和BA.2变异株。我们开发的Omicron RT-qPCR分型方法可以在普通的PCR检测实验室应用,为我国疾控系统和医疗机构及时监测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提供...  相似文献   
53.
为挖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松脂合成相关的基因,对不同采脂期的木质部和针叶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与火炬松(Pinus taeda)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共获得了68 211条unigenes,546 356 450条clean reads,平均比对率达90.21%。将不同时期木质部、木质部与针叶间进行两两对比,以P<0.05,|log2FoldChange|>1.0为标准来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参与萜类物质合成的差异基因有133个,其中大部分富集在MEP途径,从差异基因中挑选8个产脂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确定HMGR、DXS、TPS、ABC转运蛋白基因与产脂存在关联性。通过转录组测序与分析,挖掘出133个参与松脂萜类物质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萜烯合酶基因(TPS)和ABC转运基因在正调控萜类物质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通过与事国春杂交,利用杂交后代F2和回交后代BC1P1及BC2P2,研究了三个小麦新矮杆品系和矮生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0004的矮生性受一对部分显性矮杆基因控制,5746和7539-各受两对部分显性矮杆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8.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诱变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出发株(Sp)IS-90010,筛选获得两株抗高光抑制突变株(Sp)AIp-90010和(Sp)AIp-90011,然后比较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出发株和突变株的一般形态有较大的差异,与出发株相比,两个突变株藻丝体显著变短,螺旋数目大大减小。出发株是对高光敏感的品系,而突变株表现明显的抗高光抑制,13000lx光强下出发株和两个突变株的代时分别为29.4、20.8和22.2h。(Sp)AIp-90011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出发株相似,而(Sp)AIp-90010明显地表现出高光合、低呼吸作用。突变株和出发株都属于中温品系,最适温度为28℃,具有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23~35℃)以及相同的耐盐性,但突变株的生长速率比出发株快、代时短。此外三者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差别不大:(Sp)AIp-90011的可溶性多糖比出发株减少40%。而在(Sp)AIp-90010中其含量提高60%。  相似文献   
59.
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郑佐兴,段明星,徐文联,姚瑞林(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纤维素酶在自然界碳素循环,尤其生物降解(7)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纤维素在工业上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利用纤维素为基质生产葡萄糖、有机...  相似文献   
60.
采用多种方法诱变获得一株新型肌苷产生菌--产氨短杆菌GMBA-800,对其生长和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肌苷产量从5g/L提高到18.41g/L,发酵周期从84h缩短为63h。菌株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