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75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呼伦贝尔草原所以肥美,是因为有众多河流湖泊滋润,形成了广阔的湿地、沙地、草原多种景观。为各种生物和人类生活奠定了物质基础,使得呼伦贝尔成为资源丰富,多个民族,特别是游牧民的发祥地。水是大地的血液,干旱区的水更加重要,高原上的明珠,绿草地上的两颗眼睛——呼伦湖、贝尔湖,使得呼伦贝尔地区格外明亮。因此,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以两个湖泊命名。  相似文献   
992.
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对糙隐子草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是一种多年生丛生小禾草,属C4植物,在研究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对草原C4植物的影响方面是一种很好的指示植物。本文探讨了在气候变化及放牧干扰条件下糙隐子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种群特征和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分析了C4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在放牧干扰下的生态对策。结果表明:在气候温暖化的情况下,糙隐子草种群生物量及其在群落中的比例都有所上升,放牧大大加快了这一过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糙隐子草种群最大地上生物量与生长季(4~8月)总降雨量(r)和平均温度(t)的关系为:y=-12.451 1+0.018 7r+0.060 1t2 (p=0.003)。总体上,放牧明显降低了其种群高度和每丛生物量,但显著提高了其密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密度的变化受气候和放牧互作的影响。如果以植物光合所固定的100 g的碳(C)所需要的其它大量营养元素来衡量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则可以发现,与其它主要植物如羊草(Leymus chinensis)相比,糙隐子草对氮(N)和硫(S)的需求量最少,利用3.17 g的N和0.31 g的S就能生产100 g的C,而羊草则需要4.24 g的N和0.41 g的S才能生产100 g的C。 说明在放牧使土壤比较贫瘠的条件下,糙隐子草的养分利用效率较高,这可能是其在土壤比较贫瘠的退化植物群落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又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松嫩草甸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群落和虎尾草(Chloris virgata)群落土壤脲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土体中随土层的加深,其活性逐渐递减。各群落0~10 cm土层中的土壤脲酶活性与月平均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与土壤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脲酶活性受多种土壤理化因子的共同影响,对于羊草群落,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次为:pH值>有机质>速效氮>C/N>容重>全氮>速效磷;碱茅群落为:有机质>C/N>全氮>容重>速效磷>速效氮>pH值;虎尾草群落为:全氮>有机质>速效氮>pH值>C/N>速效磷>容重。对该地区土壤肥力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C/N和土壤容重对土壤肥力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土壤脲酶活性所占的比重较小,它不能完全反映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994.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土壤呼吸对降水变化和养分沉降的响应有助于评估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然而,目前降水变化和养分沉降对土壤呼吸的交互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对象,通过增减雨和养分添加,模拟研究降水变化和养分沉降及其交互对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增...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东缘28种风毛菊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扫描电镜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风毛菊属28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该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花粉近球形或长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三孔沟,外壁表面具刺状突起。刺间纹饰可分为4种类型:穴状、颗粒状、网状—颗粒状和网状。花粉形态没有大的差异,但刺间表面纹饰、萌发沟的宽窄、刺的大小、分布密度和花粉大小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种的分类依据。花粉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此28种风毛菊属植物花粉大致划分为明显的5个类群,所包含的种分别隶属于风毛菊属的四亚属:雪兔子亚属、雪莲亚属、附片亚属和风毛菊亚属。  相似文献   
996.
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壤金龟子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新民 《生态学杂志》2008,27(7):1161-1166
2003-2004年,采用土壤样方法和粪诱捕法调查了内蒙古中部地区7个不同生境中的土壤金龟子群落特征,并以群落系数、欧氏距离、百分率相似系数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土壤金龟子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共计捕获土壤金龟子101 788头,分属于7科22属59种.其中,植食性种类3科12属18种,主要为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的种类;粪食腐食性种类4科10属41种,主要为金龟科、蜉金龟科和粪金龟科的种类.对几种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表明,因子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是较为合理的,因子分析排序的结果将7个土壤金龟子群落分为2类:一类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另一类为农田、退耕地和人工林地.  相似文献   
997.
 该文通过刈割和放牧样地的实生苗动态观测,试图揭示刈割和放牧干扰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糙隐子 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 )等 3种禾草实生苗出生、存活和死亡季节动态的影响,以及这种效应是如何受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利用有重复测 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刈割留茬高度(0、5和15 cm)与放牧处理之间在实生苗密度、死亡率和出现率的时间动态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3 种禾草的实生苗密度自5月下旬至8月中旬一直呈增加态势。刈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克氏针茅的实生苗出现率,原因可能是相对高大的克氏针 茅在前一年刈割时会被去掉相当多的生殖部分,其种子数量必然受到影响,导致实生苗出现率的降低。同时,刈割对相对低矮的糙隐子草实生 苗有正向效应 ,即促进其实生苗的出现,可能的原因是刈割使植被高度降低、植被稀疏,植被冠层以下至地面的光照较好、地温较高,同时位 于下层的糙隐子草受到的高大植株的竞争压力减小。生长季早期和晚期实生苗死亡率较高,这与这两个时期的干旱和低温有关,而自6月中旬至 7月初之间的死亡率小高峰也是先前的干旱少雨导致的。3种禾草实生苗的大规模出现几乎都在5~7月,这与该时期相对适宜的气温、地温和水 分条件有关。对实生苗更新相关过程 (如种子萌发、休眠、种子库存量等)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种子生产和有性繁殖在群落 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该文通过刈割和放牧样地的实生苗动态观测,试图揭示刈割和放牧干扰对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糙隐子 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 )等 3种禾草实生苗出生、存活和死亡季节动态的影响,以及这种效应是如何受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利用有重复测 量的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刈割留茬高度(0、5和15 cm)与放牧处理之间在实生苗密度、死亡率和出现率的时间动态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3 种禾草的实生苗密度自5月下旬至8月中旬一直呈增加态势。刈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克氏针茅的实生苗出现率,原因可能是相对高大的克氏针 茅在前一年刈割时会被去掉相当多的生殖部分,其种子数量必然受到影响,导致实生苗出现率的降低。同时,刈割对相对低矮的糙隐子草实生 苗有正向效应 ,即促进其实生苗的出现,可能的原因是刈割使植被高度降低、植被稀疏,植被冠层以下至地面的光照较好、地温较高,同时位 于下层的糙隐子草受到的高大植株的竞争压力减小。生长季早期和晚期实生苗死亡率较高,这与这两个时期的干旱和低温有关,而自6月中旬至 7月初之间的死亡率小高峰也是先前的干旱少雨导致的。3种禾草实生苗的大规模出现几乎都在5~7月,这与该时期相对适宜的气温、地温和水 分条件有关。对实生苗更新相关过程 (如种子萌发、休眠、种子库存量等)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种子生产和有性繁殖在群落 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以松嫩平原不同程度的典型盐碱化草地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对土壤蓝藻的生态分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测定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蓝藻数量,研究了土壤蓝藻生态分布。结果表明,固氮蓝藻有7个属,其中以丝状种类占优势;土壤蓝藻数量和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土壤类型土壤蓝藻的数量不同,轻度盐碱土差异不明显,中度盐碱土和重度盐碱土中土壤蓝藻数量有较大差异;土壤蓝藻的数量与土壤养分尤其是土壤有机质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过度放牧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导致了轻度盐碱土蓝藻数量大于中度盐碱土大于重度盐碱土。  相似文献   
1000.
增温对川西北亚高山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福孙  陈华峰  吴宁 《植物研究》2008,28(6):730-736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模拟增温实验,研究了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碳、氮含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由于OTC的增温作用,在整个生长季内,地温(15 cm)、地表温度和气温(30 cm)的平均值在OTC内比对照样地分别高0.28、0.46和1.4℃,OTC内土壤相对含水量也明显减少,低于对照样地5.49%。受增温及土壤含水量减少的影响,一年后,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积累和碳、氮含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除10月份OTC内地上鲜体生物量略高于对照样地外,OTC内地上鲜体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与对照样地相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OTC内植物群落地上活体的碳浓度在整个生长季高于对照样地,而氮浓度低于对照样地;OTC内植物群落地下活根的碳浓度在整个生长季高于对照样地,并且在8月份统计检验显著,而氮浓度却低于对照样地;OTC内植物碳库在整个生长季较对照样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范围为0.90%~5.65%,而OTC内植物氮库较对照样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幅范围0.40%~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