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5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45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改进的LiCl沉淀法和寡聚(dT)-纤维素亲和层析法由猪垂体制得总mRNA。在兔网织红细胞无细胞翻译体系中进行体外翻译的结果表明,制得的总mRNA具有一定的翻译活力。翻译产物与兔抗猪生长激素抗血清发生免疫沉淀,沉淀物占总翻译产物的10%左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翻译产物有一条很深的带,分子量约为24,000道尔顿,与猪前生长激素的分子量相近。以制备的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了双链cDNA。第一链的合成产率为10—35%,第二链的合成产率为84—115%。cDNA的平均分子长度为825bp。  相似文献   
22.
23.
多穗柯棕色素的提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在苹果贮藏前期温度和CO_2浓度由高到低同步变动形成双维变动气调(TDCA)。 前期高温期间,果实予以高浓度CO_2处理,可抑制高温促使早熟的不利效应,其保鲜效果优于冷库,接近传统气调贮藏,表现在果肉硬度下降平缓;原果胶转化为水溶性果胶的速度减慢;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显著受抑。低浓度CO_2抑制高温效应的作用大为减弱。低温下,不同浓度CO_2作用差异不大,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5.
本实验用闪光诱导的瞬间二向色性方法测量了不同温度以及不同蛋白质含量下菌紫质分子在脂质囊泡膜中的旋转扩散运动.根据旋转扩散运动得到了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与膜粘度以及分子在膜中排列方向的关系.温度和蛋白质的含量都影响膜的粘度,但并不影响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排列方向.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疟原虫在低于其最佳发育温度的变温状况下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本实验。方法自四川达县地区购回健康恒河猴,体重3.8kg,实验前血检未查见疟原虫。4月3日静脉接种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B株后第9天开始以实验室饲育的斯氏按蚊叮咬供血猴。自感染后第5天开始抽查蚊胃卵囊,15天起解剖唾腺,观察子孢子。室温控制及分组:恒温对照组置于25±3℃的恒温室。变温l组设在底楼,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平均最低自然室温分别为16.0±1.7、17.3±1.8和18.0±1.2℃;最高自然室温分别为17.0±1.5、20.2±2.1和20.7±1.0℃。变温2组设在顶层(四…  相似文献   
27.
28.
三种快速提取植物DNA改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璋  朱秀英 《遗传》1990,12(2):10-12
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快速提取高分子量、纯净的DNA是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基因文库构建和遗传转化等研究的重要步骤。研究以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豌豆和紫云英等为材料,比较了三种改良法提取植物DNA的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改良后的方法不仅保留了原法的许多优点,而且方法简单,不经CsCl_2密度梯度离心能较干净地去除蛋白质及RNA,获得较纯净的、大分子的双链DNA,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各种植物提取DNA的需要。  相似文献   
29.
温度对草鱼出血病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鱼呼肠孤病毒(FRV)感染的草鱼饲养在人工控温的水族箱内,水温在24—30℃恒温时其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20℃和33℃恒温时死亡率则明显降低,与24℃—30℃恒温相比死亡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人工感染恒温饲养期间,死亡高峰期随水温降低而推迟,缓慢改变水温能降低死亡率,在低于20℃攻毒并维持一星期左右,即使逐步升温至30℃也不会导致感染鱼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30.
温度对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角体计数、对流免疫电泳、单向免疫扩散及火箭免疫电泳测定的结果表明:26℃适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的增殖。多角体含量或其相对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并渐趋于平稳,两者间呈Logistic曲线关系。单位体重或单头幼虫所含的多角体数量(y_1或y_2)、扩散环直径(y_3)和火箭峰值(y_4)与时间(t)的关系式分别为:y_1=(8.1481)/(1 EXP(9.4210-0.0608t))×10~9PIB/克;y_2=(6.1596)/(1 EXP(5.4809-0.0376t))×10~8PIB/头,y_3=(1.4)/(1 EXP(2.710-0.015t))cm;y_4=(3.52)/(1 EXP(4.580-0.040t))cm。但30℃下,EoNPV增殖严重受抑制,饲毒后24~168小时内难以测出多角体,其后多角体含量也极显著低于26℃,乃至难以被三种免疫测定法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