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0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9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为研究南海柳珊瑚共附生草酸青霉SCSGAF0023的聚酮合酶(PKS)生物学功能,采用农杆菌介导法构建草酸青霉SCSGAF0023的Pks敲除株ΔPks,比较野生菌株及ΔPks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差异。以草酸青霉SCSGAF0023分生孢子为受体,p0380-hygB为双元载体,成功实现草酸青霉SCSGAF0023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农杆菌浓度为OD600=0.5,在200μmol/L 乙酰丁香酮(AS)诱导下与107个/ml草酸青霉SCSGAF0023孢子于25℃共孵育时转化效率最高。基于上述转化体系,成功获得Pks敲除株ΔPks,并首次证实Pks正向调控草酸青霉SCSGAF0023产孢,但不影响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为进一步系统研究真菌PKSs及聚酮化合物对真菌生长发育与环境适应性的影响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压力-应激对大鼠心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蛋白表达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10),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给予不可预测性复合应激结合孤养建立压力-应激大鼠模型。监测两组大鼠的体重变化,并通过组织形态学方法,探讨压力-应激对大鼠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结果:在为期42天的造模过程中,从应激第7天开始,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模型组体重增长缓慢,体重增长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组织HE染色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横纹消失,细胞间隙增大,部分肌纤维断裂、溶解,Masson染色可见心肌间质纤维化,胶原纤维增生、排列紊乱。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模型组Cx4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平均光密度值为0.0110±0.0028),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光密度值为0.0268±0.0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81,P<0.001)。结论:过度疲劳导致猝死的发生可能与Cx43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引起的恶性心律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84.
摘要 目的:总结原发性子宫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学特点,以期提高对原发性子宫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通过PubMed、万方、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01年1月至2019年12月报道的原发性子宫恶性淋巴瘤的文献,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子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资料,对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女,64岁,发现盆腔肿物半月伴有绝经后阴道流血,盆腔CT提示:宫体与宫颈局部巨大团块状软组织密度灶,宫底及宫体上段可见内膜。宫腔镜下组织活检病理:(宫内物)符合低分化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诊断原发性子宫大B细胞淋巴瘤。行开腹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大网膜及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接受CHOP方案化疗六程,现治疗后随访17月,未发现复发。结论:原发性子宫恶性淋巴瘤极少见,组织学上以大B 细胞淋巴瘤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终需要结合免疫组化确诊。该疾病恶性程度高,治疗上以根治性手术联合化疗为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5.
芍药是乙烯敏感型花卉,乙烯受体感知并传导乙烯信号,在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芍药PlETR1基因cDNA全长序列已分离,为了鉴定芍药PlETR1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基于PlETR1基因和表达载体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了一对特异性PCR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PlETR1编码区片段,进一步构建了芍药PlETR1基因过表达载体。基于优化的模式植物烟草的组培体系和筛选出的潮霉素抗性浓度,应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开展了芍药PlETR1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对转基因抗性烟草植株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HPT基因和芍药PlETR1基因已导入到烟草基因组中,且芍药PlETR1基因转录表达成功,为下一步鉴定芍药PlETR1基因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能够调控细胞增殖、分化、黏附、迁移及凋亡等行为,在胚胎发育过程和成体组织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在许多疾病状态下,特别是在癌症中,TGF-β不仅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其对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与塑造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内环境,由肿瘤细胞本身、相邻正常组织中的间质细胞,以及这些细胞所释放的众多细胞因子等共同组成。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肿瘤临床治疗领域亟待探索的关键问题。TGF-β是调节肿瘤微环境组成和功能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本综述中,将着重讨论TGF-β对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监视机制及肿瘤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影响。即TGF-β对于构成先天性和获得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各种类群的免疫细胞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从而削弱宿主的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同时,TGF-β通过促进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产生,以及肿瘤细胞外基质的纤维化,有助于肿瘤的恶变和转移。此外,还介绍了通过阻断肿瘤微环境中TGF-β信号通路进行肿瘤治疗的主要策略及独特优势。而未来进一步解析TGF-β信号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复杂调控作用,并建立有效的靶向干预方法对于开发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辜玉萍  陈蕾  李千音 《生物工程学报》2020,36(10):2151-2161
肾脏是人体重要器官,肾脏发育对肾脏的形成和功能至关重要,其中后肾间充质细胞 (Metanephric mesenchyme,MM) 间质-上皮转化 (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 是肾单位形成的关键环节。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蛋白质磷酸酶3催化亚基α (Protein phosphatase 3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PP3CA) 在不同状态MM细胞株mK3、mK4中的表达谱及对MET标志蛋白调控作用;采用慢病毒包装方式构建稳定敲低PPP3CA的mK4细胞株;采用CCK-8、EdU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PPP3CA对上皮样后肾间充质细胞株mK4细胞生长、迁移、凋亡的调控作用。PPP3CA在mK4细胞中表达量较间质样后肾间充质细胞mK3更高,敲低PPP3CA后,检测MET标志物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结果显示敲低PPP3CA显著上调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促进MET过程,且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此外,敲低PPP3CA促进ERK1/2磷酸化,提示PPP3CA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机制可能与其去磷酸化ERK1/2蛋白相关。以上结果提示PPP3CA在MM细胞MET转化和生物学行为调节中发挥重要功能,为发现和解析肾发育过程中潜在的关键调节因子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为开展鳗鲡病毒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生物学研究, 进行鳗鲡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研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 以欧洲鳗鲡肾脏组织为材料, 建立了欧洲鳗鲡肾脏细胞系(European eel kidney cell line, EEK), EEK形态呈类纤维状, 经过约12个月的培养, 已成功传至38代。通过对其培养液、血清浓度和培养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 发现DMEM/F12、L15培养液均适合其正常生长和增殖, 而在MEM培养液中无法正常生长; 在5%—15%FBS(Fetal Bovine Serum)浓度范围内, 其生长速度随FBS浓度的升高而增快, 当FBS浓度高于20%或过低于5%时, 其生长速率有所减慢; 在22—27℃时生长良好, 但当温度低于17℃和高于32℃时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对EEK细胞进行鳗鲡疱疹病毒(Anguillid herpesvirus, AnHV)敏感性实验, 结果表明该细胞系对鳗鲡疱疹病毒敏感, 可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EEK的建立丰富了鱼类细胞系的种类, 为鳗鲡病毒性疾病诊断、病毒性病原学研究和病毒疫苗研制提供了重要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89.
肖政  徐艳琴  罗念  周银 《广西植物》2020,40(4):576-582
植物原生质体是去除了细胞壁的裸露细胞,其具有细胞全能性,现广泛应用于植物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可以大大缩减实验周期,并有助于得到体内实验的实时检测数据。该文除了介绍植物原生质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外,还对国内外利用各种植物的原生质体进行细胞瞬时转化、亚细胞定位、细胞融合和大分子复合物相互作用等试验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植物原生质体还可用于基因表达模式的实时检测,并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受体细胞进行代谢物的体外生产。此外,还对当前该技术所面临的瓶颈进行了分析,为植物原生质体在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帮助,为技术的优化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在消痰化瘀利窍中药组方(XC)对改善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40只SD 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Normoxia)、常氧+中药干预组(TCMC)、慢性间歇性低氧模型组(CIH)、CIH +中药干预组(TCMC+CIH),每组10只。通过向舱内充入氮气,使舱内氧体积分数在90 s内从21%下降到9%,随后90 s再充氧气使舱内氧体积分数逐渐上升到21%为一循环建立CIH模型。CIH 与 TCMC+CIH 组大鼠置于CIH装置, Normoxia 和TCMC组大鼠置于正常氧舱。此外TCMC+CIH 与 TCMC 组大鼠于每日XC生药(24 g/kg)煎制灌胃,而 CIH 组与 Normoxia 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间质内胶原沉积情况;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心肌间质中 CollagenⅠ、Collagen Ⅲ、Fibronectin、TGF-β、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2 (TIMP-2) 的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CIH大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胶原的沉积,CollagenⅠ、Collagen Ⅲ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均<0.01),TGF-β、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P均<0.01);CIH大鼠心肌组织TIMP-2 mRNA上调导致MMP-2 mRNA明显减少(P均<0.01)。给予XC干预后,CIH大鼠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减少,CollagenⅠ、Collagen Ⅲ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 0.01,P<0.05);CIH大鼠心肌组织中TGF-β、p-Smad2、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P< 0.01)。心肌组织中TIMP-2明显基因减少致MMP-2增多(P均<0.05)。 结论: 消痰化瘀利窍中药组方可抑制CIH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形成,进而改善CIH大鼠心肌功能。其机制与该中药组方下调TGF-β/ Smad2/3信号通路及下调TIMP-2mRNA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