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71.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EUS)gl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方法:108例肝癌患者,共147个病灶经MWA治疗。根据患者在做常规超声检查时,是否有扫查不清晰的结节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提示可能存在多发结节等,分成CEUS族和对照组。CEUS组41名患者,年龄(57.9±7.8)岁,共57个病灶,平均直径(2.4±1.5)cm,经超声造影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67名患者,年龄(55.5±8.9)岁,共90个病灶,平均直径(2.6±1.7)cm,常规超声引导下同种条件行微波消融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结果:CEUS组的57个病灶均清晰显示其位置、数目、大小、边界、形态,完全消融的结节为55个,未完全消融的结节为2个。对照组67名患者的90个病灶,完全消融的病灶78个;未完全消融的结节12个。CEUS组完全消融率高于病例对照组(96.49%VS86.67%;P〈0.05)。随访6~12个月后发现,CEUS组完全消融率高于病例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EUS能更好的显示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更精确显示病灶边界、范围,造影引导下MWA是一种有效提高完全消融效率的方法,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Ag Biotech Reporter 2004年21卷6期8页报道:英国广播电台(BBC)宣称,用常规方法培育转基因猪不仅代价高昂,而且效果很差,例如将基因注射人70个胚胎后,只有约1个胚胎能发育成长为改良动物。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常规治疗对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我院新生儿CMV性肝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CMV免疫球蛋白M(IgM)及CMVDNA转阴率、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肠杆菌)、免疫功能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和12周,研究组患儿TBA、T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CMVIgM及CMVDNA转阴率(78.85%、75.00%)均高于对照组(50.00%、4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周和12周,研究组患儿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酵母样真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儿血清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7.31%)与对照组(13.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常规治疗能改善新生儿CMV性肝炎患儿肠道菌群分布,纠正其免疫紊乱状态,改善患儿肝功能,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快速的沙门菌定量方法,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从河南省肉鸡专项监测点在不同环节采集60份生鸡肉,分别利用常规MPN法和改良MSRV-MPN法进行沙门菌的定量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的检测限均为0.3 MPN/g,常规MPN法计数结果有9份样品高于改良MSRV-MPN法,改良MSRV-MPN法计数结果有37份样品高于常规MPN法,有14份样品二者计数结果相等,经统计学分析(SPSS 10.1),Z=-4.0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MSRV-MPN法计数结果高于常规法.结论 改良MSRV-MPN法优于常规MPN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测定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生化、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指标,为该品种转基因小鼠应用于毒理学等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定期测定不同周龄段(4~6周龄,6~8周龄,9~12周龄,13~14周龄)141只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GFP)小鼠和100只对照组C57BL/6J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对上述两种动物定期取血,测定血生化及血液学指标,对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计算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胸腺,性腺)的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①体重和摄食量:4周龄的GFP小鼠,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4~5周龄的GFP小鼠,其摄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血常规测定:6~8周龄,9~12周龄的GFP小鼠,其红细胞计数(RB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9~12周龄,13~14周龄的GFP小鼠,其白细胞计数(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血生化测定:6~8周龄,9~12周龄,13~14周龄的GFP小鼠,其尿酸(U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6~8周龄,9~12周龄的GFP小鼠,其总蛋白(TP),白蛋白(AL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④脏器系数:6~8周龄,9~12周龄的GFP小鼠,其胸腺的脏器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9~12周龄,13~14周龄的GFP小鼠,其肝脏的脏器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⑤病理检测:6~8周龄有部分GFP小鼠胸腺发育不良,其他受检脏器和其他年龄段动物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①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与对照组C57BL/6J小鼠相比,在体重(4周龄)、摄食量(4~5周龄)、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血生化(尿酸UA、总蛋白TP、白蛋白ALB)、脏器系数(胸腺,肝脏)等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其值均在正常范围内。②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在6~8周龄有部分小鼠胸腺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食管癌患者临床输血的价值及其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治疗需输血的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组和TEG组,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组采用常规凝血实验检查结果指导输血,TEG组采用TEG检查结果指导输血,对比两组输血前后的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指标以及临床用血量,对比TEG组输血前后的TEG指标,分析TEG指标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输血前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TEG组PT、TT较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组低(P<0.05);输血后,TEG组患者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较输血前降低,最大血凝块强度(MA值)、凝血综合指数(CI值)升高,凝血形成速率(Angle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值与APTT呈正相关(P<0.05),K值与PLT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P<0.05),Angle角、MA值、CI值与FIB、PLT呈正相关(P<0.05);TEG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输注量少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能更好地指导食管癌手术患者各种血液成分的合理输注,有效改善凝血异常情况,减少输血用量,TEG指标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娄)土玉米根际硝态氮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着重研究分根条件下常规灌溉、交替灌溉和固定灌溉玉米苗期根际硝态氮的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方式下,玉米根际硝态氮的分布不同.在这3种灌水方式的湿润区,NO-3-N的累积趋势为:交替灌水>固定灌水>常规灌水.  相似文献   
78.
矮牵牛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常规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体细胞育种和单倍体育种4个方面评述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育种研究进展.国外对矮牵牛育种研究较多,新品种面世推陈出新,国内对其研究则较为薄弱.其常规育种最为成功,不断有新品种推出,基因工程育种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已有新品种面世,而体细胞育种及单倍体育种尚无新品种产生,但对这两种方法在育种上应用的可能性和前景作出了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91份精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测.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结果作对比分析。方法直接涂片镜检和经特殊处理后瑞-姬氏染色镜检精液中细胞和精子形态分析。精子体外活体染色测精子的活率。结果直接涂片镜下均查到自细胞,占100%,经染色后确定为自细胞者25例,占27.5%,其中非自细胞60份,占66%,有5例检出阴道毛滴虫。检出率5.5%。假死精子检出率25.3%。结论直接涂片镜检精液具备了感染性特征,尚不能确诊,对精液有形成分。精囊感染的确诊,必须染色,仔细检测。  相似文献   
80.
“红雪茶”和“白雪茶”是滇西北少数民族传统饮用的地衣保健茶;其中,“红雪茶”混杂了梅衣科(Parmeliaceae)金丝属(Lethariella)中的4个地衣种:金丝绣球(Lethariellacashmeriana),金丝刷(L.cladonioides),柔金丝(L.sernanderi)和金丝带(L.zahlbruckneria);“白雪茶”包含了雪茶属(Thamnolia)中的两个种,即:雪茶和雪地茶(Thamnoliavermicularis&T.subuliforms)。利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两种地衣茶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与常见饮茶进行比较,测定结果显示:红雪茶和白雪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红雪茶粗蛋白质含量为2.69g/100g·DW,粗脂肪3.42g/100g·DW,总糖、可溶性糖、灰分含量分别为5.04g/100g、0.35g/100g、1.74g/100g·DW;白雪茶的粗蛋白质含量为2.81g/100g·DW,粗脂肪2.91g/100g·DW,总糖、可溶性糖、灰分含量分别为0.99g/100g、0.27g/100g、4.18g/100g·DW;两种地衣茶均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具有一定营养价值;而两种地衣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