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7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④厩真厉螨截肢前后的爬行行为,表明第1对足其感觉功能;②用古拉广厉螨分别截各对足驱避反应的对比试验,见到只有当截去第1对足跗节时失去嗅觉功能,而截去第Ⅱ、Ⅲ、Ⅳ对足时,各组都仍有嗅觉功能;⑤对格氏血厉螨、厩真厉螨、毒厉螨和鼠颚毛厉螨进行涂漆前后的驱避试验,显示当跗感器被涂满封闭,则嗅觉功能消失;④以0.5%结晶紫或龙胆紫液染色的截肢标本,观察了厩真厉螨、毒厉螨、格氏血厉螨、古拉广厉螨及尾足螨股一种螨,足Ⅰ跗节末端凹窝中,至少都存在两类感毛,钝钉型感毛和长而尖的刚毛型感毛;⑤厩真厉螨雌螨和幼螨跗感器的钝钉毛分别为8根和5根,另外各有2根短而尖的毛,分别测定了长度,描述了形态特点;⑥透射电镜观察厩真厉螨、毒厉螨等的跗感器钝钉毛,毛外围有表皮壁,壁上有很多微孔,内有中心腔,腔内有树突。属化感器——嗅觉器;⑦电生理技术研究,当用氨和醋酸的气体刺激厩真厉螨、毒厉螨的离体足Ⅰ时,均产生明显的应激电位差,充分证明足Ⅰ辩节有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62.
在44只大白鼠上,通过两根玻璃微电极同时引导丘脑束旁核和尾核神经元的放电,观察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和电针“足三里”对两个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实验共记录到81对两个神经元的同时放电,其中包括26对痛兴奋、3对痛抑制、28对痛兴奋和痛抑制、24对其他组合类型的神经元放电。实验结果表明:1.从大白鼠尾核可同时记录到痛兴奋和痛抑制两种神经元的电活动,未见痛兴奋和痛抑制神经元的放电型式相互转换。2.同一伤害性刺激可同时引起丘脑束旁核和尾核中的两个痛兴奋神经元兴奋、两个痛抑制神经元抑制、或一个痛兴奋神经元兴奋和另一个痛抑制神经元的抑制。3.电针“足三里”可同时使丘脑束旁核和尾核的痛兴奋神经元兴奋减弱或痛抑制神经元抑制反应减弱(抑制解除)。本工作证明,伤害性刺激可同时影响丘脑束旁核和尾核中痛兴奋和痛抑制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变化,而电针“足三里”又同时对两核团中痛兴奋和痛抑制神经元的活动具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3.
温度对圆尾肖蛸个体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尾肖蛸(Tetragnotha vermiformis)在我国广泛分布于棉田、稻田、森林、果园。该蜘蛛具有捕食多种农作物害虫的能力,在湖堤、河岸、沟边更是蚊虫的有效天敌。本文仅就圆尾肖蛸的历期和繁殖力与温度的关系方面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整理,并力图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旨在为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
长颚(虫兆)属(Neanura)1893年由Mac Gillvary所建立,模式种为N.muscorum(Templeton)。该属为一大属,至1964年已记录了75种,5亚种。1967年底,massaud根据口器的结构,对该属进行了订正。他将该属中下颚呈简单的尖刺状,无缨状叶,上颚仅3—4端齿的种保留在该属内,而将上颚6齿以上,下颚复杂,有缨状叶的种列入别的属。经Massaud订正后的长颚(虫兆)属Neanura(s.str)共48种。目前该属已知种已超过55种。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一株人抗人A-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用定量免疫沉淀法以及ELISA研究其与多种单糖、双糖及寡糖的反应性,从而确定了其结合部位的结构特异性。实验发现其结合部位互补于含有双分子岩藻糖残基的A-t糖:这一研究进一步强调了含有双分子岩藻糖残基的A血型抗原决定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6.
从D—葡萄糖直接发酵发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道中国假尾孢属的24个种,其中有2个新种:杨桐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adinandrae Guo&Liu),钟萼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bretschneiderae Liu&Guo),10个新组合,1个新名称:木豆假尾孢(Pseudoeercospora cajani-flavi Guo&Liu)和11个中国新记录。文中对2个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描述及图。所研究的标本全部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68.
乌桕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钧   《广西植物》1982,(1):41-44+40
<正> 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是广布于亚热带、热带的含油脂量高的油料树种。乌桕油脂在工业上用途广、耗量大,所以近年我国在南方各省都在大力营造人工林,探索桕林的速生丰产途径。 我国栽培桕树利用桕油虽有千余年历史,但对乌桕的生物学特性至今尚未见有系统的研究。我们从1975年起,采用调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乌桕的生物学特性作了初  相似文献   
69.
高怡  施联蓉 《动物学报》1990,36(3):310-314
本实验结果表明:衰老大鼠(26—27月龄)尾壳核多巴胺(DA)神经末梢膨体较成年组(3—4月龄)明显减少,而单个膨体内DA含量较成年组显著增多,提示纹状体DA系统在衰老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代偿机制。本文对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0.
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DM-1是去甲基金霉素的高产菌株。通过Genome Sequencer FLX系统进行测序,得到一条完整的线性基因组序列,长度为6 824 334 bp,GC含量为72.6%。结合软件glimmer 3.02、Genemark和Z-Curve program进行基因预测,最终在其基因组中鉴定出6 431个基因。应用AntiSMASH软件预测其基因组中存在28个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包含了去甲基金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甲基转移酶CtcK因移码突变提前终止翻译,很可能是去甲基金霉素相对金霉素 (CTC) 缺失一个甲基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为S. aureofaciens DM-1的功能基因组学和去甲基金霉素高产菌株育种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