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0篇
  免费   2110篇
  国内免费   4890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628篇
  2022年   576篇
  2021年   625篇
  2020年   707篇
  2019年   686篇
  2018年   511篇
  2017年   616篇
  2016年   708篇
  2015年   815篇
  2014年   1503篇
  2013年   1044篇
  2012年   1299篇
  2011年   1555篇
  2010年   1222篇
  2009年   1386篇
  2008年   1666篇
  2007年   1161篇
  2006年   1065篇
  2005年   1191篇
  2004年   1126篇
  2003年   923篇
  2002年   930篇
  2001年   949篇
  2000年   766篇
  1999年   666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444篇
  1996年   495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429篇
  1993年   321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78篇
  1990年   271篇
  1989年   237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129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生物入侵是继栖息地破坏之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驱动因素。近年来,原产于南美洲地区的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区被陆续报道,而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份同样发现斑纹小贻贝,且其已经建立可自我维持的种群。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入侵生物,斑纹小贻贝尚未引起国内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足够重视,亟待查明其在我国沿海的分布现状、扩散趋势和生态影响等,为斑纹小贻贝的检测、监测、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斑纹小贻贝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和全球生物入侵现状,发现国内的斑纹小贻贝源于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于2014年左右通过船舶压舱水或船体生物污损的形式侵入我国南方沿海并迅速扩散。此外,斑纹小贻贝在我国的生物入侵处于"引进-传播"阶段,即将大规模扩繁,因此亟需开展应急清除行动。  相似文献   
32.
本实验将neo及HPV-11两种DNA共同转染NIH 3T3细胞,以G418抗生素作为选择剂,对诱导的转化灶进行筛选。同时还就G418对NIH 3T3细胞的毒性进行了观察。neo单独使用诱导的转化灶数为44.00/1×10~5;neo与HPV-11合用诱导的转化灶数为162.66/1×10~5。由neo转化的细胞含有neo基因,由neo和HPV-11转化的细胞内含有该两种基因。  相似文献   
33.
34.
肺癌在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第一,随着低剂量薄层CT在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临床发现更多表现为非完全实性结节的肺腺癌,目前众多研究使CT影像学特征和肺腺癌病理的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认知,虽然CT能对部分非完全实性结节做出定性和定位诊断,但仍有部分非完全实性结节诊断困难,PET-CT结合了病灶的代谢信息和精确的定位信息,从而提高对肺部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综合多个文献PET-CT在非完全实性结节中的诊断分期价值较CT无明显提升,却在评估预后和制定合适手术方案上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就PET-CT在SSN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5.
未结冰低温胁迫下小麦叶细胞质膜透性的变化进程及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应用反义RNA探针原位杂交法,研究雄激素对大鼠腹侧前列腺上皮细胞角蛋白8 mRNA表达的影响,发现1,在任何VP组织切片中,CK8探针专一、大量任何VP组织切片中,CK8探针专一、大量定位于VP腺上皮细胞中,CK8 mRNA是前腺上皮细胞特而灵敏的标志。2。去睾大鼠VP CK8 mRNA染色增强,提示CK 8mRNA有过度表达,注射雄激素又可抑制其过度表达,注射雄激素又可抑制其过度表达。3。与  相似文献   
38.
39.
介绍了蛋白激酶C家族的分子结构和基本酶学特征,以及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转化和分化、程序死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PKC研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