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草莓花药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花粉发育为单核期的花药接种,在MS附加IAA 4ppm、K 2ppm、BA 2ppm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可直接分化出“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3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稍加调整附加激素成分和浓度,可在“索非亚”、“宝交早生”、“戈雷拉”、“红衣”、“丽红”等品种的花药上直接经愈伤组织分化出植株。其中有“沙尔普斯”、“红岗利德”、“春香”、“宝交早生”、“索非亚”等5个品种的花药植株经过病毒检测确认不带SMoV、SCrV、SMYEV和SVBV4种病毒。对无病毒植株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植株生长势和果实产量都明显超过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32.
中华猕猴桃胚乳植株后代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38株定植的中华猕猴桃胚乳培.养的试管苗,经四年的田间观察,并进行连续二年结果分析。与对照的母株相比,胚乳植株在株形、叶片大小、果实形态及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同时还发现,由同一块愈伤组织诱导的胚乳试管苗后代中也有雌、雄性别的分化。胚乳植株后代的多样性,可为中华猕猴桃的选种及品种繁育提供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33.
枣叶片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PlantletRegenerationfromLeavesCulturesofZizyphusiuiubaCHENZong-Li,YANZhi-Lian,QILong(Denyt17mllofmp,You’onl/nll*,ndy,Yan’as716000)1植物名称枣(凯W…。Wwi)。2材料类别俗名“狗头枣”的无菌试管苗的叶片。3培养条件(l)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基:MS+6-BA0.3mg/L(单位下同)+2,4D20;(2)芽分化培养基:MS+6-BAI.0+IBA0.2+D一泛酸钙1.0十活性发0.5%;(3)芽生长培养基:1/2MS+6-BA0.2+IAA0.04+D一泛酸钙1.0;(4)芽增殖培养基:1/2MS+6-BA0.4+IAA0.0…  相似文献   
34.
以 3个柑桔原生质体融合而来的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 ,与二倍体单胚性种柚子 (Citrusgrandis)以及单多胚混合型品种“华农本地早”桔 (C.reticulata)有性杂交 ,授粉后 90 d,发现种子干瘪 ,大部分种子的胚败育。将干瘪种子在 MT附加 1mg/L GA3 或 50 0 mg/L麦芽浸出物的培养基中 ,经培养抢救 ,有 2 5.6%的种子萌发成苗或继续进行胚的生长 ,后者进一步诱导能形成丛芽 ,经试管嫁接或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共获得 6个组合 73棵完整植株 ,染色体数检查表明 ,2 0株为三倍体 (2 n=3x=2 7) ,32株为二倍体 (2 n=2 x=18) ,8株为非整倍体 ,其它 13株还有待于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35.
36.
利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携带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的质粒pJIT101导入京花1号小麦幼胚细胞。方法是将小麦幼胚细胞进行高渗缓冲液预处理,用微米级的激光微束处理,然后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具抗性的愈伤组织及绿色小植株。第一年,从150个小麦幼胚中,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4株绿苗,取两株进行NPT-Ⅱ酶活性分析,测到了NPT-Ⅱ酶的活性。第二年重复实验,从245个小麦幼胚中,经筛选获得1株绿苗,进行了叶片DNAPCR扩增检测,转化的绿色小苗扩增出所导入的NPT-Ⅱ基因编码的片段。结果表明,外源NPT-Ⅱ基因已导入了小麦,并实现了整合表达。  相似文献   
37.
普通小麦×东方旱麦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无性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2n=6x=42,AABBDD)为母本,以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orientale(L.)Jaub.etSpach;2n=4x=28)为父本,首次成功地获得了属间远缘杂种F1,其平均结实率为0.08%。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对杂种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胚性无性系的建立、植株再生、壮苗培养等,最终获得了生长正常的杂种F1植株。同时,通过对杂种幼胚愈伤组织、根尖细胞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该杂种为真杂种,即2n=5x=35(预期染色体数)的杂种细胞占主体;另外,因组培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故也有少量2n=28-34染色体数的细胞。以上杂种的获得为将旱麦草优异基因向小麦的转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报道茄属果树可乐茄(SolanumquitoenseLam.)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幼嫩叶片原生质体经酶游离、纯化后,以1×104个/ml密度培养于稍加改良K8p(附加2,4-D0.5mgL(-1)、NAA1.0mgL(-1)和BA0.5mgL(-1))的培养基中,三天后开始分裂,一周分裂3—4次。一个月形成小细胞团,植板率为0.1—0.2%,小细胞团转培养于MS+2,4-D0.5mgL(-1)上增殖后进行分化。原生质体来源愈伤组织在IAA(0.1—1.0mgL(-1))与BA或ZT组合的培养基中能诱导器官发生,芽分化率最高可达42.9%;但IAA、BA、ZT三者一起使用未见任何器官分化。小芽在MS+IAA0.2mgL(-1)中生根成植株。可乐茄叶肉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可应用于育种和茄属植物遗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40.
光棘豆县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小植株(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