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微束激光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叙述了激光微速穿刺法导入外源DNA的基本原理及其有关影响因素等。利用该转化方法,现已成功地获得了多种动植物细胞外源基因的转化。实验证明,激光微束穿刺转化技术简便有效、重复性好、靶体选择性强,对靶体无损伤等优点。随着转化技术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光镊技术的渗透和结合,激光微束转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JY—1型激光细胞显微照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细胞显微照射系统是对细胞进行显微操作的新型仪器,广泛用于染色体显微外科(如染色体切割、焊结、失活),细胞融合,外源基因导入,致癌遗传基因的检测及细胞组成部份和特定功能的研究,是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的新颖工具。  相似文献   
4.
利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携带有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的质粒pJIT101导入京花1号小麦幼胚细胞。方法是将小麦幼胚细胞进行高渗缓冲液预处理,用微米级的激光微束处理,然后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具抗性的愈伤组织及绿色小植株。第一年,从150个小麦幼胚中,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4株绿苗,取两株进行NPT-Ⅱ酶活性分析,测到了NPT-Ⅱ酶的活性。第二年重复实验,从245个小麦幼胚中,经筛选获得1株绿苗,进行了叶片DNAPCR扩增检测,转化的绿色小苗扩增出所导入的NPT-Ⅱ基因编码的片段。结果表明,外源NPT-Ⅱ基因已导入了小麦,并实现了整合表达。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分离植物单个染色体的方法。以黑麦(Secale cereale L.)为材料,以其标准染色体组型图为依据,识别出黑麦含抗病基因的1R染色体。经显微操作,将单条1R染色体放入Ep-pendorf管中。研究表明,用α-溴奈饱和液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可快速鉴别出黑麦1R染色体。采用去壁低渗制片技术,可明显地改善显微分离单染色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长鼻兼(PTKI)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及染色体进行了光学显微镜观察。PTK,细胞 具有两个核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基本上 保持扁平。核型简单,11条染色体中,有两条 染色体具有次溢痕结构。根据染色体大小,着 丝点位置,有无次Ira痕等特点排列了染色体组 型。  相似文献   
7.
氮分子激光对雄性小家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是六十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它具有能量高度集中、光色单一、方向性好等特点。激光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已有不少报道,并证明有一定的诱变作用。在遗传效应的研究方面,也先后在各种农作物上观察到激光照射后能提高染色体畸变频率。在医学临床上,利用激光治疗各种疾病,并进一步开展了激光对生物和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另  相似文献   
8.
通过玻璃针分离法从大豆 (GlycinemaxL .)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中显微分离出一条染色体 ,经Sau3A人工接头介导的两轮PCR后 ,将其第二轮扩增产物克隆到质粒载体上 ,构建了单染色体质粒文库。经分析 ,该微克隆文库包含约 2 0 0 0 0 0个重组子。随机挑选 1 78个重组子进行鉴定 ,证明该文库的插入片段主要介于 2 0 0~ 1 80 0bp之间 ,平均大小 830bp ;其中 ,中、高拷贝重复序列占 44% ,单、低拷贝序列占 56%。微分离染色体体外扩增产物的原位杂交分析表明它们来自于大豆基因组 ,然而却未能将其只标记在该条微分离的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