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浙江中部地区野榧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浙江中部地区被称为"野榧"的植物,并非指一种植物,而是三尖杉、南方红豆杉、粗榧和野生榧树等几种植物.同时介绍了它们的叶与果实的主要区别;指出这些重要野生植物资源应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2.
在四川北部九寨沟和黄龙保护区的云杉、松树和铁杉上发现异担子菌 ,并从 6号标本中分离到 73个单孢菌株。在每个标本中随机选取 2个菌株分别与欧洲的原始多年异担子菌、小孔异担子菌和冷杉异担子菌的单孢菌株进行融合性交配。试验表明 ,这 6号标本都是小孔异担子菌。四川的菌株与欧洲的原始多年异担子菌交配不融合 ,而与欧洲的小孔异担子菌完全融合 ,并在交配后的菌落中形成锁状联合 ,且在交配的菌落中不产生拮抗线。虽然四川的菌株与欧洲的冷杉异担子菌有较高的融合性 ,但这些交配大部分为单项交配 ,即只在四川一侧的菌落中产生锁状联合 ,而且在交配的菌落中多数产生拮抗线。研究样品全部采自天然林 ,小孔异担子菌在四川经营林分中的致病性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63.
报道生于四川省枯树枝上的长蠕孢属两个新种,假喙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spurirostrum和四川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sichuanense。假喙长蠕孢的分生孢子可产生假喙,这是首次报道长蠕孢属的一个新的特征。四川长蠕孢与黄檀长蠕孢H.dalbergiae较相似,但是黄檀长蠕孢的分生孢子大(长58-125靘,宽12-14靘),分生孢子梗细(宽10-12靘)。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64.
四川前胡属的花粉形态及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前胡属 Peucedanum L.7种植物的花粉形态 .研究结果表明 :该属花粉为三棱长球形 ;三孔沟 ,边孔 ;外壁两层 ,层次分明 .根据花粉形态可归为 :矩形型和赤道收缩形型二个类型 ,其演化趋势为矩形型→赤道收缩形型 .研究结果支持了关于前胡属在伞形科中是一个较自然和较进化的类群的观点 .本文从孢粉学角度还初步分析了该属的属下系统 ,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5.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前胡属Peucedanum L.7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该属花粉为三棱长球形;三孔沟,边孔;外壁两层,层次分明。根据花粉形态可归为:矩形型和赤道收缩形型二个类型,其演化趋势为矩形型→赤道收缩形型。研究结果支持了关于前胡属在伞形科中是一个较自然和较进化的类群的观点。本文从孢粉学角度还初步分析了该属的属下系统,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6.
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鱼类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在四川省旺苍县北部,为中山山区,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发育,自然景观优美多样,森林茂密,动物资源丰富,有较多的鱼类和水生生物,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动物栖息地。深入调查该地区的动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尤其对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67.
西藏特有种温泉蛇在四川理塘县发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少英  赵尔宓 《四川动物》2004,23(3):234-235
最近在四川西部理塘县海拔 370 0~ 4 15 0m高山沼泽草地采到 4号 (3雄 1雌 )过去仅知我国西藏高原才有分布的温泉蛇。其鳞被各部分及数量均与西藏分布的温泉蛇一致 ,但与西藏标本尾下鳞单双不定的唯一区别是四川标本均呈双行 ,这可能与所测量四川标本数量较少 (仅 4号 )有关。作者认为这一发现有利于证明青藏高原隆起的地质学问题 ,及其对高原上动物演化发展影响的观点 ,因为西藏高原本体及四川西部高原都属于青藏高原的范围 !  相似文献   
68.
四川几种攀蜥的行为和繁殖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 7~ 2 0 0 3年通过野外采集或室内饲养 ,对四川西部的几种攀蜥的栖息环境、活动规律、变色现象、摄食和繁殖等进行了观察。发现汶川攀蜥卵在孵化过程中有逐渐长大、增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69.
为评价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多样性,利用香农一威纳多样性指数和一种基于信息测度的GF指数。经计算,香农一威纳多样性指数表明:农田一耕地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四川短尾鼩、高山姬鼠、黄胸鼠和社鼠为主要的群落组成,其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性指数(J)分别是1.1374和0.8599;原始森林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川西白腹鼠和食虫类为主,其各多样性指数H=0.3307和J=0.3465;高山草甸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鼠兔类和姬鼠类为主,其H=0.3704和J=0.3881。为了得到补充和对照,参考了该区小型兽类已有的资料运用G-F指数评价其生物物种多样性,首先计算科间多样性(F)和属间多样性(G),然后,再利用F指数和G指数的比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GF指数值,说明保护区小型兽类种属间的多样性。该区小型兽类D-F指数为0.6977,即小型兽类种属间多样性较高,但和香农一威纳指数评定多样性有一定差异。保护区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包括人为干扰在内的一切干扰尚需排除。  相似文献   
70.
崖沙燕繁殖期雄鸟的鸣叫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3月~2004年4月在南充市郊的嘉陵江边记录了崖沙燕(Riparia riparia)繁殖期雄鸟的呜叫。声谱分析结果表明,崖沙燕繁殖期有8种呜叫(恫吓叫声、屈服叫声、求救叫声、警报叫声以及4种鸣唱声)。通过对其行为的实时观察,确定了每种呜叫的生物学意义。4种叫声是整个繁殖期的主要呜叫,而4种鸣唱声则主要出现在开春以后的集群求偶与筑巢期间。虽其鸣唱声仅有两种类型的短音节,但通过组合可形成含有多达4个或6个音节的鸣唱声。鸣唱声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184、1030、1274、1232ms。鸣唱声中的间歇时间分别占持续时间的47%、39%、50%、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