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8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26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口咽部念珠菌定植状况及菌种分布特点,为有效预防念珠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解放军第44医院收治的894例住院患者口咽部念珠菌定植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94例住院患者口咽部标本共培养出念珠菌121株,念珠菌定植率为13.5%,老年患者的定植率高于非老年患者。念珠菌定植以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最大,占74.5%。年龄≥80岁、肺部基础疾病的存在及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口咽部念珠菌定植率高于普通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口咽部念珠菌定植率较高,菌种分布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念珠菌定植与患者年龄、肺部基础疾病的存在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结核菌感染者日益增多,给人群造成极大威胁.准确、及时的实验室检查能保证感染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对消除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起到关键的作用.传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限,以T细胞为基础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受到国内外检验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就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优势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分离自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的菌株,分析病原菌种类并测试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结果在215株细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155株(72. 1% )为主。分离前5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48.4% )、肠球菌属(10. 7% )、肺炎克雷伯菌(7.4% )、链球菌属(6. 0% )、假丝酵母属(6. 0%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共63株产ESBL,占52. 5%。产ESBL菌株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等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10%,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则超过70%。不产ESBL的菌株除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超过30%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肠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分别对呋喃妥因和青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23和0/2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引起社区获得性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由于不同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用药之前进行尿培养是避免因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造成感染慢性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肺外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试剂盒对疑诊或待排结核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对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7%、84.3%。肺外结核组与肺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92.0%和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数据显著高于结核菌素试验的31.4%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是诊断肺外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建立了具有周期免疫响应的乙肝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证明了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当R0<1时,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病毒最终被清除.当R0>1时,患者持续带毒,并且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出现周期性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996.
探讨霉菌、幽门螺杆菌(Hp)单菌种感染和霉菌、Hp(双菌种)同时感染在胃癌及胃溃疡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发病情况及意义。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PAS、Giemsa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PCR方法,对22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1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16例胃溃疡、121例胃癌纤维胃镜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未检出双菌种感染。胃溃疡双菌种感染11例,检出率9.5%;胃癌双菌种感染21例,检出率17.4%。双菌种感染在胃癌及胃溃疡中的发现,表明双菌种感染可能是导致胃溃疡、胃癌发生的又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97.
为更快、更好地传播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和成果,提高本刊刊登的论文质量,提升作者论文的撰写水平,《微生物与感染》编委会决定每年举行优秀论文年度评选活动。从本刊当年刊登的文章中选取优秀论文予以表彰,设一等奖(奖金 3 000 元)、二等奖(奖金 1 000 元),所有奖金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一健康基金”提供。获奖者除获得奖金之外,还将获取相应的荣誉证书和本刊次年全年杂志。敬请广大作者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998.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疾病,可导致听力下降、鼓膜充血、鼓膜穿孔、耳鸣、耳痛及流脓等。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微生物进入中耳引起感染,使中耳黏膜发生化脓性病变,且不同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不同。本文从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和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维生素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61例与对照组(未发生肺部感染)99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维生素D水平、血糖相关指标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维生素D与血糖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糖尿病病程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以及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25(OH)D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CD3~+、CD4~+以及CD4~+/CD8~+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维生素D水平下降,通过检测维生素D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免疫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并分析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1100例接受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临床标本并分离大肠埃希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00例精神病患者中共有51例患者检出大肠埃希菌感染,感染率为4.64%(51/1100),共分离出87株大肠埃希菌。各类标本来源分布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尿液42.53%(37/87)、痰及呼吸道分泌物36.63%(31/87),粪便14.94%(13/87),伤口引流液4.60%(4/87),血液2.30%(2/87);科室分布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老年科66.67%(58/87),精神科25.29%(22/87),心理科8.05%(7/87)。大肠埃希菌主要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3.25%、80.03%、77.30%、72.51%,对亚胺培南不耐药,耐药率为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长期使用抗精神药物、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和频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均与住院精神病患者大肠埃希菌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住院时间≥45 d、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频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临床抗感染治疗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减少耐药菌株的扩散,降低大肠埃希菌感染。此外,年龄≥55岁、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和频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45d均是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