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疾病,可导致听力下降、鼓膜充血、鼓膜穿孔、耳鸣、耳痛及流脓等。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微生物进入中耳引起感染,使中耳黏膜发生化脓性病变,且不同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不同。本文从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和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分析摩根摩根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临床分离的80株摩根摩根菌的来源与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痰液标本与其他类型标本分离到的摩根摩根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多种临床标本均可分离到摩根摩根菌,以痰液标本居多,占58.75%;科室分布以ICU为主,占41.25%,其次为急诊内科,占31.25%。20种抗菌药物中,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为丁胺卡那霉素(98.75%)、头孢吡肟(91.25%)、氨曲南(87.50%)、亚胺培南(86.25%);痰液标本与其他标本分离到的摩根摩根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9种抗菌药物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标本分离到的摩根摩根菌对此9种药物的敏感性要显著高于痰液标本分离到的摩根摩根菌。结论 对摩根摩根菌引起的感染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早期治疗,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不同部位的摩根摩根菌感染应选用不同种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李瑟组镰刀菌Fusarium section Liseola隶属于半知菌亚门,不仅分布范围广,而且能在多种重要作物上引致病害(Leslie, 1991),著名的有水稻恶苗病,棉花红腐病,玉米穗腐病等。其有性阶段为Gibberella fujikuroi (sawada) Ito & Kimura,该病菌至少含有7个在遗传上完全不同的交配群,分别以A、B、C、D、E、F、G命名(章初龙等, 1998)。不同交配群具有定殖于特定寄主的倾向(Elmer, 1995)。章初龙等(1998)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李瑟组镰刀菌至少存在A、D、E、F四个交配群,并首次在我国发现F+菌株。本研究旨在了解江苏省李瑟组镰刀菌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gyrA 、parC基因的改变与纹带棒状杆菌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试纹带棒状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的敏感性.PCR扩增检测gyrA和parC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相关片段并测序,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及BlastX分析并观察氨基酸突变位点,用NcoI酶进行PCR-RFLP.结果 37株纹带棒状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94.6%,30株菌发生双突变(87位Ser突变为phe,91位Asp突变为Ala),5株菌单点突变(87位Ser突变为phe).PCR-RFLP经NcoI酶切后显示,敏感株和耐药株均产生3个条带.结论 纹带棒状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纹带棒状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gyrA突变引起的,尤以双突变占优势.纹带棒状杆菌不携带parC基因,不编码拓扑异构酶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健康老年人肠道菌群,探讨本地区健康老年人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取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血平板、SS平板、麦康凯平板进行细菌培养,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质谱仪鉴定细菌到种,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耐药表型,PCR扩增测序再与GenBank上比对其耐药基因。结果在175例研究对象中,有59. 4%(104/175)的健康老年人肠道中只有一种肠杆菌科细菌;细菌种类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88.0%。大肠埃希菌对IPM、CTX、AMC.F0X和CIP的耐药率分别为0% ,27.9%、4. 5% ,1.3%和37. 0% ;肺炎克雷伯菌对IPM、CTX、AMC、FOX和CIP的耐药率分别为1.9%、5.8%、1.9%、1.9%和3.8%;两者相比较,大肠埃希菌对CTX、CIP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P〈0. 05)。ESBLs总携带率为17. 4%,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携带率(24.0%)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5.8%) (P 〈0.05);产ESBLs菌株的基因型,均为CTX-M型酶,其中以CTX-M-14最多,占57. 8%。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老年人肠道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机制。健康老年人肠道中肠杆菌科细菌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比浙江省内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统计结果低,这主要是和其ESBLs携带率较低相关;但同时也已有泛耐药细菌的出现,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分布及细菌耐药状况,并与非ICU相比较,观察二者的区别,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用GPI、GNI、ANC、YST鉴定卡、AST—GN13、AST—GP67药敏卡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0)制定的指导原则,判断细菌的耐药率。结果共计分离到2341株细菌,其中ICU有505株占21.6%,非ICU有1836株占78.4%。在ICU分离到的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3.2%(117/505);非发酵菌占47.3%(239/505)。在非ICU中,革兰阳性菌占34.4%(632/1836);非发酵菌20.2%(371/1836)。ICU前3位细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非ICU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ICU和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胺培南对ICU铜绿假单胞中的MIC50是非ICU的8倍,MIC。值相当。ICU与非ICU分离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非ICU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部敏感。结论ICU患者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又以非发酵菌占大多数。非ICU患者分离的革兰阳性菌比例明显要比ICU高。在主要的致病菌中,ICU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hromID ESBL选择性显色平板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筛选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分离的371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ESBLs的检测,用ChromID ESBL选择性显色平板做筛选试验,同时用纸片确证法做确证试验,采用Kappa检验对两者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371株肠杆菌科细菌ESBLs检测的总Kappa值为0.761。ChromID ESBL选择性显色平板法的总灵敏度为95.2%,总特异度为83.5%。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统计,其Kappa值分别为0.832、0.514、0.778;ChromID ESBL选择性显色平板法对其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5.7%、91.3%、100.0%,特异度分别87.6%、72.9%、90.9%。另外有6株大肠埃希菌在该显色平板上显非特征色。结论 ChromID ESBL选择性显色平板对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筛选效果与纸片确证法总体的一致性较好,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可应用于临床。但该显色平板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筛选效果与纸片确证法一致性一般,其特异度也较低;对大肠埃希菌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对于该显色平板上生长的绿色和白色菌落需要作进一步鉴定确认。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评价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棒状杆菌属细菌的准确率及可靠性。方法 分别选用VITEK-2 Compact系统、API CORY系统、Vitek-32系统鉴定37株纹带棒状杆菌,5株无枝菌酸棒状杆菌,两种方法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同时以“API CORY系统”为金标准,计算VITEK-2 Compact仪器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 经卡方检验,VITEK-2 Compact系统在鉴定纹带棒状杆菌方面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100%,kappa值为1.0;VITEK-2 Compact系统在鉴定无枝菌酸棒状杆菌方面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API鉴定为纹带棒状杆菌的37株菌,VITEK-32均错误的鉴定为干燥棒状杆菌,5株无枝菌酸棒状杆菌在Vitek-32鉴定系统中,生长不良。结论 VITEK-2 compact在鉴定纹带棒状杆菌方面较准确可靠,但在鉴定其他棒状杆菌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Vitek-32系统不能准确的鉴定棒状杆菌属细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IFN-γ、IL—10、IL-2表达特点,探讨IFN-γ、IL—10、IL-2在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中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用ICR品系雌性小鼠(8-10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组30只。每组又随机分为2、4、8d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含动物10只。实验组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FN-γ、IL—10、IL-2水平。结果实验组IFN-γ、IL-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0变化不明显。IFN-γ、IL-2组内比较显示,4d〉8d〉2d。结论IFN-γ、IL-2在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