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究葛根芩连汤在模拟胃肠液中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在模拟胃肠液中分别加入消化液10%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产气杆菌、黑曲霉、米曲霉、青霉和汉逊德巴利酵母,然后加入生药浓度为1 g/mL的葛根芩连汤水煎液,37℃恒温培养。分别在0、1、2和4 h吸取1 mL培养液做稀释平板计数。结果体外模拟肠液中,葛根芩连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产气杆菌、黑曲霉、米曲霉和青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的生长则为先促进后抑制,并且在2 h时对黑曲霉、米曲霉、青霉和汉逊德巴利酵母的抑制效果最显著;在模拟胃液中,葛根芩连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黑曲霉、青霉和汉逊德巴利酵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产气杆菌无明显影响。结论葛根芩连汤在模拟胃肠液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黑曲霉、米曲霉、青霉和汉逊德巴利酵母等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模拟肠液中对产气杆菌抑制作用明显,而在模拟胃液中对其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及支原体感染和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妇科门诊就诊的1 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阴道分泌物并检测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结果 1 200例患者中患滴虫性阴道炎者13例(1.08%),霉菌性阴道炎139例(11.58%),细菌性阴道病97例(8.08%)。阴道清洁度Ⅲ~Ⅳ度的患者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清洁度Ⅰ~Ⅱ度的患者(均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5岁的患者解脲支原体(Un)感染率最高(58.10%),35~44岁患者人型支原体(Mh)感染率最高(5.09%),25岁患者Un合并Mh感染率最高(21.91%)。支原体总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为美满霉素(95.86%)、强力霉素(95.15%)和交沙霉素(97.05%),敏感率较低的为甲砜霉素(19.15%),克林霉素(14.66%)和司帕沙星(27.77%)。结论阴道清洁度与阴道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支原体的检测及药敏试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虽然,美国已有关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检测和治疗的指南,但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H.pylori检测的建议通常没有得到遵循。来自美国不同地区研究成人和儿童H.pylori感染处理的11名专家参加了"休斯敦共识会议",并在会议中讨论诊断H.pylori感染的关键因素:确定目标人群进行H.pylori检测;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对检测和治疗的影响;确认H.pylori感染和确认根除治疗结果的合适方法。专家被分为多组,采用改良的Delphi小组讨论法来评定需行H.pylori检测的目标人群,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和治疗方法、根除治疗后的结果确认及相关检测方法。证据质量和建议强度均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评估。各工作小组的结果将提交给所有小组成员进行最后的共识表决。在专家共识会议之后,这些结论将提交给一个独立的胃肠病学专家小组进行验证,并对会议中提出的29项声明进行认同程度评估。最后的建议是基于现有最佳证据提出,并提供带参考文献的共识声明,以便在全美各地的医疗保健体系中实施。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情况,评估(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联合真菌培养在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同步分析G试验检测结果。结果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所检出的90株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最为敏感,敏感率为100.00%;对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8.89%、90.00%、87.78%和77.78%。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56.25%、50.00%和43.75%,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敏感率仅为58.33%。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患者、局部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6、P0.001;t=1.988、P=0.049)。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水平高于局部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8,P0.001)。90例患者中有54例进行了G试验,其中13例患者G试验先于血培养出现阳性结果。G试验阴性患者(54例中有17例G试验为阴性)中有8例第1次送检G试验晚于血培养报阳时间。结论 G试验可作为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的诊断参考依据,血清(1,3)-β-D-葡聚糖水平与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G试验联合真菌培养在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  相似文献   
95.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的方式,以延胡索叶总生物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总生物碱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重点考察了微波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缓冲液pH值等因素对延胡索叶总生物碱得率的影响。各因素对延胡索叶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缓冲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其最佳的提取方法为:提取缓冲液pH值为1. 0,料液比1∶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叶总生物碱含量为25. 910 mg/g。利用微波辅助提取延胡索叶中总生物碱,不仅耗时短,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稳定,为延胡索叶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6.
单细胞拉曼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细胞拉曼技术是基于拉曼光谱分析原理实现非培养、无标签、快速、高效、低成本揭示物质本质的新方法。近年来,单细胞拉曼技术也开始在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崭露头角。本文结合单细胞拉曼技术基本原理这一理论基础,阐述该技术在病原微生物鉴定、药物敏感性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及最新技术方向,并探讨其在临床实验室应用的可行性,为未来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7.
【背景】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是人和动物肠道正常菌群之一,也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近年来,粪肠球菌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目的】探明引起某养鸡场雏鸡发病死亡的病原及其致病性和有效治疗药物。【方法】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开展病原菌分离、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致病性试验、耐药分析和对患病鸡群的药物治疗。【结果】患病鸡有昏睡、瘫痪或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肝、脾肿大,肝脏发黄、少量出血点、质脆易碎,肠道粘膜增厚、出血,脑轻微水肿;从肝脏组织分离得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球菌,经纯化培养后命名为CJ517;依据该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粪肠球菌;致病性试验显示CJ517菌株能致死小鼠,致死率为66.67%;该菌对头孢噻肟、磷霉素、丁胺卡那等药物敏感,对多西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耐药;经用敏感药物和提高免疫力结合治疗后,鸡群病情得到控制。【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动物粪肠球菌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为分离获得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烈性噬菌体, 鉴定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为克氏原螯虾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以患病克氏原螯虾分离到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为宿主菌, 从湖泊水体中分离到多株噬菌体, 对其中一株烈性噬菌体Ph-0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包括噬菌斑形态的观察, 最佳感染复数的测定, 一步生长曲线的绘制, 热稳定性的测定等。结果显示, 噬菌体Ph-0的噬菌斑呈圆形, 边缘可见1 mm左右的半透明晕环; 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1 MOI; 一步生长曲线表明其潜伏期约20min, 裂解期持续约70min, 90min后为平台期; 噬菌体在0—40℃下活性无明显变化, 但是当温度高于50℃活性开始下降; 在pH 3—11的环境中活性良好, 具有耐酸耐碱的性质; 此外对紫外和氯仿极其敏感, 在处理数分钟后滴度下降明显。噬菌体治疗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克氏原螯虾试验结果表明, 分别采用注射和浸泡两种方法进行治疗, 保护率可分别达到66%和20%,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在使用噬菌体治疗之后, 克氏原螯虾的鳃、心脏和肝胰腺均得到不同效果的治疗, 总体效果良好。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Ph-0是一株裂解性较强, 裂解周期短的烈性噬菌体, 对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克氏原螯虾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研究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个体化精准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3月后(简称强化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整体功能的改善。方法: 选取2014年至2016年由我们团队强化管控的长期心脑血管代谢慢病为主的患者2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CPET,根据CPET及连续功能学检测结果制定以个体化适度运动强度为核心的整体管理方案,强化管控3月后再行CPET,个体化分析每例患者强化管控前后CPET指标的变化、计算差值和百分差值。结果: 本研究心脑血管代谢性慢病为主的患者20例(18男2女),年龄(55.75±10.80,26~73)岁,身高(172.20±8.63,153~190)cm,体重(76.35±15.63,53~105)kg,所有患者CPET和强化管控期间均无任何危险事件发生。①强化管控后患者静态肺功能指标及静息收缩压、心率收缩压乘积和空腹血糖等均显著改善(P<0.05)。②强化管控前峰值摄氧量为(55.60±15.69,34.37~77.45)%pred和无氧阈为(60.11±12.26,43.29~80.63)%pred;强化管控后峰值耗氧量为(71.85±21.04,42.40~102.00)%pred和无氧阈为(74.95±17.03,51.90~99.47)%pred;管控后较管控前峰值摄氧量和无氧阈显著提高分别达(29.09±7.38,17.78~41.80)%和(25.16±18.38,1.77~81.86)%(P均<0.01);其他核心指标峰值氧脉搏、峰值负荷功率、摄氧通气效率平台和递增功率运动持续时间均显著升高(P均<0.01),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最低值及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斜率也显著好转(P<0.01)。③个体化分析而言,强化管控后15例上述8项CPET核心指标全部改善,另5例7项指标改善;全部病例峰值摄氧量(%pred)提高>15%以上,16例>20%,13例>25%,10例>30%。结论: CPET能安全客观定量地评估人体整体功能状态和治疗效果、指导制定个体化精准运动强度。个体化精准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三个月能安全有效逆转长期心脑血管代谢等慢病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和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肥厚型心肌病(HCM),以心肌肥厚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猝死率高。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胸痛等。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整体整合生理和医学(HIPM)理论指导下是唯一评估人体整体功能状态检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心肺运动中核心数据变化值得进一步探讨。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在阜外医院就诊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CPET受试者2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19例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心组)和无诊断疾病健康人25例(正常组),观察两组CPET核心指标的异同。结果: ①肥厚心组男163女56例,正常组11男14女;肥厚心组年龄(46.7±12.8,16.0~71.0)岁;正常组年龄(43.7±10.4,26.0~61.0)岁。②肥厚心组CPET核心指标的峰值摄氧量(Peak VO2)为(65.2±13.8,22.8~103.4)%pred;无氧阈(AT)为(66.4±13.0,33.7~103.5)%pred;峰值氧脉搏(Peak O2 pulse)为(84.3±19.0,90.9~126.0)%pred;摄氧效率平台(OUEP)为(99.2±13.4,69.1~155.5)%pred;分钟通气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值最小值(Lowest VE/VCO2)为(108.0±13.2,70.4~154.0)%pred;分钟通气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值斜率(VE/VCO2 Slope)为(108.5±17.9,66.9~164.9)%pred, 肥厚心组较正常组在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摄氧效率平台等百分预计值(%pred)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而Lowest VE/VCO2和VE/VCO2 Slope(%pred)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个体而言,部分患者就诊时整体功能状态尚在正常范围内。③CPET中Peak VO2与其他核心指标AT、OUEP、Peak O2 pulse、峰值收缩压呈正相关;与Lowest VE/VCO2 和VE/VCO2 Slope呈负相关。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能安全完成CPET,CPET指标具有特异性,不仅可用于整体功能评测、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危险分层、疗效评估和精准预后预测,并可用于整体论指导下的个体化整体方案慢病有效管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