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研究了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C3-4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产生条件和部分特性。当C3-41菌株处于孢子囊中期时为产SOD酶高峰期,在30℃下的平板培养物及培养基起始pH为中性(pH7.0)时产生的SOD酶比活最高,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提纯了SOD酶。此酶属Mn-SOD,在25~35℃和pH5~9范围内较稳定,但在55℃下10min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82.
本文报道了球形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森田芽孢杆菌三种昆虫病原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电泳图型及其同源性。实验证明B.S和B.tSOD分别具有Ef25~30、56.8和52.9特征酶带,B.mSOD也具有与B.T相同的特征酶带;免疫琼脂双扩散实验证明B.sSOD与B.T和B.mSOD无同源性,B.tSOD抗血清与B.sSOD抗原无沉淀反应,但与B.mSOD抗原产生沉淀反应,证明B.S与B.t和B.M的亲缘关系远,B.T和B.M的亲缘关系近。  相似文献   
83.
黑鹳人工孵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鹳人工孵化研究THESTUDIESOFARTIFICIALINCUBATIONFORBLACKSTORK关键词黑鹳,人工孵化,卵失重率KeywordsBlackStork,Artificialincubation,Eggweightlosrate中...  相似文献   
84.
四种石斛兰种胚发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石斛、尖刀唇石斛、短棒石斛、兜唇石斛种子为材料,进行种胚非共生萌发研究,并对其种子形态和胚的发育进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处于球形胚阶段的石斛兰种子,种胚吸胀后突破种皮,发育至吸收毛和芽生长点出现后,种胚形成原球体;种子萌芽后胚尚未成熟,只进入心形胚阶段。呈纺锤形种子的种皮两端形状不同,一端存在结点,呈弯曲状的尖形,另一端种皮呈收拢的圆口形。4种石斛兰种子,玫瑰石斛种子最长,为两端狭长的纺锤形;兜唇石斛种子最短,呈两端稍细的纺锤形。玫瑰石斛、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种子胚培养需要5~10 d萌发;兜唇石斛种子和胚皆偏小,萌发需要30 d。石斛兰种胚和种皮吸水膨胀后,种胚向种皮的一端移动、脱出或种胚撕裂种皮中央后突破而出,形成裸胚。玫瑰石斛种子撕裂种皮后主要从种皮中央突破;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兜唇石斛部分种胚从种皮一端脱出,部分种胚则从中央撑破种皮脱出。充分膨胀、变绿后萌芽的裸胚,存在极性,顶部芽生长点萌动,下部出现成群散射状吸收毛。  相似文献   
85.
采用常规的生物测定方法确定了纯化的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的缺失信号肽的97kDa营养期杀蚊毒素(Mosquitocidal toxin 1,Mtx1)蛋白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27.3kDa的Cyt1Aa晶体蛋白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Mtx1和Cyt1Aa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对致倦库蚊的毒力比单独毒素蛋白高,经统计分析表明两毒素蛋白对目标蚊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LC98处理浓度下,Mtx1和Cyt1Aa按3∶1混合的混合物LT50值比单独Mtx1的提前了6.36h。表明Cyt1Aa和Mtx1对致倦库蚊具有协同毒杀作用,提高对目标蚊虫的毒力、缩短半致死时间。该结果为深入研究Mtx1和Cyt1Aa的杀蚊作用方式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6.
水热环境对白条草蜥孵化卵和孵出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义莲  许雪峰 《动物学报》2007,53(6):966-973
用4×2(温度×湿度)八种水热环境孵化安徽滁州琅琊山白条草蜥(Takydromus wolteri)卵,观测孵化卵重量变化、胚胎利用卵内物质和能量以及孵出幼体的特征。卵从孵化环境中吸水导致重量增加,卵重量的增加与入孵卵重量、孵化温度和基质湿度有关。两种孵化基质湿度对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孵出幼体性比和大小都无显著影响。孵化期随恒定孵化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7℃、30℃和33℃孵化期分别为32.5、24.9和23.0d,波动温度孵化期为31.1d。33℃孵化成功率最低(42.8%)。温度对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的性别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胚胎对卵内物质的动用、幼体的大小和重量。33℃不适宜孵化白条草蜥卵,该温度下孵出的幼体躯干小,剩余卵黄多,运动能力差。27℃和波动温度中孵出幼体躯干发育良好,各项被测定的特征指标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87.
林炽贤  杜宇  邱清波  计翔 《动物学报》2007,53(3):437-445
作者用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为模型动物,检验产卵于温暖且热稳定巢内的蜥蜴应有相对较高但较窄的孵化温度的假设。卵在三个恒定温度(27、30和33℃)、一个波动温度处理下孵化。温度的平均值而非方差影响孵化期,27、30和33℃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101.1、69.6和55.3d。幼体性别不受孵化温度影响。不同处理孵出的幼体仅有稍许形态差异,但运动表现差异显著。27℃孵出幼体在跑道上的表现比其它处理孵出幼体差。卵能在27℃和33℃下孵化,但这两个孵化温度并不适宜。蜡皮蜥适宜的孵化温度范围可能处于最频繁的巢温变化范围(28℃-32℃)内。与其它在低温生境或温暖生境但产卵于浅巢的有鳞类爬行动物相比较,蜡皮蜥有相对较高但较窄适宜的卵孵化温度。因此,作者的数据支持上述假设。  相似文献   
88.
Cdc42和球形肌动蛋白在卵母细胞胞质分裂中的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活性Cdc42与球形肌动蛋白(G-actin)在爪蟾卵母细胞胞质分裂中的定位关系。分别用GFP-wGBDmRNA与罗丹明-594-微管蛋白、Alexa-488-球形肌动蛋白与罗丹明-594-微管蛋白、GFP-wGBDmRNA与Alexa-594-球形肌动蛋白共同显微注射爪蟾卵母细胞。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时间延迟摄影方法,分别观察活体卵母细胞中活性Cdc42、球形肌动蛋白在胞质分裂过程中的定位,以及活性Cdc42与球形肌动蛋白在胞质分裂中的定位关系。在卵母细胞胞质分裂中,活性Cdc42与球形肌动蛋白存在空间上共定位现象,并且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结果提示活性Cdc42和球形肌动蛋白在卵母细胞胞质分裂过程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9.
为了分离鉴定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孢子发育阶段虫体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和孢子化卵囊为驱动组、子孢子为实验组,或未孢子化卵囊为驱动组、孢子化卵囊为实验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2个子孢子cDNA消减文库和1个孢子化卵囊cDNA消减文库。随机从3个cDNA消减文库中分别挑取50个克隆,经PCR鉴定2个子孢子cDNA消减文库的重组率都为96%,孢子化卵囊cDNA消减文库的重组率为98%。从每个文库中随机挑取50个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孢子化卵囊cDNA消减文库中获得了13个单一有效序列,其中8个EST与已知蛋白同源性很高;从2个子孢子cDNA消减文库中共获得了40个单一有效序列,其中9个EST与已知蛋白同源,其余可能为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新基因。这些结果为分离柔嫩艾美耳球虫新功能基因和进一步探索防治球虫病的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稻、麦秸秆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洁生  杨维东  高洁  李诗盈 《生态学报》2007,27(11):4498-4505
考查了秸秆及其浸出液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影响,分析了秸秆附着微生物及秸秆物理吸附作用对秸秆抑藻活性的影响,观察了稻杆浸出液对藻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量的物理破碎稻杆、麦杆及其浸出液均可有效抑制棕囊藻的生长,灭菌与未灭菌秸杆之间抑藻效果相差不大。不同条件处理的秸杆浸出液总酚含量与抑藻作用间均存在很大差异,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秸秆处理组细胞膜破裂、细胞塌陷,结构不完整,细胞粗糙度明显增加。这些结果提示微生物和物理吸附对秸杆抑藻作用的贡献很小,秸秆中存在的或降解产生的抑藻活性成分是秸秆抑藻的主要原因;除了酚酸类物质外,秸杆中可能存在其他可以显著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秸秆通过破坏藻细胞的膜结构,导致藻细胞出现空洞,细胞内容物流出,从而抑制或杀灭藻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