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生物的一生中,脂肪总量以及脂肪组织分布变化很大。在老龄阶段,脂肪组织从皮下转移到腹部内脏、骨髓、肌肉、肝脏和其他的异位位点,引发脂肪功能障碍。脂肪的异位沉积增加了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危险。随着年龄的增加,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下降,致使机体持续处于游离脂肪酸过多所产生的脂毒性状态。前体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以部位依赖的方式影响着年龄相关的脂肪组织炎症。脂肪组织炎症进一步导致老年人脂肪生成减少,脂毒性增加,细胞应激通路激活,这加剧了前体脂肪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系统功能障碍。该文就老龄化引起的脂肪组织重新分布和代谢功能障碍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2.
Diabetes and many other metabolism syndrom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besity.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mechan ism of fat depositio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are focusing on the functions of miRNAs during adipocytes de velopment. Previous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miR15a/b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ultipl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however, their functions during adipogenesis remain un clear. To reveal this, we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miR15a/b during adipogenesis in porcine preadipocyte, and found that their expression levels increas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adipoeyte differentiation and dropped after day 4. Moreover, overexpression of miR15a/b in porcine pre adipocytes promoted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and lipid accumulation. Target genes of miR15a/b were predicted and examined, which revealed that Forkhead box protein O1 (FoxO1) is the target gene of miR15a/b. The inhibition of FoxO1 expression level caused by miR15a/b over express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adipogenesis. Thus, we conclude that miR15a/b promote adipogenesis in porcine preadipocyte via repressing FoxO1.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分离提取、体外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能力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取新生儿脐带经组织培养法提取后分离培养于αMEM完全培养基中,经大量纯化与扩增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与细微结构;流式技术检测其细胞周期及表面标志;以含有成脂诱导剂的αMEM培养基对P3的hUC-MSCs进行培养,诱导其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对其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检测。应用油红"O"染色对其进行定性鉴定;应用实时定量RT-PCR对LPL、Leptin的基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过组织培养法后,细胞呈贴壁生长,细胞呈梭性或旋涡状,形态不规则,多数有凸起,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第7代以前的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活性;流式技术检测发现此类细胞高表达CD44、CD73和CD105等细胞表面标记,而几乎不表达CD34、CD45、CD31和HLA-DR。培养至第3代的细胞约72.724%的细胞处G1期、S期的细胞仅占18.069%,第7代时G1期细胞约为83.875%、S期为9.606%左右;经成脂诱导剂诱导分化后,细胞经油红"O"染色,分化为脂肪细胞的细胞着色并呈红色,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该部分细胞表达脂肪细胞的标志性基因LPL和Leptin。结论:P7以前的hUC-MSCs具有较强的生长分化能力,可以向脂肪细胞进行分化并表达一定量的特定标志性基因。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探究将小鼠白色脂肪来源的SVF细胞诱导为米色脂肪细胞的方法,为米色脂肪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脂肪组织来源的SVF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分别用鸡尾酒法和米色脂肪诱导法处理细胞,在诱导的第0、2、4、6、8、10天收取细胞样品进行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油红O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培养皿中的脂质生成情况,并对针对脂滴大小定量。结果:实验分离的SVF细胞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逐渐呈长梭形,在+接种120 h后有呈螺旋式生长的趋势。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两种诱导方法皆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 α,C/EBPα)基因表达升高(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在两种方法的诱导下,脂质生成水平无差异,但与鸡尾酒法相比,米色脂肪诱导法的脂肪细胞脂滴面积明显减少(P<0.05),并且小体积脂滴所占百分比较高。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与鸡尾酒法相比,米色脂肪诱导法使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和含PR结构域蛋白16(PRD1-BF1-RIZ1 homologous domain containing 16,PRDM16)基因表达升高(P<0.05)。结论:与鸡尾酒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成功诱导SVF细胞向米色脂肪细胞分化,脂滴具备米色脂肪特征,并表达米色脂肪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86.
慢性高剂量胰岛素刺激猪脂肪细胞脂肪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慢性高剂量胰岛素对猪脂肪细胞脂肪分解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分化的猪脂肪细胞在PKA(Protein kinase A)或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lated kinase)抑制剂预处理或不处理的情况下, 再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200、400、800、1600 nmol/L)处理不同时间(24、48、72、96 h), 通过测定甘油释放量检测脂肪细胞的脂解率;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erilipin A和PPARg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慢性高剂量胰岛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刺激猪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 并削弱脂肪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刺激的脂解应答; 同时显著下调perilipin A和PPARg2的mRNA及蛋白表达; 另外, PKA和ERK抑制剂均显著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脂肪分解, 但仅ERK抑制剂显著逆转perilipin A基因表达的下调。由此推测, 慢性高剂量胰岛素通过ERK通路抑制perilipin A的表达, 进而刺激猪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  相似文献   
87.
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成脂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cell,AMSCs)是一类来源于脂肪组织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脂肪组织具有取材方便和干细胞含量高的优势,有望在研究与应用领域成为骨髓干细胞的替代物。猪是一种比啮齿类更接近人类的模式动物,具有较强的脂肪沉积能力。本研究探讨了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和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脂肪微管基质成分,传代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取第3-7代AMSCs,采用不同方法诱导A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诱导后的细胞内有高折光性的小脂滴出现,油红O染色成阳性,不同诱导方法诱导率不同。被诱导细胞用RT-PCR可检测到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LPL和PPARγ的表达。结果表明可以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AMSCs,经传代后可提高其纯度。CD44、CD105表达呈阳性,CD14、CD34、S-100、HLA-DR呈阴性,在合适的诱导条件下,可向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8.
与实验动物鼠相比,猪的生物学特性与人更为接近[1],肥胖程度更高,因而猪前体脂肪细胞更适合用来研究肥胖及其相关疾病,但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生长周期较长,且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同一批次的细胞很难长期保存,而猪作为实验动物的价格又相对昂贵,如果采取适当的方法将猪前体脂肪细胞在超低温条件下保存,使其生命活动固定在某一阶段而不衰老死亡[2],既可节省实验经费,又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与连续性。因而建立一种较为理想的猪前体脂肪细胞冻存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冷冻保存猪前体脂肪细胞的报道。本实验以猪前体脂肪细胞为…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重组蛋白转导域-神经肽Y融合蛋白对体外培养大鼠脂肪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剪切消化法分离大鼠前脂肪细胞,培养液中添加重组PTD-NPY融合蛋白,检测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和甘油磷酸脱氢酶(GPDH)活性。结果重组PTD-NPY融合蛋白处理大鼠前脂肪细胞72 h,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和GPDH活性升高;重组PTD-NPY融合蛋白处理成熟脂肪细胞48h后,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内脂肪滴数量增加并融合成较大的脂滴,甘油三酯含量和GPDH活性均显著升高。结论重组PTD-NPY融合蛋白明显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促进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与沉积。为重组PTD-NPY融合蛋白在动物生产及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体内存在瘦素抵抗是大多数肥胖者的共同特征,但如何缓解瘦素抵抗目前还无有效方法.通过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对大鼠脂肪细胞中瘦素信号转导通路的负反馈抑制因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基因进行敲减,观察其对大鼠重组瘦素作用的反应.研究发现,阴性对照慢病毒和SOCS-3shRNA慢病毒对成熟脂肪细胞的感染率约为80%.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SOCS-3 shRNA慢病毒通过在成熟脂肪细胞内表达shRNA而造成SOCS-3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敲减,有效率分别为72%和57%;经50nmol/L瘦素处理6h后,感染阴性对照病毒的脂肪细胞SOCS-3mRNA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而感染SOCS-3 shRNA慢病毒的脂肪细胞SOCS-3mRNA表达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表明,利用SOCS-3shRNA慢病毒去敲减脂肪细胞中SOCS-3的表达可能对于解除肥胖者外周瘦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