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2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08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临床实践证明双层滑动型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是疗效较好的内固定方法。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对24具湿润新鲜尸体股骨进行力学试验。测定了骨折固定部位的应力、应变、位移的分布,证明了这种固定方法是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从载荷、应力、位移等一系列曲线表明它的松动、移位,钉板断裂很少发生,它能促进新骨生长和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2.
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is a new pathogenic microspordia isolated from the silkworm larvae.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method,we amplified a fragment of the core sequence of the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 SSUr-RNA) of Endoreticulatus bombycis.The SSUrRNA fragment was inserted into pMD18-T Vector and then cloned.It had a length of 1230 nucleotides and a percentage GC content of 51.3%.The accession number in Genbank is gill 181769|AY009115.The secondary structure model of the SSUrRNA of 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was constructed both on the bases of the sequence alignment and RNAFOLD program of the PC-GENE package.The secondary structure model revealed that 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lacked many cukaryotic hclices.such as heli10,helix 11.helix 18,helix 43 and helix 46,but it has V4 region and has more of prokaryotic character.Analyzed by Blast,Endoreticulatus bombycis.Endoreticulatus schubergi and pleistophora sp.(Sd-Nu-IW8201) have a high similarity,over 98%,Phylogeny tree of Endoreticulatus and Pleistophora species showed that Endoreticulatus and Pleistophora sp.(Sd0Nu-IW8201) was in a group and the other Pleistophora species were in another group[Acta Zoologica Sinica 49(3):414-420,2001].  相似文献   
93.
利用AP-PCR和RAPD技术对三个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其结果与用草菇菌株V34基因文库中的中等重复序列为探针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对编码核糖体5.8SrRNA的DNA(rDNA)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结果相一致。这一结果显示出用这四种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鉴别具有相似的效果。同时用这四种方法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标记显示出这三个菌株中的两个菌株在遗传上有着较大程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4.
通过TIBA、LaCl3、Verapamil和TFP对菜豆下胚轴导管分化和形成的调控作用,证明生长素、Ca2+和CaM是木质部导管分化和形成所必需的。NAA能诱导菜豆下胚轴导管的分化;TIBA能抑制生长素类诱导的导管分化和形成;LaCl3和TFP在导管分化诱导期(最初24h)具抑制作用;Verapamil与TIBA相似,在导管分化诱导期和导管形成期(伤口形成后72h之内)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
大肠杆菌的细胞致死肿胀毒素(CLDT)是近几年被证实为不同大肠杆菌ST、LT、Vero毒素等的一种细胞毒素,虽然在临床上的意义还不清楚,但近年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对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就CLDT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基因调控、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6.
枯草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质粒Puc18为载体,从枯草杆菌(Bacilussubtilis)DB104基因组中克隆到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限制酶切分析表明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为3.5kb,其中各含有一个EcoRI,HindⅢ和PvuⅡ位点。该插入片段含有一完整的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其自身启动子能被大肠杆菌转录系统所识别。当加入lacZα基因启动子的诱导物IPTG后,内切葡聚糖酶表达量提高2.8倍。加入0.5%葡萄糖能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在大肠杆菌DH5αF′中表达的内切葡聚糖酶分布为:胞外67.3%,胞间周质3.9%,胞内28.8%。Southern杂交证实了该插入片段来自供体菌B.SubtilisDB104。  相似文献   
97.
SH-SY5Y细胞胞内钙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单细胞显微荧光测量技术测量了单个SH—SY5Y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首次报道了SH—SY5Y细胞内存在毒蕈碱敏感而非咖啡因敏感的钙库,并研究了它的动力学特征。N ̄ ̄C ̄hetwMadUgh*TOwhomCb ̄pondeneeshouldbe ̄.  相似文献   
98.
皖南尖吻蝮蛇毒出血毒素IV的纯化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皖南尖吻蝮蛇毒液中经DEAE-Sepharose和Sephacryl S-200两步凝胶柱层析首次纯化出一种中分子量血毒素(简称AaHⅣ)。经SDS-PAGE和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44kD,等电点为pH5.0。从500mg粗毒中可获得20mg AaHⅣ纯品。AaHⅣ有较强的出血活性,最小出血剂量(MHD)为0.4μg。  相似文献   
99.
异色瓢虫若虫对麦三叉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表明,异色瓢虫高龄若虫捕食麦二叉蚜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反应,喜好捕食低龄若蚜;在40℃下捕食率最低,10℃次之,25℃最高.在10~25℃内捕食率y与温度x的关系为y=28.1303+2.6665x,在25~40℃内为y=199.9275-3.642x;在种内干扰条件下,其捕食作用率E与开敌密度P的关系为E=0.6897P-0.7930,搜索常数Q为0.6897,干扰系数m为0.7930;其分摊竞争强度I与异色瓢虫密度P的关系为I=0.0400+1.0383logP.  相似文献   
100.
蝎抗昆虫毒素基因病毒距生物杀虫剂“任重道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永华  赵菁 《生命科学》1996,8(3):37-39
由于害虫对化学农药日趋增强的抗药性,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粮食经济作物的逐年减产.与此同时,对化学农药的滥用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而,人们期盼着新型高效无污染化学农药取代物能早日问世.朝着这一目标,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类选择性抗昆虫毒素的基因转接入病毒中,进而开发出新型的商用病毒生物杀虫剂是当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工业产业界较关注的一个动向.本文就英国学术界围绕着新建蝎毒素基因病毒杀虫剂的应用前景的争论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