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乙型肝炎疫苗和高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均已研制成功,并开始大量生产使用,这是近年预防医学和生物制品研究的两项重大突破;它使人类在征服全球性重大传染病方面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近十年来的研究已完全确认,上述两大制品在预防高危人群乙肝感染和阻断暴露后人群(如乙肝带毒母亲的婴儿)的乙肝带毒,卓有成效。这两大生物制品的有计划大量生产和正确使用,将会根本改变乙肝的流行状况,使控制和甚至消灭乙肝成为可能。现就国内外乙肝疫苗,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现状及乙肝母婴传播的免疫阻断等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2.
<正> 一种通过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识别法较分离抗原的简易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该法采用了固相免疫学分离技术:使用聚氯乙烯微滴平板的蛋白质粘缚特性。对非直接的免疫性分离,PBS中的亲和纯化的抗免疫球蛋白和迭氮化合物一起加人到聚氯乙烯微滴平板  相似文献   
63.
细胞工程     
<正> 854296 抗结合于染色质之组蛋白 H5的独特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英]/Mendelson,E.…//Biochemistry.-1984,23(15).-3459~3466[译、自 DBA,1984,3(22),84-10835]用混和于弗氏完全佐剂的纯染色体组蛋白 H5腹腔注射雌性 BALB/c 小鼠。每周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构建及筛选高效表达原创性全人源抗人Ig E单克隆抗体的重组工程细胞株。方法:将采用核糖体展示技术筛选到的原创性全人源抗人Ig E单链抗体(sc Fv)基因改构设计为Ig G1κ型全长抗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电转染CHO-S细胞,Dot-blot法选取多株高表达克隆进行40ml摇瓶批次培养,再据细胞生长特征及抗体表达量选取高表达克隆进行40ml摇瓶及3L摇瓶流加培养研究,选取候选细胞株并对改构前后抗体的生物学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成功构建了p MH3-H、p MH3-L、p CApuro-H、p CApuro-L四种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成功共转染CHO-S细胞。完成了4次电转染8轮细胞克隆筛选,获得两株表达量较高的候选克隆Mab1#和Mab2#,在3L摇瓶流加培养中抗体表达量分别达到470mg/L及499mg/L。生物膜光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亲和力结果显示Mab1#及Mab2#两株单抗亲和力均达到nmol/L级(10-9),与现有唯一上市的抗人Ig E单抗药物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的亲和力相当。选取Mab1#全长抗体与其改构前的母本单链抗体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中和活性比较结果显示Mab1#抑制h Ig E与FcεRI结合的EC50为3nmol/L,EC90为9nmol/L,较改造前亲和力提高了4.3倍,中和活性(EC50)提高了23.7倍,中和活性(EC90)提高了41.3倍。结论:成功将表达原创性全人源抗人Ig E的单链抗体(约25k Da)改造为亲和力及中和活性均大幅提升的全长抗体(约150k Da),获得2个候选细胞株。  相似文献   
65.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肺通气功能指标[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治疗10 d后CRP、IL-6、PC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 d后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 d后VT、TI、TE、TI/TE、TPF%TE、VPF%V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球蛋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6.
白细胞介素-1与免疫球蛋白E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试验克隆了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及IgE分子恒定区cDNA片段, 构建了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IL-1ra-Fce/pBV220。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实现了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蛋白为目的融合蛋白,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利用分子筛和阳离子交换层析对表达产物经进行了纯化, 纯化的包涵体复性后经体外功能试验表明, 融合蛋白的活性与IL-1ra没有显著性差异; 初步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IL-1ra-Fce半衰期比IL-1ra延长了4.78倍。  相似文献   
67.
FcγRIIB作为低亲和力IgG受体介导对多种免疫细胞功能的负反馈调节。它的两种主要分子异构体IIB1、IIB2分布于不同的细胞表面并发挥不同的抑制效应。FcγRIIB可以通过依赖和不依赖于其胞浆区ITIM结构域的方式抑制细胞的激活效应。FcγRIIB在与BCR交联后,抑制BCR与脂筏形成稳定结构,并阻止B细胞的免疫突触形成。FcγRIIB的表达失衡将导致自身免疫病、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研究阐明影响FcγRIIB受体表达或其信号传导机制的因素,将有助于人们找到治疗和控制这些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8.
双歧杆菌对SD大鼠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卵清白蛋白(OVA)组,双歧杆菌+OVA组和PBS空白对照组。各组给予免疫后,收集长约3cm的空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Qwin图像处理系统,对空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定位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同时注射OVA和双歧杆菌后对SD大鼠在不同时期空肠中sIgA阳性细胞分泌的影响。结果在免疫后的SD大鼠的空肠内均产生了特异性的分泌型抗体sIgA,其中双歧杆菌+OVA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经胃肠道黏膜免疫可诱导有效的免疫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69.
大部分感染都起源于黏膜表面,而黏膜免疫的主要抗体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它能有效地阻断病原体的感染和侵入。SIgA是由1个IgA二聚体、1条J链和1个分泌片(SC)共价结合构成的异源十聚体。IgA和J链由活化B细胞产生,SC则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SIgA分子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极强的抗微生物活性。我们就SIgA合成的相关机制、IgA单体和SIgA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重组SIgA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0.
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大细胞(mast cell,MC)是过敏性疾病的关键细胞之一.机体的过敏反应很大程度依赖于肥大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FcεRI.肥大细胞膜上交联的FcεRI引发了下游的一系列信号事件并导致脱颗粒,包括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产生以及白三烯的释放.由于IgE在过敏反应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cεRI下游的信号事件.其脱颗粒的分子机制是一个由多种蛋白质分子介导的,各个环节受到精确调控的复杂过程.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将给过敏性疾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