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4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1379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563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21.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配体垂钓技术能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与功能,提供控制细胞功能的新靶标.其通过将受体固定在芯片表面,当被检测样品流过芯片表面时,配体与受体相结合, 实现俘获未知的相互作用的伙伴蛋白或复合体,并结合质谱技术鉴定出未知蛋白及其序列.  相似文献   
922.
超滤膜技术在多糖提取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超滤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多糖的分离、浓缩、纯化等研究中,包括中药药源多糖如灵芝多糖、大黄多糖、六味地黄汤多糖、黄芪多糖、紫芝多糖、人参多糖,海洋活性多糖如鲨鱼软骨粘多糖、褶纹冠蚌多糖、紫菜多糖、褐藻糖胶、卡拉胶,发酵多糖如蜜环菌菌索多糖、PS-9415发酵液多糖、冬虫夏草多糖,食用植物多糖如茶多糖、香菇多糖、金针菇多糖、芦荟多糖、枸杞多糖等.采用超滤膜技术处理多糖具有收率高、不易破坏多糖的生物活性、能耗低等特点,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23.
斑马鱼二价体制备与多重带显带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碱性低渗结合高氯仿一步显带技术获得了斑马鱼二价体高分辨多重G带,所出现的带纹丰富,反差明显。采用地高辛为标记的以限制性内切酶AfuⅠ介导的原位切口平移技术使斑马鱼二价体上呈现出类G带的多重带,获得了明暗反差强烈的带纹结果。通过比较多个不同分裂相的多条染色体,发现带纹的分布具明显特征性.并且特征一致,带纹数目基本吻合。首次从方法学上对斑马鱼二价体的制备过程及多重带显带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力求将该技术程序化、系统化,使其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并对显带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4.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4,20(6):855-855
“以毒攻毒”技术是我国古代科技工作的伟大创造,至今仍然适用,并逐渐显示其巨大的生命力。在“以毒攻毒与古代人痘接种技术”中,记述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关于“以毒攻毒”的记载。如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记载古代医把咬人的狂犬杀掉,将狂犬的脑浆敷贴于被咬的伤口,用以防治狂犬病。唐代孙思邈创建了用病人生疮的浓汁、血汁,以小刀接种于健康皮肤下,以防治疖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5.
Tilling技术及其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宁  杨泽 《生命的化学》2004,24(6):516-517
Tilling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检测点突变的新方法,由于该技术通量高、实验成本低、高效快捷,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研究中.随着Tilling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成为遗传学领域中,特别是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发现基因多态性和大规模筛查基因突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26.
胡杨、灰叶胡杨P-V曲线水分参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P-V技术初步研究了人工林胡杨、灰叶胡杨两个树种的水分参数差异,探讨了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灰叶胡杨的主要水分参数(ψ100、ψ0、ROWC、AWC、RWD、ε)明显低于胡杨,渗透调节能力和束缚水含量高于胡杨,表现对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综合评判表明灰叶胡杨对干旱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927.
田基黄(口山)酮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萃取,硅胶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从田基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7个San酮类化合物,利用UV、IR、^1H NMR、^13C NMR、MS等波谱技术将他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6-脱氧异巴西红厚壳素(1)、异巴西红厚壳素(2)、1,3,5,6-四羟基San酮(3)、1,3,6,7-四羟基San酮(4),1,3,5,6-四羟基-4-异戊烯San酮(5)、1,3,5-三羟基San酮(6)和bijaponicaxanthone(7),其中化合物3、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San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28.
鞭檐犁头尖中的苯丙素甙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根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UV,IR,^1HNMR,^13C NMR and 2D NMR)对它们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分别鉴定为松柏甙(1),甲基松柏甙(2)和硝酸钾(3)。从鞭檐犁头尖中分离得到苯丙素甙类化合物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929.
桂山厚丛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中国东海的桂山厚丛柳珊瑚Hicksonella guishanensis Zou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R,2E,4E,7E,11E)-新松烯-2,4,7,11-四烯(1)、(1R,4R,2E,7E,11E)-新松烯-2,7,ll-三烯-4-醇(2)、正十八醛(3)、邻苯二甲酸酐(4)和α-乙基葡萄糖(5)。在活性测试中,化合物1~2对COX-2显示弱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30.
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视网膜单细胞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基于CCD相机的并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将所建立的层析成像系统和自适应光学视网膜相机结合。利用一维光学相干层析系统对人眼视网膜进行追踪并控制相干门在视网膜内的位置,利用基于CCD相机的二维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记录视网膜的干涉图像。用眼模型和牛眼视网膜组织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通过将4幅干涉图像的获取时间控制在7 ms以内来减少视网膜运动对成像的影响;系统的轴向点扩展函数和灵敏度分别达到10 μm和76 dB。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远远高于其它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视网膜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