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55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王鹏  杨文娟  李乐  高志强  何友均 《生态学报》2023,43(13):5383-5394
声景观在现行国家公园景观评价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薄弱的环节,关系着国家公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国家公园日间的53种声景观进行主观愉悦度评价,考察并选取描述声景观质量的客观心理物理学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二者主客观关系,并得到国家公园声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声景观表现为不同的声学特征,并在响度、尖锐度、粗糙度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虫鸣声响度最大(5.829)、尖锐度最大(2.667)、粗糙度最大(0.018),鸟鸣声的尖锐度与其余六种声景观均显著差异。(2)采用响度、尖锐度、粗糙度、波动度作为描述声景观质量的客观心理物理学指标具有适宜性。其中,响度是影响公众对国家公园声景观主观愉悦度认知的主要因素,二者呈负相关关系。(3)采用K-均值聚类等级划分发现,国家公园声景观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虫鸣声质量最高(3.86)、鸟鸣声其次(3.58)、交谈声最低(2.43)。自然声景观质量整体高于人工声景观。(4)国家公园声景观质量在空间上具有南部高、北部其次、中部低的格局特征,且与区域生态保护等级水平存在较强空间重叠性。研究结果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结束后,未来声景观科学管理与规划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为其它类型自然保护地的声景观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72.
内蒙古草原具有丰富的自然植被和矿产资源。本研究基于Landsat5/7/8 NDVI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通过Sen+MK和Hurst指数对内蒙古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稳定性、空间分布和未来演变趋势进行研究,并使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分析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从植被覆盖特征来看,2006—2020年内蒙古草原区植被覆盖度呈增长趋势,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以高波动为主,植被具有轻微或明显改善特征的区域(64.8%)远多于轻微或严重退化特征的区域(23.2%)。与过去15年相比,未来植被退化区域的面积占比预计将增加至36.6%,中部草原区的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中部、东部草原区呼伦贝尔的西部和鄂尔多斯市的西部以及西部草原区乌海都有退化风险,应重点关注。从驱动因素来看,降水是内蒙古草原区空间分异性的主导因素,其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气温3个因子的协同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973.
滨海湿地是高效的蓝碳碳汇系统,但气候变暖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滨海湿地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征,从而影响湿地的碳汇功能。本研究在少雨的黄河三角洲(东营)和多雨的江苏盐城两地芦苇湿地建设增温观测站,采用Li-6800光合测量系统研究在东营和盐城两地芦苇的光合特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机制,并对比了东营6月与8月两个生长季的差异。结果表明:与8月相比,6月芦苇光合作用能力更强,增温在2个生长季均提高了芦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但在8月Pn的正响应波动较小;与东营相比,盐城湿地的芦苇具有更高的Pn和水分利用率(WUE),且盐城湿地芦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暗呼吸速率(Rd)对增温的正响应更为显著,其AQY、LSP和Pn max在增温样地分别提高了16.7%、53.6%和30...  相似文献   
974.
本文就遗传参数的估算,对双列杂交分析中应用最广的Griffing法和Hayman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Hayman法估算非加性方差的结果比Griffing法小(p-1)/P~2_5~2, 而估算加性方差和遗传方差的结果则分别比Griffing法大2(p-1)/P~2_s~2和(p-1)/P~2_s~2。另外,本文还就造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不同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5.
为探索杉木容器苗生长、光合特性及养分积累对不同缓释肥用量的响应特征,该文通过设置6种不同缓释肥处理(0、200、400、800、1 000、1 200 g·m-3),研究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杉木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合杉木容器苗生长的施肥水平,为杉木优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缓释肥处理可不同程度促进杉木幼苗苗高、地径生长及植株总生物量的积累。(2)与对照相比,缓释肥处理可显著增加杉木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叶片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实际量子产量(QY)值。(3)缓释肥处理可不同程度促进杉木幼苗养分的积累,其中锰、铁和锌积累量变化最显著。(4)隶属函数法分析结果表明,当缓释肥用量为1 000 g·m-3时...  相似文献   
976.
维吾尔族的体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2,他引:25  
艾琼华  肖辉 《人类学学报》1993,12(4):357-365
1991年5月,对新疆伊梨维吾尔族529人(男271,女258)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29项,测量92项。维吾尔族的主要特征是:黑直发,黑褐色眼,眉毛较浓密,大都有上眼脸皱褶,鼻根中等偏高,大多为直形鼻,鼻尖向前,鼻基部下垂,大多有达尔文结节,耳垢湿型。头面部指数分型,属于特短头型,阔头型和高头型。身材中等偏高,平均身高男168.6毫米,女1578.8毫米。  相似文献   
977.
以1年生甜樱桃砧木‘吉塞拉6号’和‘考特’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NaCl(0、50、100、150 mmol·L^(-1))处理对其主要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光合特性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探究甜樱桃砧木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NaCl处理促进了甜樱桃砧木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2)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甜樱桃砧木叶片中SOD活性呈现升高趋势,而P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甜樱桃砧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逐渐降低,而胞间CO_(2)浓度(C i)逐渐升高,非气孔限制为甜樱桃砧木叶片P_(n)下降的主要因素。(4)NaCl处理抑制了甜樱桃砧木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电子传递效率(ETR),增加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研究发现,盐胁迫破坏了甜樱桃砧木的光合机构,抑制了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量子效率,降低了对光能的利用率,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甜樱桃砧木在盐胁迫条件下主要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渗透胁迫并降低氧化损伤,从而提高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吉塞拉6号’在盐胁迫条件下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其耐盐性更强;甜樱桃砧木在高于100 mmol·L^(-1)NaCl处理时表现出明显受害症状。  相似文献   
978.
目的 研究单个病毒颗粒的行为特性对于揭示调控病毒生命周期的内在机制、发展新型抗病毒治疗方法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出现为高分辨率探测单个病毒颗粒的结构和力学特性提供了新的强大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物理病毒学的发展。然而,目前人们对于力学特性在病毒生命活动过程中调控作用的认知仍然很不足,特别是利用多参数AFM成像技术对病毒颗粒开展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结合AFM多参数成像技术和压痕实验技术研究了溶液环境下化学刺激诱导的单个天然状态病毒颗粒结构及力学特性动态变化。方法 通过在盖玻片基底表面覆盖一层多聚赖氨酸以将慢病毒颗粒吸附到基底,随后利用AFM直接在溶液环境下对天然状态的单个病毒颗粒进行探测。基于AFM峰值力轻敲(PFT)多参数成像模式,同时获取单个病毒颗粒的形貌结构及力学特性图。在AFM形貌图导引下控制AFM探针移动至单个病毒颗粒中央部位进行压痕实验以测量病毒力学特性。利用75%酒精溶液对病毒颗粒进行处理后,对病毒颗粒的形貌结构及力学特性变化情况进行观测。结果 利用AFM在溶液环境下可对单个病毒颗粒的形貌及力学特性进行高质量成像表征,实验结果显示病毒颗粒在空气中和溶液中分别...  相似文献   
979.
摘要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外周血Treg/Th17和CD4/CD8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到2021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儿分为槐杞黄颗粒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槐杞黄颗粒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槐杞黄颗粒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患儿治疗疗效与血小板参数、外周血Treg/Th17和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槐杞黄颗粒组的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槐杞黄颗粒组的起效时间少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多于对照组,两两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参数都明显高于治疗前,槐杞黄颗粒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reg/Th17和CD4/CD8比值都明显高于治疗前,槐杞黄颗粒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缩短起效时间,延长疗效持续时间,还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参数,提高外周血Treg/Th17和CD4/CD8水平。  相似文献   
980.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早孕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3例有URSA史的妊娠期孕妇。追踪其妊娠28周的妊娠结局,根据不同妊娠结局将其分为正常妊娠组(n=26)与流产组(n=77)。比较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及血清PLGF、PAPP-A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孕期URSA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清PLGF、PAPP-A对早孕期URSA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流产组PI、RI、S/D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血清PLGF、PAPP-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PI、RI、S/D升高为早孕期URSA孕妇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PLGF、PAPP-A水平升高则为保护性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发现,PI、RI、S/D、PLGF、PAPP-A联合预测早孕期URSA孕妇妊娠结局的效能最高,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显著优于各项指标单独诊断。结论: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血清PLGF、PAPP-A预测早孕期URSA孕妇妊娠结局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