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5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106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71.
人肝刺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健康孕妇水囊引产4─6个月龄的胎儿取肝,采用LaBrecque方法提取人肝刺激因子(hHSS)。经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肝DNA法测定其生物活性。表明此hHSS可刺激肝细胞DNA合成。采用皮下注射CCl4和饮用10%乙醇来制备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了hHSS的保护肝脏作用。结果表明:hHSS可使CCl4-乙醇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死亡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肝组织切片表明:hHSS能减轻肝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并能明显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见,hHSS对CCl4-乙醇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72.
从一名国内感染的艾滋病人采血,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MCs)。首先与正常的PMCs共培养,4周后检测其HIV-1p24抗原(ELISA)达到峰值。用此时的细胞及其上清分别感染Jurkat-tat、CEM、MT4细胞,可很快地在这三株细胞中检测到HIV生长,HIV在Jurkat-tat细胞中生长情况最好,同时用病人血清直接感染Jurkat-tat和MT4细胞,4周后检测其细胞上清HIV-1p24抗原(ELISA法)为阳性,但OD值很低(约为PMC共培养组的一半)。用病人的少量全血与正常PMCs共培养,得到的结果与分离病人PMCs法相近。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酶法(IEA)、蛋白印迹法及HIV-1POl基因和Env基因特异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等证实为HIV-1病毒。分离的HIV在Jurkat-tat细胞中连续传代,细胞被感染后2-3天即出现以大量融合细胞为主的细胞病变,感染后7-10天细胞几乎全部死亡。病毒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的生长特征及致细胞病变特征不变。此病毒命名为CA-2毒株。  相似文献   
73.
免疫球蛋白变区基因的体外扩增及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体外扩增抗人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的变区基因,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轻链变基因为324bp,编码108个氨基酸,重链变区基因为315bp,编码117个氨基酸,将重变区基因克隆至pSV2△HgptHuγ3质粒,经一系列克隆,筛选,得一插入方面正确的表达人-鼠嵌合重链抗体的载体-pSV2△Hgpt2F7VHHuγ3。用电穿孔方法将该粒导入鼠源骨髓瘤细胞J588L,用霉酚酸进行初步筛选,最终  相似文献   
74.
75.
SUNTONG  YADICHEN 《Cell research》1994,4(2):135-143
The DNaseI hypersensitive site 2 (HS2) of human β-globin locus control region(LCR) is required for the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human β-globin genes.In the present study,a stage-specific protein factor (LPF-β) was identified in the nuclear extract prepared from mouse fetal liver at d 18 of gestation,which could bind to the HS2 region of human β-globin LCR.We also found that the shift band of LPF-β factor could be competed by human β-globin promoter.However,it couldn‘t be competed by human ε-globin promoter or by human ^Aγ-globin promoter.Furthermore,our data demonstrated that the binding-sequence of LPF-β factor is 5‘CACACCCTA 3‘,which is located at the HS2 region of β-LCR(from-10845 to-10853 bp)and human β-globin promoter(from-92 to -84 bp).We speculated that these regions containing the CACCC box in both the human β-globin promoter and HS2 might function as stage selector elements in the regulation of human β-globin switching and the LPF-β factor might be a stage-specific protein factor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human β-globin gene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76.
77.
本实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19例人胎视网膜内Parvalbumin(PV)和Calbi-din-D28k(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对它们在人胎视网膜发育中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V和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属于视网膜水平细胞,无长实细胞和节细胞的不同亚群,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还可能分属于视细胞。PV和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发育主要是在胚胎中期,胎14周时它们已分别出现于视网膜内的不同部位,其各自的演变规律不同,至胚胎27周时初步建立了各自的分布模式。在整个发育过程,颞测机网膜内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密度及反应强度均高于鼻侧视网膜内的PV免疫反应神经元,PV和CaBP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发育与视网膜的组织发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结果提示,PV和CaBP可能在视网膜神经元的分化、迁移及突触形成中分别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HPV-18序列中引物HP_1、HP_2之间的片段(F)进行扩增,通过两组阴、阳性对照实验证明扩增片段的特异性。用不同Mg浓度的缓冲系统进行PCR反应发现,缓冲系统中Mg浓度高低是影响HPV-18/HP_1、HP_2特异扩增的重要因素,高浓度Mg导致扩增特异性降低。对17例宫颈癌组织DNA进行PCR检测,有9例检出F片段,其检出率是53%,为HPV-18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79.
用大鼠肝脏门静脉或肝静脉周围的肝细胞来研究葡萄糖和酮体生成的区域分布。肝细胞通过毛地黄皂苷-胶原酶灌流技术分离。门静脉周围肝细胞的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比肝静脉周围肝细胞高2.4倍;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则相反,肝静脉周围肝细胞高出56倍。门静脉周围肝细胞的内源性葡萄糖合成比肝静脉周围肝细胞高1.57倍。给予刺激葡萄糖异生的底物,门静脉周围肝细胞的葡萄糖合成则增加1.7-2.1倍。肝静脉周围肝细胞的内源性酮体生成比门静脉周围肝细胞高1.3倍。给予能明显刺激酮体生成的辛酸盐,肝静脉周围肝细胞的酮体生成仅略为增加。我们的结果证实,在基础和刺激的条件下,葡萄糖的异生在门静脉周围肝细胞中优先,而酮体生成仅在肝静脉周围肝细胞占微弱的优势。  相似文献   
80.
人血红细胞胞浆部分经(NH_4)_2SO_4沉淀,DEAE-纤维素(DE52)柱层析,磷酸纤维素柱层析(P11)得到部分纯化的PTPP,产率:5.7%,提纯1075倍。以(32) ̄P-Tyr-Poly(G_4:T)作底物,测得其表征Km约为0.5-0.8μmol/L,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0-7.8及37-40℃。Zn ̄(2+)等二价金属离子及Na_3VO_4等酸根基团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DTA、甘油及DTT、巯基乙醇等则对其有强烈激活作用;而氟化物、酒石酸等对PTPP活性基本无影响。此外,某些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及抗肿瘤药物等对PTPP活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一些PKs及PPs在体外对PTPP活性也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