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30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用CHO细胞表达的含PreS1+S融合抗原的新型基因工程HBV颗粒疫苗(HBSS1)与Al(OH)3、CpG及CpG+Al(OH)3等佐剂配伍,在Balb/C小鼠模型上研究不同佐剂对HBV颗粒疫苗肌肉注射后免疫应答的影响,主要包括抗体滴度、抗体亚型分类及特异性细胞免疫(γ-IFNELISpot检测)。结果表明:CpG佐剂结合HBSS1颗粒疫苗可快速诱导(单针免疫)高水平的抗PreS1及S抗体,IgG2a/IgG1比率1,同时可诱导较高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Al(OH)3+CpG双佐剂组一次免疫后可诱导产生最高的抗S抗体滴度(1:105),其产生的抗体亚类包括IgG1、IgG2a与IgG2b;在S抗原N端(13~49aa)存在优势CTL表位。结论:CpG佐剂结合HBSS1颗粒疫苗应是发展新型治疗性乙肝疫苗的较佳选项。  相似文献   
82.
李琼库 《蛇志》2010,22(3):221-223
目的比较黄连等20种中药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对56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M-H琼脂稀释法检测20种中药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对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MIC50(药物抑制50%细菌时的最小浓度)、MIC90(药物抑制90%细菌时的最小浓度),MIC(最小抑菌浓度),并作比较。结果 20种中药的水煎剂和免煎颗粒对56株受试菌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以五倍子抑菌效果最好,水煎剂抑菌效果比相应的免煎颗粒好。结论两种中药剂型在抗感染中,均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而水煎剂抑菌效果稍强于相应的免煎颗粒剂型。  相似文献   
83.
摘要 目的:构建羧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OOH-MSN)递送PD-L1抑制剂治疗膀胱癌。方法:构建负载PD-L1抑制剂的COOH-MSNs,透射电镜检测纳米颗粒的特征,zeta电位分析仪检测纳米颗粒的电位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构建小鼠荷瘤模型,HE染色检测基本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ki-67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纳米颗粒呈圆形,直径约为100 nm;COOH-MSNs表面带负电荷,BSA呈强负电性,BSA包封后纳米材料整体负电荷增强;纳米材料可显著提高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并进一步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纳米材料可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且移植瘤内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升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相对于PD-L1抑制剂组,纳米材料组ki-67增殖指数显著减低;HE染色结果显示PD-L1抑制剂组肾组织内可观察到血管充血、扩张和较多炎细胞浸润,而纳米材料组肾组织损伤程度显著降低。结论:我们构建了一种负载有PD-L1抑制剂的COOH-MSNs,可有效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并降低对正常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84.
生物三维电子显微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电子晶体学、单颗粒技术和电子断层成像术,其结构解析对象的尺度范围介于x射线晶体学与光学显微镜之间,适合从蛋白质分子结构到细胞和组织结构的解析。以冷冻电镜技术与三维重构技术为基础的低温电子显微学代表了生物电子显微学的前沿。低温单颗粒技术对于高度对称的病毒颗粒的解析最近已达到3.8A分辨率,正在成为解析分子量很大的蛋白质复合体高分辨结构的有效技术手段。低温电子断层成像技术目前对于真核细胞样品的结构解析已达到约40A的分辨率,在今后5年有望达到20A。这样,把x射线晶体学、NMR以及电镜三维重构获得的蛋白质分子及复合体的高分辨率的结构,锚定到较低分辨率的电子断层成像图像中,从而在细胞水平上获得高精确的蛋白质空间定位和原子分辨率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信息。这将成为把分子水平的结构研究与细胞水平的生命活动衔接起来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5.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颗粒酶B是细胞毒淋巴细胞介导的颗粒胞吐免疫效应中有力的杀伤因子。近年来,颗粒酶B与穿孔素协同作用的靶细胞摄取机制受到质疑,“受体内化”及“静电交换”等新模型被相继提出。颗粒酶B在靶细胞内能够诱导caspase依赖及非依赖性的凋亡,还能直接作用于死亡底物发挥细胞毒作用,同时具有基质重塑等重要的细胞外功能。颗粒酶B与自身免疫疾病及抗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细胞杀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正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选用特定的吸附柱层析活性炭纯化油茶皂苷。以总皂苷的得率及纯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活性炭吸附柱层析富集油茶总皂苷的性能、洗脱参数及再生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水洗之后再以90%乙醇洗脱较好;香草醛.浓硫酸为检测方法检测下,总皂苷解吸得率为62.9%,总洗脱率为92.4%,纯度为50.1%以上;该类柱层析活性炭在分离纯化及脱色方面作用较显著,工艺简便、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7.
目的将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全长基因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验证重组蛋白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的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探讨VLPs作为检测抗原及亚单位疫苗的潜力。方法用Bac-to-Bac系统体外表达RHDVVP60全长基因。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情况及确定蛋白最佳表达条件;免疫电镜观察VLPs形态,并对VLPs的血凝性、免疫原性进行检测。结果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68KDa,在免疫荧光、琼脂扩散、ELISA试验中均与RHD多克隆抗血清特异性反应;接种重组病毒的Sf9细胞裂解液在电镜下可观察到与RHDV形态相似的VLPs;该VLPs可凝集人“O”、“B”型红细胞,凝集可被RHD多克隆抗血清所抑制;含VLPs的Sf9细胞裂解液可不经纯化用作间接ELISA抗原,所建立的ELISA方法与进口商品化试剂盒相比,特异性良好,敏感性、检出率稍低;将含VLPs的细胞裂解液加氟氏佐剂免疫兔,HI效价可达1∶40,可经受致死量病毒攻击。结论RHDV-VLPs的获得及其良好的免疫原性,为RHD血清学检测试剂的标准化、亚单位疫苗研制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在转移载体及RHDV受体方面研究亦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人精子甘露糖受体参与诱导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精子甘露糖受体与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反应的关系。方法以亲和层析法纯化的人精子甘露糖受体(purified mannose receptor,pMR)作用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继而用罗丹明偶联的兵豆凝集素(Tetramethylrhodam ine Isothiocyanate Labeled Lentil,TRITC-LCA)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被标记的皮质颗粒及卵母细胞表面甘露糖基的变化情况。结果pMR作用卵母细胞后,卵母细胞内的皮质颗粒减少且细胞表面的甘露糖基数量增加。结论pMR作用于卵母细胞表面后,可触发皮质颗粒反应,并使皮质颗粒部分内容物转移到卵母细胞表面。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颗粒裂解肽(NKG5)的原核表达载体系统,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方法:采用寡核苷酸合成、PCR扩增得到NKG5编码序列,克隆到pGEM-T载体上,经测序正确后,再切下编码序列连接到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重组工程菌表达,采用谷胱甘肽偶联的Sepharose 4B纯化重组蛋白。结果:重组菌株可以表达GST-NKG5融合蛋白,用免疫印迹反应鉴定纯化的融合蛋白,在相对分子质量34000处有一条带。结论:获得了在大肠杆菌中低表达的颗粒裂解肽融合蛋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萝卜颗粒引发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能力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萝卜颗粒和聚乙二醇(PEG)引发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都能引发和控制种子在低温吸胀过程中的吸水,提高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减少细胞中电解质和氨基酸外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