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果实成熟乙烯相关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果实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而乙烯是引发果实成熟的主要因素.本文简述乙烯合成过程中S-腺苷甲硫氨酸水解酶、ACC合成酶与ACC氧化酶、ACC脱氨酶基因和乙烯受体突变体的特性及克隆;同时,评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控制果实成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钙拮抗剂对呼吸跃变后苹果组织乙烯生成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博定、La^3 和Ca^2 对呼吸变后苹果(品种辽伏)圆片的乙烯生成影响不显著,高浓度钌红(2mmol.L^-1)显著抑制乙烯生成,而较低浓度的钌红(0.25mmol.L^-1)则促进ACC向乙烯的转化。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随着1-甲苯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作为乙烯受体抑制剂的发现,为控制乙烯敏感型的采后果实后熟和采后蔬菜,切花衰老提供了亲的技术手段,文章从1-MCP的作用机理和特点对其在采后园艺作物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54.
植物对镉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荆红梅  郑海雷  赵中秋  张春光 《生态学报》2001,21(12):2125-2130
总结了近年来植物对一重要环境污染物镉的反应研究报道。探讨了镉对植物的各种毒性效应,并论述植物对镉胁迫采取的相应防御机制,如络合(PC、MT)、应激(应激乙烯、应激蛋白),及额外防御机制,如细胞壁固定化、原生质膜排除,区域化、过氧化物酶等。  相似文献   
55.
镉引起小麦苗逆境乙烯的产生及其和镉的吸收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56.
57.
乙烯利处理后0~4h,辣椒花柄离区DNA和蛋白质合成显著增加;250mg·L-1乙烯利处理后32h辣椒落花率达100%。2,4-D处理的离区DNA合成量降低;处理后0~4h促进离区蛋白质合成,4~24h蛋白质合成量逐渐降低;10mg·L-12,4D处理可抑制落花。  相似文献   
58.
59.
2,4—D对烟草叶片外植体脱分化和乙烯产生的诱导作用需要其连续存在,一旦外植体被移到不含2,4—D的培养基上后,脱分化过程即减缓;产生乙烯的能力也降低。AVG显著抑制由 2,4-D诱导的乙烯产生和脱分化。STS对脱分化过程也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浓度而递增。表明2,4-D诱导的脱分化过程可能与乙烯有关。  相似文献   
60.
2,4—D和乙烯利对辣椒花柄离区DNA和蛋白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利处理后0 ̄4h,辣椒花柄离区DNA和蛋白质合成显著增加;250mg·L^-1乙烯利处理后32h辣椒落花率达100%,2,4-D处理的离区DNA合成量降低,处理后0 ̄4h促进离区蛋白质合成,4 ̄24h蛋白质合成量逐渐降低,10mg·L^-1 2,4-D处理可抑制落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