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6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2-酮-L-古龙酸还原酶分离纯化及其理化、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酵L山梨糖的GluconobacteroxydansBacilusmegaterium2980混和菌株的无细胞抽提液中分离到了2酮L古龙酸还原酶(KGR),测得其分子量为90kDa。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它为一个典型的MichaelisMenten氏酶,对2-酮-L-古龙酸作用的值为3.42×10-3mol,最适作用pH为6.5,最适作用温度为30℃。2-酮-L-古龙酸还原酶的合成不受L-山梨糖和2-酮-L-古龙酸的诱导,故推测2-酮-L-古龙酸还原酶是Gluconobacteroxydans的一个组成酶。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球形红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生长和积累聚卢-羟基链烷酸(PHA)条件的研究,确定采用两段培养法提高PHA的产量。第一阶段提供适合菌体生长的条件:以葡萄糖作碳源,尿素为氮源,光照微好氧培养。第二阶段则提供使菌体积累PHA的条件:补加乙酸钠厌氧光照培养。经两段培养后菌体PHA含量可占细胞干重的45%,PHA产量每升发酵液可达1.7g。  相似文献   
53.
通过测定含β-桐酸(β-ESA)的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在加入Ca(2+)后浊度,粒度及内包荧光物释放的变化,研究了Ca(2+)与DPPC/β-ESA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PPC/β-ESA脂质体是一类对外加Ca(2+)敏感的脂质体,Ca(2+)的作用首先是引起脂质体间的集聚然后使脂质体融合;此时加速脂质体内包荧光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54.
本文描述了袋衣属一新种——横断山袋衣。它是本属中第一个以巴巴酸为恒有成分的种类,又是指袋衣种群中第一个具有真正裂芽的成员。这一新种是作者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植物标本室工作期间从H.Smith于1934年采自中国四川省的大量标本中发现的。对乌普萨拉大学的访问是中国科学院与皇家瑞典科学院之间1982年科学交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5.
产L-色氨酸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利用细菌直接发酵糖质原料生物合成L-色氢酸的研究结果。以谷氨酸产生菌北京棒状杆菌AS1.299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多次诱变获得了几株产生L-色氨酸的菌株,其中。CG5突变株属于精氨酸和尿嘧啶缺陷型并具有对5MT,6FT,4FP的抗药性。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而不需添加任何前体物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五天,产酸能达8g/l。发酵终了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发酵液,所得纯品经红外光谱,比旋光度,生物测定及纸上层析鉴定为L-色氨酸  相似文献   
56.
川东獐芽菜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东獐芽菜(Swertia devidi Frauch.)为龙胆科獐芽菜属植物,民间称河风草、青鱼胆草。为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群众用于清肺热,活黄疸、恶疮疥癣、急性肠炎、菌痢等症。临床应用川东獐芽菜制剂,治疗急性菌痢有较好疗效。为寻找其有效成分,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提取,获得两个晶体,经化学及光谱数据鉴定晶Ⅰ为乌苏酸(ursolic acid);晶Ⅱ为呫吨酮化合物1,5,8-三羟基-3-甲氧基呫吨酮(bellidifolium)。  相似文献   
57.
从南京炼油厂的油污土样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无分枝、不运动、不抗酸、能从原油或其制品大量合成胞外多糖的杆菌。在培养过程中,形态无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菌落圆形,微凸起,淡粉至浅桔红色,表面光滑、润泽,边缘整齐。该菌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不液化明胶,石蕊牛奶还原,由葡萄糖氧化产酸,由乳糖不产酸。DNA 中G-C 含量在 SSC 系统中为63.12±2.02克分子%。经鉴定为一新种,由于它具有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把它定名为产粘短杆菌74-230(Brevibacterium viscogenes nvo.sp.74-230)。  相似文献   
58.
大鼠侧脑室注射精氨酸加压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为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由侧脑室注射精氮酸加压素(AVP)后,大鼠痛阈升高33.6%~68.5%,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加强,痛阈提高202.4%~302.7%。脑室注射抗精氨酸加压素血清,动物痛阈虽无明显变化,但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削弱,痛阈仅增加41.6%~71.0%。注射抗β-内啡肽血清和抗强啡肽A血清并不阻断AVP增强针刺镇痛效应。本工作的结果提示,脑内AVP参与针刺镇痛,这种作用与脑内内源性β-内啡肽和强啡肽的关系不甚密切。  相似文献   
59.
采用纤维素黄原酸酯——过氧化氢构成氧化还原体系,把丙烯酰胺接枝到蔗渣纤维浆泊上。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初始pH值、单体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Ri质粒介导的DNA转移及诱发甘草毛根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通过三亲交配将PB1121双元中间载体从大肠杆菌C600转移到发根农杆菌R1000(PRiA4b)中,在含Km、Sm的MinA选择平板上获得了转移子,上述转移子菌液用注射法感染甘草胚轴、茎等外植体,在无激素含1mg/mlcb,0.1mg/mlkm的MS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后诱发出毛根,切下毛根在同上培养基上6周长出不定芽,继续培养长成再生植株,经检测转化株毛根中存在甘露碱和GUS基因产物,具有Km抗性和激素自主性生长特性,证明Ri质粒不仅可介导GUS基因转移还可诱发毛根再生植株,提供了简化、高效的植物遗传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