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抗阿片肽血清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宋朝佑  刘文彦 《生理学报》1993,45(3):231-236
本工作观察了大鼠侧脑室注射抗阿片肽血清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脑室注射抗Beta-内啡肽血清(AEPS)使电针镇痛效应明显降低,但在注射催产素前预先注射AEPS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注射抗强啡肽Al-13血清使电针镇痛明显降低,但却使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明显增强。无论抗甲-脑啡肽血清还是抗亮-脑啡肽血清对电针镇痛都无明显影响,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也不产生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虽被脑内强啡肽Al-13部分对抗,但不受Beta-内啡肽和脑啡肽的影响,表明催产素增强针刺镇痛的作用不依赖于脑内内源性阿片肽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作为痛反应指标,观察纳洛酮(NX)和抗阿片肽血清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微量注射神经降压素(NT)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1)PAG内微量注射NT后,大鼠电针镇痛效应明显提高;(2)PAG内注射大剂量NX,可以显著减弱NT增强电针镇痛效应;(3)PAG内微量注射抗甲脑啡肽血清和抗β内啡肽血清后,NT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明显降低;而PAG内微量注射抗强啡肽A113血清,对于NT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并无明显影响。提示:PAG内NT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T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与甲脑啡肽和β内啡肽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叶惟泠  冯小椿  沈锷 《生理学报》1986,38(2):123-131
本实验中,将γ-氨基丁酸(GABA)的受体激动剂异鹅羔胺(Mus)、受体拮抗剂荷苞牡丹碱(Bicu)、神经元摄取的阻断剂哌啶酸(Nip)和GABA合成酶抑制剂3-巯基丙酸(3-MPA)经埋植的引导管注入大鼠中缝背核,注射剂量均为 4μg/μl;并观察了上述注药对动物痛阈和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 脑内注射Mus和Nip 均能明显提高动物的痛阈( 20%— 40%,P<0.05和P<0.01)和加强针刺镇痛作用;这种增强作用至少能维持2h。脑内注射Bicu和3-MPA均不影响动物的痛阈(P>0.05),但是它们都能明显地降低针刺镇痛效应(P<0.05和P<0.01)。以上结果表明,中缝背核内的GABA递质在针刺镇痛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下丘脑弓状核区是脑内合成β-内啡肽等物质的主要部位,并与脑内中缝背核、蓝斑等结构有密切的交互纤维支配。本实验用新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钠(MSG)损毁弓状核区的方法,观察对脑内β-内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及针刺镇痛的影响。MSG 处理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减少72%左右,脑β-内啡肽含量降低67%,针刺镇痛效应明显下降,电针后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高于电针对照组;将 MSG 处理大鼠的垂体摘除后,针刺镇痛效应几乎消失,同时电针后脑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则显著高于单纯 MSG处理组。本文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孤束核参与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痛,观察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并采用核团损毁和核团内微量注射药物等方法分析其镇痛通路。实验结果如下:(1)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同时,放射免疫测定发现脑干加压素含量升高。(2)损毁孤束核能取消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但对基础痛阈无影响。(3)孤束核内微量注射加压素拮抗剂[d(CH_2)_5 TYr(Me)-AVP]60ng/0.6μl 和加压素抗血清0.6μl 都可明显对抗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4)直接在孤束核内微量注射加压素60ng/0.6μl,能模拟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镇痛效应,其机理之一可能是兴奋了下丘脑室旁核中加压素能神经元胞体,后者通过下行投射纤维在孤束核中释放加压素,影响孤束核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产生镇痛。  相似文献   

6.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降压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痛阈,观察到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注入神经降压素(NT)后,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显升高;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显降低。注入纳洛酮后,可明显减弱NT镇痛和电针镇痛的效应。提示,PAG内NT参与电针镇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且至少部分效应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中介的  相似文献   

7.
中枢催产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了侧脑室注射催产素(OT)及抗催产素血清(AOTS)对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注射50 ngOT 后80min 内,大鼠痛阈比注药前增加20—38%。与注射生理盐水组的痛阈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增高(p<0.01—0.001),侧脑室注射 OT 后电针期内,痛阈增加139—234%,与生理盐水电针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1)。OT 的剂量在25—100ng 范围内,其增强电针镇痛效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注射 AOTS 后,电针镇痛应明显低于注射正常兔血清(NRS)组(p<0.05—0.01)。上述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 OT,既可提高痛阈又可明显地增强电针镇痛效应,而用 AOTS消除内源性 OT 的作用后,电针镇痛效应明显降低。这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OT 在电针镇痛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长抑素通过中缝大核发挥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为痛指标,观察了中缝大核微量注射生长抑素、生长抑素的耗竭剂半胱胺和抗生长抑素血清对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中缝大核微量注射生长抑素可提高大鼠的痛阈,并使电针镇痛的效应加强。用半胱胺耗竭或用抗生长抑素血清中和中缝大核中的生长抑素,均可使大鼠的痛阈降低,并减弱电针镇痛的效应。这表明生长抑素可能通过中缝大核发挥镇痛和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起亮  李金华 《生理学报》1994,46(2):193-197
在大鼠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观察动物成年后应激时的镇痛效应和血浆皮质酮反应,以新生期注射10%NaCl作为等渗对照。MSG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的β-内啡肽免疫反应细胞减少60.7%,痛阈和血浆质酮的基础值未受影响,在不可射避的持续电刺激四肢脚底30min后,MSG组动物应激镇痛效应明显降低,但应激仍可使血浆皮质酮水平明显升高。实验结果提示,ARC的β-END能神经元参与激镇痛,而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  相似文献   

10.
Wang HD  Wang YP  Hu CF  Qi RB  Yan YX  Lu DX  Li CJ 《生理学报》2001,53(6):465-468
实验对大鼠进行第三脑室和脑腹中隔区插管,用数字体温计测量大鼠的结肠温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脑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含量,观察脑中隔区AVP在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CRH)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脑室注射CRH(5.0μg)引起大鼠结肠温度明显升高,同时明显增高脑中隔区AVP的含量。脑腹中隔区注射AVP V1受体拮抗剂本身并不导致大鼠结肠温度明显改变,但能显著增强脑室注射CRH引起的发热反应。而且,腹中隔区注射AVP显著抑制大鼠CRH性发热。结果提示:发热时CRH是引起脑腹中隔区AVP释放的因素之一,脑腹中隔区内源性AVP抑制中枢注射CRH引起的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1.
Yang J  Song CY  Liu WY  Lin BC 《Peptides》2006,27(12):3341-3346
The effect of arginine vasopressin (AVP) on rat antinociception was investigated.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50 or 100 ng AVP dose-dependently increased the pain threshold; in contrast, intraventricular injection of 10 μl anti-AVP serum decreased the pain threshold; both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200 ng AVP or 10 μl anti-AVP serum and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5 μg AVP or 200 μl anti-AVP serum did not influence the pain threshold. Pain stimulation reduced AVP concentration in 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N), and elevated AVP concentration in hypothalamic supraoptical nucleus (SON) and periaqueductal gray (PAG), but no change in AVP concentration was detected in pituitary, spinal cord and seru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VP regulation of antinociception was limited to the brain nuclei.  相似文献   

12.
中缝大核在刺激视上核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核团灌流液的放免测定和高压液相色谱法以及核团内注射拮抗剂,观察了化学刺激下丘脑视上核(SON)对中缝大核(NRM)灌流液内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以及NRM内注射AVP、5-HT或OT受体拮抗剂对痛阈(PT)的影响。结果表明:SON内注射L-谷氨酸(L-Glu)10μg后动物痛阈明显升高,NRM灌流液中OT和5-HT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AVP的含量仅有一过性增加。NRM内注射oT或5-HT拮抗剂可逆转化学刺激SON引起的镇痛作用;而AVP的V_(1/2)受体拮抗剂也轻度抑制这种镇痛作用,但V_1拮抗剂对此作用无影响。以上结果提示:在刺激SON镇痛中,OT起着重要作用,L-Glu刺激SON的OT细胞释放OT,作用于NRM细胞的OT受体和V_2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5-HT在此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Bai B  Wang H  Liu WY  Song CY 《生理学报》1999,51(2):224-228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反应作为痛反应指标,观察纳洛酮(NX)和抗阿片肽血清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微量注射神经降压素(NT)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双丹  张琪 《生理学报》1989,41(1):56-62
为研究心钠素(ANF)和精氨酸加压素(AVP)的相互作用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意义,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和对照大鼠(WKY)侧脑室(icv)或静脉(iv)注射人ANF-(99-126)观察其对血浆、下丘脑和垂体AVP含量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和尿量(UV)、尿钠(U_(Na)V)排泌的影响。静脉注射ANF后10min,SHRsp和WKY大鼠的MAP分别下降9.4%和12.2%(P<0.05),UV分别增加9和20倍(P<0.01),U_(Na)V增加16和29倍(P<0.01)。侧脑室注射ANF对两种大鼠的MAP、UV和U_(Na)V排泌均无明显作用。静脉或侧脑室注射ANF均使两种大鼠的血浆AVP水平明显下降,其中SHRsp的血浆AVP浓度下降程度(iv,-58%;icv,-31%)弱于WKY大鼠(iv,-80%;icv,-65%),下丘脑AVP含量在两种大鼠中都明显增加,而垂体AVP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果表明,人ANF-(99-126)有明显的抑制AVP释放和降压、利尿、利纳作用,而SHRsp对这些作用的敏感性都降低,提示SHRsp对ABF的反应减弱可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强电针穴位对背角神经元镇痛效应广泛性的中枢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何晓玲  刘乡 《生理学报》1995,47(6):605-609
实验用雄性大鼠,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T12-L1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对后爪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观察到低强度(2V)电针作用于与痛源接近的“足三里”穴对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远隔穴位“下关”穴则无效。而当采用超过C类纤维阈值18V电针时,则远隔穴位“下关”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表现为强电针穴位镇痛作用的广泛性。而损毁NRM后,强电针(18V)远节段“下关”穴的镇痛作用消失,而近节段“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