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9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4例。A组使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B组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C组联合使用兰索拉唑和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胃管引流量、胃液PH值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的显效率为61.76%,显著高于A组和B组(均P0.05);C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B组(P0.05);C组的止血时间为(15.37±4.38)h,血压稳定时间为(7.23±1.18)h,胃管引流量为(236.59±29.81)mL,均显著少于A组和B组,而胃液PH值为(5.91±0.57),显著高于A组和B组(均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显著提高止血效果,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兰索拉唑或奥曲肽治疗,且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42.
蕲蛇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水英  陈文辉 《蛇志》1997,9(4):61-62
蕲蛇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8例临床观察郭水英陈文辉黄敏冯蔚芬(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脉管病专科350001)下肢深部静脉血栓性疾病在我国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从1995年11月至1997年1月应用蕲蛇酶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  相似文献   
43.
44.
韦家新 《蛇志》2016,(4):412-41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45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椎管内麻醉前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椎管麻醉前加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给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均低于入室时(P0.05),而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在入室时、给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后30、45min的镇静、镇痛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给药后45min的镇静、镇痛效果评分低于给药后30min(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达到镇静、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5年7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5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VT发生率、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压积(HTC)、全血黏度(WBV)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术后3周,观察组DVT的总发生率为9.7%(6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4%(2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DD、Hcy、hs-CRP、HTC、WBV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该6个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为7.94%,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是一种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当前主动型下肢假肢控制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主动型下肢假肢设计和分类的通用控制框架,包括3个分层结构:上层控制器、中层控制器、底层控制器。其中,上层控制器感知运动意图;中层控制器将运动意图转换为预期的装置状态,用于底层控制器的跟踪参考;底层控制器通过反馈控制或者前馈控制计算出预期装置状态与当前装置状态的误差,驱动假肢执行这些命令,形成控制闭环。结果表明,该通用控制框架可完整阐释主动型下肢假肢的人—机—环境共融关系,明确了分层控制策略的层级任务,为未来主动型下肢假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7.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会引起下肢肌肉痉挛,这种现象给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能够在训练过程中识别痉挛并及时中断训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通对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采用基于形状的模版匹配法来识别痉挛信号,并以皮尔逊相关系数来分析表征下肢痉挛信号的相关性大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仿真验证了模版匹配法在个人痉挛信号识别中的准确性,显示了在泛用痉挛信号识别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聚桂醇在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9月医院确诊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5例(75条患肢)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33例(33条患肢)超声引导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作为聚桂醇组,42例(42条患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作为手术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门诊随访术后6、12个月,记录复发率。结果:聚桂醇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组皮下血肿、皮肤麻木感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组12个月复发率为12.12%低于手术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可选疗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观察组患者行TIP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各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率及症状缓解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肝性脑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Child-Pugh评分、血清TBIL、DBIL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Child-Pugh评分、血清TBIL、DBI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72)。结论: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静脉曲张症状,对肝功能损伤控制较好,且远期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50.
邹自强  方芳  闾四平  潘波  陈杰  易剑  付庆 《生物磁学》2009,(13):2546-2548
目的:回顾性分析膝部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3例膝部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患者,其中肢体严重缺血患者(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皮温下降,皮肤花斑或者苍白)13例,部分缺血患者(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者消失但有毛细血管充盈征)10例。腘动脉修复方法:端端吻合术4例,修补术5例,切开取栓术3例,对侧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术10例。修复顺序:先修复血管再固定骨折8例,先固定骨折再修复血管14例,处理骨折前先建立临时性动脉内分流10例。结果:肢体存活19例,截肢4例。截肢者均为严重缺血患者,其中1例患者因严重骨折和广泛软组织损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行I期截肢,3例患者因术后反复感染(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行Ⅱ期截肢。严重缺血的患者只有3/13例完全恢复,而部分缺血的患者有6/10例完全恢复。血管再通时间≥8h的患者只有4/13例完全恢复,而血管再通时间〈8h的患者有5/9完全恢复。结论:膝部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时,肢体缺血程度和缺血时间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术后感染仍是造成截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