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61.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微小RNA-338-3p(miR-338-3p)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手术获得的67例肝癌组织标本,同时每例标本均取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配对对照,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两组组织标本中的miR-338-3p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5例(67.16%)miR-338-3p表达下调,22例(32.85%)表达上调;RT-qPCR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miR-338-3p的相对含量为(0.76±0.38),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2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9,P=0.000)。miR-338-3p在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肿瘤浸润深度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率高于中高分化、Ⅰ+Ⅱ期、T1+T2期、无淋巴结转移肝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iR-338-3p表达下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38-3P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早期检测可作为评估肝癌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62.
目的:构建人14-3-3σ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其原核表达产物,并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及活性检测。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14-3-3σ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到pGEX-KG载体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ate后表达重组蛋白,利用GST-Sepharose 4B亲和珠对原核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已纯化的蛋白与已知体外相互作用蛋白AKT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从人乳腺文库中扩增获得约750 bp的DNA片段,并成功克隆至pGEX-KG载体上,经双酶切鉴定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外源基因插入片段,测序与目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在Rossate菌株中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52 000的目的蛋白,SDS-PAGE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表达成功,并纯化得到GST-14-3-3σ融合蛋白;通过GST pull-down技术检测证实GST-14-3-3σ融合蛋白可以和AKT在体外结合,并证实其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获得了原核表达的活性较好的GST-14-3-3σ蛋白,为后续研究细胞周期蛋白调控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小干扰RNA(siRNA)细胞导入方法,并对mTOR敲低的HepG2肝癌细胞株的功能进行初步检测。方法:构建了2条不同的人mTOR慢病毒siRNA载体pLenti-H1/mTOR siRNA,与3个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后感染HepG2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2周后,收集细胞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mTOR敲减效果及其下游基因c-myc、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水平及4E-BP1、S6K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构建的pLenti-H1/mTOR siRNA能有效抑制mTOR基因的表达,敲低了mTOR蛋白水平,且沉默mTOR后其下游基因c-myc、CyclinD1的表达水平及4E-BP1、S6K1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构建了慢病毒介导RNA干扰mTOR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TOR通路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4.
王巍  郭晓东  周艳贤  杨美  皋月娟 《生物磁学》2013,(30):5874-5877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股总动脉内皮功能,并探讨该技术治疗慢性肾衰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ET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右侧股总动脉血管弹性指标,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硬度指数(β)和脉顺应性(AC)。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和硬度指数(β)均高于对照组所对应的值;而脉顺应性(AC)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需要透析的患者组β、PWVβ、Ep和AI的值均高于非透析患者组对应的值,AC值低于非透析患者组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愈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体细胞重编程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使已分化的细胞转变成为另一种细胞.体细胞重编程的方式主要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提取物处理技术及特定转录因子转染技术.现有研究表明,细胞提取物重编程技术在体细胞重编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为此,就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体细胞重编程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使已分化的细胞转变成为另一种细胞.体细胞重编程的方式主要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提取物处理技术及特定转录因子转染技术.现有研究表明,细胞提取物重编程技术在体细胞重编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为此,就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对实验室常用的H5N1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灵敏性。方法增殖H5N1病毒,蚀斑技术定量待检病毒,应用细胞接种、血凝实验、RT-PCR、Real-time RT-PCR等方法检测稀释的病毒悬液,比较检测的最低滴度。结果细胞接种、Real-time RT-PCR、RT-PCR及血凝实验能检测病毒的最低滴度为10 PFU/mL、10 PFU/mL、103 PFU/mL及3.52×105 PFU/mL。结论几种检测方法比较而言,细胞接种与Real-time RT-PCR检测灵敏性最高;血凝实验用时最短,但灵敏性低,结果需要进一步确认;RT-PCR用时较较短,检测灵敏性较高。  相似文献   
68.
rDNA-ITS序列鉴定深部真菌菌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深部真菌病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有关深部真菌菌种的鉴定成为研究热点。由于传统的菌种鉴定方法存在费时及易受实验条件影响等不足,核糖体rDNA-ITS序列分析法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真菌属内不同种间的系统发育研究中。本文综述了核糖体rDNA-ITS鉴定深部真菌菌种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组织学检查是一种识别真菌快速、简便的方法。本文介绍真菌病的病理学诊断中最常见的特殊染色方法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0.
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2是白念珠菌生存所需的毒力因子,与白念珠菌的生存发展及致病性密切相关.通过深入研究Sap2的毒力作用和对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致病机制,可为以后抗体研制及治疗方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