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对湖南省沅、澧水水域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湖南鱼类3新纪录:张氏(餐)Hemiculter tchangi Fang、长脂拟鲿Pseudobagrus adiposalis、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  相似文献   
22.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是生物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宿主有效应对病原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胁迫,被认为是医疗、食品加工和农业领域最具前途和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物。病原微生物在与抗菌肽的互作中进化出了多种有针对性的抗性机制,本文从病原微生物对AMPs的感应与基因调控、细胞壁/膜成份的修饰、分泌蛋白酶降解及利用外排泵排出等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AMPs类制品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23.
以红阳猕猴桃叶片和茎段为实验材料,通过优化培养基,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红阳猕猴桃遗传转化体系,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把猕猴桃ACO基因(ACC oxidase gene)的反义链导入红阳猕猴桃,共获得47株潮霉素抗性植株.随机挑选其中14株进行PCR鉴定,其中9株成功扩增到了目的条带,初步统计阳性植株为64.3%左右.此研究为利用分子遗传基因工程手段培育优质延熟保鲜的转基因猕猴桃新品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通过树脂吸附、离子交换、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以及紫外、质谱等分离、纯化和鉴别的方法,从哈茨木霉T2-16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种对豆科作物生长具促进作用的肽类物质。用该肽类物质对豇豆土著根瘤菌进行处理后,用AFLP技术研究了该物质对供试根瘤菌遗传稳定性和在土壤中竞争结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传代次数和培养温度(28℃~36℃范围)对供试根瘤菌的遗传性状无明显影响,其AFLP指纹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经木霉肽类代谢产物处理后,根瘤菌竞争结瘤能力得到提高,为对照根瘤菌的1.53倍。  相似文献   
25.
白马雪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垂直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1年间,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任村附近,通过在四个山坡每隔海拔100米的样带(宽5.0米)内搜集黑白仰鼻猴的粪便来研究猴群不同季节的垂直迁移模式。同时,通过在每个地区山脊上和山沟内搜集2.5米宽垂直样带内的粪便,来研究猴群不同季节对山脊和山沟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猴群在海拔3500-4300米的区域活动。虽然猴群全年集中利用3900-4200米的林带;但是具有季节性差异:夏季最高(4200米),依次是秋季(4100米)和冬季(4000米),夏季最低(3900米)。另外,冬季山沟中的粪便多于山脊说明猴群在沟中停留时间长,这与沟中少风且温度高有关。不同海拔带上的粪便密度和松萝量间正相关,这意味着食物资源的垂直分布是影响猴群垂直迁移的重要因素。春季,猴群会下到低海拔采食嫩芽/叶,而冬季则下到低海拔处躲避首次大雪,这很可能导致猴群集中利用第二个海拔带。  相似文献   
26.
资源冷杉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宁世江  唐润琴  曹基武 《广西植物》2005,25(3):197-200,280
对资源冷杉的分布现状进行研究,揭示了目前资源冷杉的生存环境、资源数量、生长与自然更新能力,指出了实现有效保护所要面对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7.
对7个不同地点的野生檵木、野生红花檵木、栽培红花檵木花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浏阳大围山野生檵木花的数性遗传结构与其它地区的野生檵木有较大差异,4数性花和5~6数性花各占50%;红花檵木野生和栽培类型均以5数性花数量居多,不同于文献记载的檵木属植物4数性花的分类属征(每朵花花瓣、雄蕊、退化雄蕊及萼片均为4数).利用花的结构遗传变异探讨了红花檵木的起源和品种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8.
模拟黄腹角雉野外生存环境和自然种群结构,采用较大空间散放与多个体群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饲养试验,其笼养繁殖性能比对照组传统对养方式显著提高.通过两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产卵量为8.5枚,卵受精率为82.6%,受精卵孵化率为88.7%;对照组平均产卵量5.7枚,卵受精率50.3%,受精卵孵化率72.4%,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对两组间的卵重、卵形、产卵期进行了测定,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9.
30.
模拟氮沉降凋落物管理对樟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毅  闫文德  郑威  廖菊阳  盘昱良  梁小翠  杨坤 《生态学报》2018,38(21):7830-7839
以湖南省植物园樟树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模拟氮沉降下,不同凋落物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CK(0 kg N hm~(-2)a~(-1))、LN(50 kg N hm~(-2)a~(-1))、NM(150 kg N hm~(-2)a~(-1))以及HN(300 kg N hm~(-2)a~(-1));凋落物处理分别为去除凋落物、添加凋落物以及凋落物对照组。经过为期2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模拟氮沉降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温度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湿度呈现显著的波动性变化,施氮及凋落物管理对土壤温度无影响。土壤湿度仅受凋落物管理的影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去除凋落物的土壤湿度与加倍凋落物的土壤湿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性。(2)模拟氮沉降不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呼吸均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最大值出现在6—8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且在生长季期间(4—8月),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存在显著差异。(3)施氮对土壤呼吸表现为抑制作用,添加凋落物对土壤呼吸起促进作用,去除凋落物对土壤呼吸起抑制作用。(4)在凋落物对照组中,LN、MN、HN较CK相比,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分别降低了35.4%、30.6%、36.8%,且各施氮水平与CK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凋落物处理下,LN、MN、HN处理较CK相比,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土壤呼吸分别降低了23.2%、15.8%、14.7%。去除凋落物处理下,LN、MN、HN较CK相比,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分别降低了3.5%、0.5%、-11.6%。且添加或去除凋落物均能削弱施氮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大。(5)土壤呼吸与5 cm处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土壤温度可解释土壤呼吸变异的47.76%—72.61%;与土壤湿度呈现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