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靶向HPV16-E6的siRNA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NA干扰技术为手段,HPV编码的癌蛋白E6为靶标.探讨靶向HPV16-E6的siRNA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试图阐明该实验的临床意义.构建靶向HPV16-E6的siRNA表达载体,应用体外转染试剂转染HPV16-E6阳性的宫颈癌CaSki细胞.以RT—PCR检测CaSki细胞中E6蛋白的mRNA的表达.借助细胞色素c测定来分析细胞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和活性.从而研究靶向HPV16-E6的siRNA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RT.PCR检测结果表明,将靶向HPV16-E6的siRNA的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到HPV16-E6阳性的CaSki细胞后,其所舍E6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下调;Westernblotting栓出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亦告下调;细胞色素C释放实验结果显示,HPV16-E6siRNA能够诱导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浆中。从而诱导细胞凋亡.靶向HPV16-E6的siRNA能够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靶向HPV16-E6的siRNA为研究重要致瘤蛋白HPV16-E的功能开辟了新途径,给HPV16-E6阳性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并探索了HPV感染及宫颈癌的新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42.
构建抗菌肽Bactenecin7分泌表达载体,鉴定表达产物及检测其生物活性。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拼接合成Bactenecin7基因及其相关调控元件,将目的基因克隆到穿梭载体 pMG36e中,经鉴定后电击转化乳酸菌。通过RT PCR,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琼脂扩散法对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初步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携Bactenecin7基因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乳酸菌后,该乳酸菌能有效分泌表达Bactenecin7,经体外抑菌实验证实表达产物Bactenecin7具有抑菌活性。实验表明携Bactenecin7基因的乳酸菌能有效分泌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抗菌肽Bactenecin7,为进一步研究口服重组乳酸菌进行肠道细菌感染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杜娟  黄远帅 《生命的化学》2006,26(4):348-350
许多条件致病菌依赖密度感应系统作为毒力表达的最重要的调节器。该文就革兰氏阴性细菌密度感应系统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分离与鉴定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4.
微流控分析芯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全分析系统(μ_TAS)又称为芯片实验室,自从Manz等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μ_TAS已成为生物分析的一个独立领域并被学术界所认可。微流控分析芯片作为μ_TAS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其快速、高效分析,低消耗和微型化等特点发展非常迅速。在此结合微流控分析芯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状况,着重从基因检测、蛋白质分析和细胞分析等方面,对该技术在医学领域里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小鼠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及IL-1β、IL-6、TNF-α、COX-2mRNAs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呼吸爆发,用化学发光分析和电子顺磁共振检测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以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IL-1β、IL-6、TNF-α、COX-2表达,用RT-PCR检测IL-1β、IL-6、TNF-α、COX-2mRNAs表达,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COX-2蛋白表达。结果银杏叶提取物能清除巨噬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下调LPS诱导巨噬细胞IL-1β、IL-6、TNF-α、COX-2 mRNAs和蛋白表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巨噬细胞产生呼吸爆发和LPS诱导巨噬细胞IL-1β、IL-6、TNF-α、COX-2 mRNAs和蛋白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汉族马凡综合征(MFS)患者FBN1基因两种新发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 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 FBN1)基因突变情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对MFS患者的FBN1基因进行突变筛查, 对DHPLC初筛异常的DNA片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两个MFS家系中发现FBN1基因两种新的突变: 一种为复合突变包含第55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c.6862_6871delGGCTGTGTAG (p.Gly2288MetfsX109)、同义突变c.6861A>G和内含子的突变c.[6871+1_6871+11delGTAAGAGGATC; 6871+34dupCATCAGAAGTGACAGTGGACA]; 另一种为第20号外显子的错义突变c.2462G>A(p.Cys821Tyr)。研究表明, FBN1基因的缺失突变c.[6862_6871delGGCTGTGTAG; 6871+1_6871+11delGTAAGAGGATC] (p.Gly2288MetfsX109)和错义突变c.2462G>A(p.Cys821Tyr)可能分别是这两个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47.
NPM1突变基因表达抑制K562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NPM1)突变是近年发现的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改变,为探讨NPM1突变对K562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将载体pEGFPC1-NPM1-mA转染K562细胞系,构建稳定表达NPM1突变蛋白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mA)。利用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改变;细胞粘附、Transwell实验分别用以观察细胞体外粘附、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发现,NPM1突变转染后K562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同时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低。与未处理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细胞相比,K562-mA细胞体外迁移能力有所增加,但细胞粘附及侵袭能力却明显减弱。提示NPM1突变基因的表达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为进一步深入探讨NPM1突变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8.
该研究旨在探讨重组人S100A6蛋白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原核表达制备重组人S100A6蛋白(GST-hS100A6),SDS-PAGE显示其大小为36 kDa,Western blot显示其可以被S100A6抗体特异识别,BCA法测定1 L菌液共收获约16.7 mg蛋白;将其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MCF-7,MTT显示细胞培养48 h时,浓度为100μg/mL和300μg/mL的GST-hS100A6组的D_(492)值较GST组增加29.1%和84.6%(P<0.05),提示S100A6促进MCF-7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GST-hS100A6组的克隆形成率较GST组高38.7%(P<0.05),提示S100A6促进MCF-7的克隆形成;Hoechst染色显示GST-hS100A6组在24 h时细胞凋亡率较GST组减少67.8%(P<0.05),48 h时细胞凋亡率较GST组减少58.4%(P<0.05),提示S100A6抑制MCF-7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显示在24 h时GST-hS100A6组的划痕愈合率为GST组的2.2倍(P<0.05),提示S100A6促...  相似文献   
49.
NS3/4A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复合体,是病毒完成自身复制周期的必要成分。该研究为调查NS3/4A对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应答(DNA-damage response,DDR)的影响,在Huh7细胞中表达了外来NS3/4A基因。通过DAPI染色和MTT分析显示,外来表达NS3/4A显著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活力的下降。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NS3/4A可明显增加细胞内源性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损伤(γH2AX灶点升高);而进一步用X-ray诱导细胞外源性DSBs损伤后,外来表达NS3/4A的细胞显示出明显的DSBs损伤修复缺陷(减缓的γH2AX灶点消退)。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NS3/4A可抑制喜树碱(Camptothecin,CPT)诱导的ATM第1 981位丝氨酸的磷酸化(pATM1 981)。以上结果提示,NS3/4A基因外来表达可引起细胞DNA损伤,抑制ATM介导的DSBs损伤修复信号,诱导细胞凋亡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50.
用免疫组化技术和PCR-SSCP技术对高、中、低分化大肠腺癌、癌旁粘膜、正常粘膜及大肠腺癌型息肉的P21、P53蛋白表达和k-ras基因、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大肠腺癌P21、P53蛋白表达比大肠腺瘤增多,但增加不显著(P〉0.05),二组均比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高(P〈0.01),大肠腺癌k-ras基因和P53基因突变率比大肠腺瘤、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