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为了解白yuan的消化生理过程,利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白yuan胃肠道5种内分泌细胞:5-羟色胺(5-HT)、脑啡肽、P物质、胃动素和抑胃素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HT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尤其是盲肠和直肠;而腺胃、肌胃和幽门中均未发现该类细胞。脑啡肽和P物质细胞数量明显较5-HT少,它们稀疏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无显著的分布积聚区。抑胃素和胃动素在整个胃肠道中均无分布。分析表明白yuan胃肠道5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与其他鸟类相似,但与其他脊椎动物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DNA序列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来自马边、美姑、越西、宝兴、平武、青川、南坪和白水江等地40只大熊猫336~444bp的线粒体tRNA基因和D环区序列.在21个创立者中共检出9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发现大熊猫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地理群体间无显著的遗传隔离.大熊猫现生群体可能源于晚更新世,并受瓶颈效应的影响.在此之后,其遗传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鹤类精液冷冻保存和使用技术,2003~2005年,进行了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冷冻精液保存及人工授精实验。使用Beltsville家禽精液稀释液作为白鹤精液稀释液,12%的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液。精液样本冷冻经过三个阶段的降温,最后保存在液氮中。成功保存了编号93001雄性白鹤精液36 支(0.2 ml/支)。冷冻精液在0~4℃冰水中解冻3~5 min,解冻后白鹤精液精子活率为29.3%±15.5%(n=16),2004和2005年分别为92101号雌鹤产的两窝卵进行人工授精实验,2年共产卵5枚,其中1枚卵受精并成功孵化。实验发现在雌鹤产卵前一周和产卵期间每天输精,并增加每次输精量,同时在产完1枚卵后4 h内完成一次输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1只雄性洪氏环企鹅(Spheniscus,humboldti)骨骼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企鹅骨骼结实、沉重不充气;喙长,前端略下弯,颞部呈深凹陷状;肩胛骨及胸骨龙骨突发达;胸椎不愈合;前肢骨骼扁平,特化为鳍状,翼内关节活动性较小,第一掌骨及拇指消失;髌骨发达,跗跖骨短而宽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了洪氏环企鹅对海中潜水、游泳、取食以及陆地直立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北京动物园分别采用全人工和人工.狗乳交替哺育的方法,成功哺育6只雪豹幼崽。通过对育幼箱内外温、湿度的监测结果表明,幼崽呼吸频率随年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波动,9周后接近成年雪豹;幼崽体温0—87日龄呈逐渐下降趋势,50日龄后趋于稳定;排便和排尿量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70日龄增长量趋缓;幼崽体重直线增长。通过对两种哺育方式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哺育方式下雪豹幼崽体重生长存在显著差异。育幼箱内温度和幼崽自身体温对体重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体温与幼崽呼吸频率和进食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外,还应注意饲料转换时机及微量元素对幼年雪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保护行为学: 正在兴起的保护生物学分支学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的30年里, 人们利用动物行为的进化生物学方法来解决保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行为学、行为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相结合, 产生了保护生物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保护行为学。保护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 从物种保护实践中发现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以及行为的生态适应性, 并把动物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理论应用到物种保护实践中, 从而促进物种保护工作。目前全球有10%的物种濒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保护日趋紧迫, 保护行为学的诞生为行为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表明行为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正在担负起挽救濒危物种的使命。不久的将来, 保护行为学及其相关学科将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17.
动物幼儿园     
照片上的黑猩猩 ,雌性 ,名叫“丫丫”,刚满 1岁。它是 1999年 5月出生后被母性不强的妈妈遗弃后 ,送到动物幼儿园 ,用牛奶由人工哺育成活的。被黑猩猩“丫丫”抱着的非洲狮 ,雌性 ,名叫“顺顺”,刚满 3个月龄 ,是 2 0 0 0年 2月 ,出生后母兽不哺育 ,才入了“全托”。它们刚入托时 ,都分别住在各自的婴儿箱内 ,饲养员 2 4 h监护 ,生活上定时定量 ,按时休息。待它们能自由活动后 ,常混养在一起到室外踏青、晒太阳。北京动物园每年都有不少被母兽遗弃的孤儿被送入动物幼儿园 ,实行“全托”。你看 ,黑猩猩“丫丫”抱着小非洲狮玩的多高兴。动物…  相似文献   
18.
世界野生虎(Pantheratigris)传统上被划分为8个亚种,其中3个亚种已于20世纪灭绝,而剩余种群的生存仍然受到偷猎、栖息地丧失和片断化的威胁。作为唯一栖息着4个现存虎亚种的国家,中国在世界虎的保护事业中负有重要责任,然而其野生和圈养虎的分类地位却仍然不确定。最近一项研究(Luoetal,2004)从所有现存野生虎分布地区(包括中国)采集了134份“基准样品”(即原产野外或有确定地域起源的个体生物样品),对虎的系统地理学、种群结构以及遗传起源进行了全面分析。所用的分子标记包括四千碱基对的线粒体DNA、30个核基因组微卫星位点,以及MHC-DRB基因。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虎的整体遗传多态性较低,但是种群分化程度很高,它们被划分为6个,而不是5个现存亚种(1)西伯利亚虎(P.t.altaica);(2)苏门答腊虎(P.t.sumatrae);(3)孟加拉虎(P.t.tigris);(4)华南虎(P.t.amoyensis);(5)印支虎(P.t.corbetti);(6)新定义的亚种马来虎,暂命名为P.t.Jacksoni。由于所研究样本量有限,目前暂定的华南虎亚种还需进一步确定。现有华南虎圈养种群包括遗传关系相距较远的两支一支与印支虎(P.t.corbetti)无异;而另一支则与其他种群均相距甚远,可能代表了真正的华南虎(P.t.amoyensis)。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国动物园中圈养虎的遗传起源调查亟待进行,以确认该圈养种群整体的遗传独特性或者非独特性。换言之,这将是确认华南虎是否仍然存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雄性丹顶鹤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常用常规方法制片,H.E染色,观察了一维性丹顶鹤的消化系统组织结构。食道壁厚,内具许多发达的纵行皱襞,粘液腺丰富。嗉囊壁薄,皱襞少而浅,淋巴细胞丰富聚集成团。腺胃由发达的复管状腺和单管状腺组成。肌胃内的单管状腺多9 ̄13个聚成一束,肌层仅为环肌组成。肌胃内的单管状腺多9 ̄13个聚成一束,肌层仅为环肌组成。十二指肠处的小肠腺发达,无十二指肠腺,肠绒毛稀疏、叶状。空肠绒毛长而密集,细长指状。回肠的小肠  相似文献   
20.
黑喉红尾鸲     
黑喉红尾鸲 ( Hodgson′s redstart Phoenicurushodgsoni)中等体型而色彩浓艳 ,喜开阔的林间草地及灌丛 ,常靠近溪流 ,取食在树间 ,如翁鸟类般捕猎食物。繁殖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青海东部、甘肃、陕西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筑巢于山岩隐蔽平台处 ,杯状巢 ,窝卵通常4枚。分布于海拔 2 70 0~ 4 30 0 m。越冬至湖北、湖南、四川东部及云南东部。黑喉红尾鸲@吴秀山$北京动物园兽医院!北京1000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