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41.
金鱼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环孔片层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环孔片层在金鱼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一些形态变化。描述卵母细胞发育的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环礼片层的分布以及排列的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卵母细胞的生长,环孔片层的出现率和每束中片层的数目都逐渐增加。除了在卵原细胞以外,环礼片层一般都分布在远离细胞核的卵质中。尚观察到孔结合物质和片层间物质与多核蛋白体有联系。我们从观察结果推测金鱼卵母细胞的环孔片层可能是由粗面内质网衍生而成。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利用胚泡注射技术研究了小鼠胚胎原始外胚层细胞(primitive ectoderm cells)的发育能力。从交配后第五天的129/SV-ter(灰色,GPI-1~a/~a)小鼠的胚胎中分离出原始外胚层细胞并将之注射到交配后第四天的C_(57)BL/6 J(黑色,GPI-1~b/~b)小鼠的胚泡腔内。经过显微操作后的胚泡被移回昆明白假孕鼠内发育,其出生率为83.3%,毛色嵌合体(chimeras)比例为100%。这些嵌合小鼠的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1)分析结果表明,注射的原始外胚层细胞参与了内、中、外三个胚层所衍生的组织和器官(如脑、血液、心脏、肾脏、生殖腺、肌肉、脾、旰等)的胚胎发生。嵌合体与C_(57)BL/6 J小鼠交配后所得的结果表明,原始外胚层细胞在嵌合体内能形成有功能的配子。上述结果说明,原始外胚层细胞与内细胞团(ICM)细胞、体外培养的胚胎干细胞(embryoderivedstem cells)一样,具有发育全能性。导入胚泡后,不仅能参与嵌合体中各种体细胞的分化,并且能经历配子发生产生有功能的雌雄配子。此外,本文还对胚泡注射技术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不仅比已报道的各种方法简便,并且使注射嵌合体的比例提高到35.7%。  相似文献   
143.
扬子鳄与密河鳄基因组DNA的复性动力学和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DNA复性动力学的分析,测定了扬子鳄和密河鳄基因组的组织结构,两者的复性曲线非常相象,高度重复DNA含量很少,而中度重复DNA序列各占基因组的30%左右。中度重复序列部分能再分成三个组分,虽然每个组分的序列复杂性和拷贝数有差别,但每部分的总复杂性是相似的。我们已测得扬子鳄基因组的单拷贝序列为3.68×10’bp,基因组为5.65×10’bp;密河鳄基因组的单拷贝序列为3.67×10’bp,基因组为5.24×10’bp。根据基因组的组织结构的分析,在分子水平上表明两种鳄鱼是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种。  相似文献   
144.
145.
cDNA文库的快速构建法周立,任东路(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0080)cDNA文库的构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中一门重要的技术。它主要用于基因的筛选。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得到完整的编码蛋白质的目的片段。通过构建表达型cDNA文库还能分离到调控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因子的基因。此外,差别筛选(differentialscreening)技术有助于我们获得在发育的不同阶段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46.
cDNA文库快速构建法及高粱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周立,张筱林(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0080)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cDNA文库的构建已成为本领域中最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特别是在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等方面研究工作巾有着十分重要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7.
1982年Palmiter对转基因巨鼠的报道在生物界引起巨大反响,从而把对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推向一个高潮;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发表的有关论文数百篇。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巨型鼠的产生显示了转基因技术的巨大经济潜力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8.
蔗糖调控培养对胡萝卜体细胞胚内源ABA水平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分析了经不同浓度蔗糖调控的胡萝卜(DaucascarotaL.)体细胞胚及胚性器官的内源ABA水平。结果表明,随着胚的生长发育,内源ABA含量呈上升趋势,到子叶胚时,达到最高值。在胚的早期发育阶段,不同处理之间,ABA水平只有较小的差异,而当子叶胚开始膨大时,这种差异则较明显。一旦将调控胚解调控,体细胞胚内源ABA含量则明显下降。在两个月内,调控胚及胚性器官的ABA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表明蔗糖浓度可导致体胚内源ABA水平的变化,但这种影响依发育时期而异;高浓度的ABA水平有利于胚性状态的维持。与此同时,比较研究了外源ABA处理效应与高浓度蔗糖处理的差异,结果表明,蔗糖的调控效应与ABA的调控相似又不尽相同。总之,在蔗糖调控胡萝卜体细胞胚发育的信号传递网络中ABA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149.
分离和鉴定沙冬青抗冻蛋白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经典的蛋白质色谱技术,纯化沙冬青(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 Chengf.) 叶片中的抗冻蛋白质,然后经非变性PAGE胶分离、回收,得到具有热滞活性的两条带:B1 和B3。前者在8 g/L时热滞活性为0.46 ℃,并在SDS_PAGE胶上分离出两条带( 分子量为67 kD和21 kD) ;后者在10 g/L时热滞活性为0.45 ℃,在SDS_PAGE胶上只有1 条带( 分子量为39.8 kD)。B1 和B3 均不能被Shiff 试剂染色,也不具有典型糖蛋白的紫外吸收特征,因而可能不是糖蛋白  相似文献   
150.
植物抗病(R)基因结构上的高度保守性,为利用基于PCR的方法快速分离R基因同源序列提供了基础。采用这种方法,我们曾从水稻中分离到8个R基因候选同源序列(Rgenecandidates,RGCs)。为了研究RGCs与遗传学上已知的R基因的关系,对它们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染色体定位。DNA杂交结果显示RGCs都属于多基因家族(Fig.1)。6个RGCs(Osh359-1、Osh359-2、Osh359-3、Osh359-5、Os8558-3、Os8558-14)在两个籼稻品种H359和Acc8558中检测出多态性,并定位在水稻染色体上(Fig.2)。它们分别检测出了1、1、4、1、2和1个座位,共10个座位,其中9个定位在第11号染色体的3个区域上,即RFLP标记G181和C82之间(由Osh359-2、Osh359-3、Osh359-5和Os8558-3检测的6个座位),G1465与C50之间(Osh359-3检测出的一个座位),和C496附近(由Osh359-1和Os8558-14检测出的两个紧密连锁的座位)另有一个由Os8558-3检测出的座位定位到第8号染色体上,位于L457和G1082B之间。这些染色体区域包含近一半的遗传学上已知的抗病基因,如Xa-3、Xa-10、Pi-a和xa-13。这一结果表明RGCs与已知的抗病基因位于相同的染色体区域。此外,RGCs定位的结果表明,它们在水稻基因组中呈簇状分布,表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