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Nogo—p4是否通过与NgR结合的途径对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突起长度产生抑制。方法取4只出生24h内的Wistar大鼠,悬浮培养法培养大鼠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把神经干细胞分为A、B、C、D四组,A组加入血清,B组加入血清和Nogo—p4,C组神经干细胞经RNA干扰沉默NgR基因后加入血清分化,D组神经干细胞经RNA干扰沉默NgR基因后加入血清和Nogo—p4。分化第7d,GFAP抗体标记星形胶质细胞,使用Image—ProPlus5.0软件测量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突起长度。结果神经干细胞分化第7d,四组均可形成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B组中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长度明显短于其它各组。A、C、D组中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长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Nogo—p4经与NgR结合途径显著抑制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的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 在骨骼畸形大鼠肢端软骨细胞内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测二(哑)英诱导的骨骼畸形大鼠足部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二(哑)英(1×10-8mol/L)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印迹杂交检测软骨细胞内的IGF-2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 15 μg/kg剂量的二(哑)英诱导实验组胎鼠出现多种畸形,内翻足、无尾畸形、腭裂等骨骼畸形发生率为33.3%.畸形胎鼠的肢端骨化中心发生带缩小,软骨细胞核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紊乱.1×10-8mol/L剂量的二(哑)英使体外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内IGF-2 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分别减少80%和60%(P<0.05).结论 在二(哑)英诱导的骨骼畸形大鼠软骨细胞内IGF-2呈低表达状态.软骨细胞内IGF-2 的表达可能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康莱特联合阿霉素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康莱特对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探寻骨肉瘤的中西医结合化疗方案.方法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康莱特作用下骨肉瘤细胞的Fas表达,并将康莱特与阿霉素单独及联合应用于骨肉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倒置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改变.结果康莱特可上调骨肉瘤细胞的Fas表达并诱导凋亡,康莱特浓度达到10μl/ml时,细胞抑制率不再明显改变,但如与1μlg/ml阿霉素合用将使细胞抑制率进一步提升(P<0.01).细胞形态观察及凋亡率测定也显示,康莱特与阿霉素联用可诱导更多骨肉瘤细胞凋亡.结论康莱特可通过上调Fas表达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康莱特与阿霉素合用可提高杀伤骨肉瘤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阶梯式手术治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临床疗效的心理接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6年本院骨科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0例患者,经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微创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术后1天和3个月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术后3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效果,以及相应调查时间点患者对手术效果心理接受程度调查;对于7例微创手术疗效不佳患者进一步采用传统的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采用同样方法评价手术效果和调查患者心理接受情况。结果:50例微创术后1天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术后1天优良率为84%,术后3个月为86%;患者对术后疗效心理满意度调查:术后1天,满意并接受为84%,不满意但接受为16%,不满意难接受为0;术后3个月,满意并接受为86%,不满意但接受为14%,不满意难接受为0。对于微创术后效果欠佳7例患者行FD手术,术后1天及3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术后1天优良率为71%,术后3个月为100%;患者对开窗术后疗效心理满意度调查:术后1天,满意并接受为71%,不满意但接受为0,不满意难接受为29%;术后3个月,满意并接受为100%,不满意但接受为0,不满意难接受为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阶梯式手术治疗方案临床效果和患者心理接受情况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MSCs分泌物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纯化BMSCs并收集其培养上清,流式细胞术分析PC12细胞的凋亡率;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PC12细胞bcl-2和TH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BMSCs可在体外分离扩增,其表面抗原CD44阳性而CD45阴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BMSCs上清液组加MPP^+处理组(联合组)细胞凋亡率低于MPP^+损害组;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显示联合组的bcl-2和TH蛋白和mRNA水平与MPP^+损害组相比明显增加。结论BMSCs能分泌多种对退变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因此BMSCs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的强弱与BMSCs上清液浓度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骨肉瘤中survivin基因与核因子-κB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appa B, NF-κB)对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5例正常骨组织survivin mRNA及NF-κB p65蛋白表达,并与骨肉瘤主要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正常骨和骨软骨瘤组织survivin mRNA及NF-κB p65表达不明显,骨肉瘤组织中其表达率分别为65.8%、60.5%,survivin mRNA表达与骨肉瘤分型和转移有关,NF-κB p65表达与骨肉瘤转移有关,骨肉瘤中survivin与NF-κB表达正相关.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核因子-κB在骨肉瘤细胞中均异常活化,进而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二者对骨肉瘤的作用可能存在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骨折愈合是一个独特的多步骤过程,最终可导致正常的骨的解剖和骨的功能的恢复,而不像其他组织修复过程往往最终以瘢痕组织结束。骨折后形成大量修复性骨痂组织,包绕骨折部位。骨痂中存在两种骨形成方式:即膜内化骨和软骨内化骨。系统激素和局部生长因子参与调节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膜内化骨、软骨形成和软骨内化骨。  相似文献   
8.
检测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体外培养脊髓微血管内皮细胞(spinal cord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屏障功能的调节机制。体外分离培养大鼠SCMEC及胶质细胞,通过双室培养系统建立体外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模型;分别用Ang1及Ang1+wortmannin(Akt抑制剂)处理培养细胞,Western-blot检测Akt及连接蛋白质的表达;放射自显影检测Akt激酶活性变化;测定跨内皮电阻(TEER)反映各组细胞屏障功能;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连接蛋白在细胞接触面的分布变化;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连接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结果显示,Ang1处理组细胞Akt活性及TEER值均有明显升高,Ang1处理后ZO-1及VE-cadherin在细胞连接处的分布增强,occludin/ZO-1、VE-cadherin/β-catenin之间的相互作用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且以上Ang1处理所引起的SCMEC功能改变均可被wortmannin所拮抗。表明Ang1通过Akt活性调节SCMEC连接蛋白的分布及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体外BSCB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波照射后组织工程骨的骨形成情况和力学变化。方法:将骨髓间充质细胞/β-磷酸三钙(Bonemarrowstromalcells/tricalciumphosphate,BMSCs/β-TCP)共同增殖分化培养2周后,手术植入同基因鼠背部两侧皮下,一侧行低强度超声波每日照射20min,另一侧作为对照。术后5、10、25和50d,分别取出组织工程骨,行抗压力测试、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e,ALP)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含量分析。结果:超声波组组织工程骨的ALP活性和OCN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压力测试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波能够促进组织工程骨的骨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涂层的AZ31B镁合金(HAP/AZ31B)作为植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采用恒电压阴极电沉积法制备表面HAP涂层的HAP/AZ31B材料;判定生物材料的致突变及毒性作用;检测材料表面的腐蚀状况并进行能谱分析。结果 HAP/AZ31B材料无致突变作用,对动物组织未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经HAP涂层后的AZ31B材料腐蚀较慢,微核出现率为4.4‰,溶血率为0.25%。结论HAP/AZ31B表现出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相容性,有可能成为新型可降解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