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1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240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飞机喷洒有机磷超低容量制剂防治蝗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1975—1980年在新疆巴里坤草原等地区进行的笼内药剂品种筛选试验、地面和飞机超低容量喷雾治蝗试验。结果表明:马拉松、马拉松与敌敌畏混剂、乐果、稻丰散和乙基稻丰散5种飞机超低容量制剂均可取代六六六粉剂防治各种蝗虫。每亩喷洒量为100—150克;每亩有效药量:马拉松、马拉松与敌敌畏混剂为25—45克;乐果为20—30克;稻丰散和乙基稻丰散为25—40克,蝗虫死亡率在90%以上。 使用飞机超低容量制剂治蝗具有防效好,功效高,成本低和环境污染少等优点。目前已在新疆、内蒙、青海和辽宁等省(自治区)大面积应用。累计防治面积达一千一百万亩,深受牧区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42.
应用灯光诱杀马尾松毛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于1965年和1973—74年在浙江余杭、富阳及湖南韶山进行。观察了不同灯种、个同盛器对松毛虫的诱蛾量,不同时间诱获的蛾数、雌雄比例、诱获雌娥的含卵数。分析了气温、风速、月光对诱蛾量的影响。根据不同翅长的正常雌蛾的含卵数同灯诱雌蛾的平均含卵数作比较,得知应用灯光诱杀马尾松毛虫,能够消灭35.85%的卵粒。坚持常年设灯,可以作为预防这种害虫的重要手段,也可作为综合防治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3.
1959年5月从云南省保山县杨桥凹的一只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体上采得一种跳蚤,经我们比较研究后,鉴定为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的一个新种。保山大锥蚤Macrostylophora paoshan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44.
采用乙酸乙酯提取3株亚肉座菌菌丝体,测试虫生真菌乙酸乙酯提取物(EAE)的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并借助GC-MS方法分析各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2株亚肉座菌的菌丝体EAE对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较强,IC50均小于9μmol/L;抗菌结果表明2株真菌的提取物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1株供试菌的EAE表现出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清除率可达85%)。GC-MS分析表明从亚肉座菌JXJG201717、JXJG201720和ARSEF7697的EAE中分别鉴定出21、35和39种成分,主要成分为酯类、醇类和酸类;盘状亚肉座菌JXJG201720与ARSEF7697有相同化合物13个,与暹罗亚肉座菌JXJG201717存在7个相同化合物。本研究表明虫生亚肉座菌具有产生丰富活性成分的能力,彰显出多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FGF21), a metabolic hormone with pleiotropic effects on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lleviates the process of acute pancreatitis (AP). However, its mechanism remains elusive. The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GF21 are observed in both patients with AP and cerulein‐induced AP models, and the mechanisms of FGF21 in response to AP are investigated by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autophagy in FGF21‐treated mice and cultured pancreatic cells. Circulating levels of FGF21 significantly increase in both AP patients and cerulein‐induced AP mice,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the change of pathology in pancreatic injury. Replenishment of FGF21 distinctly reverses cerulein‐induced pancreatic injury and improves cerulein‐induced autophagy damage in vivo and in vitro. Mechanically, FGF21 acts on pancreatic acinar cells to up‐regulate Sirtuin‐1 (Sirt1) expression, which in turn repairs impaired autophagy and removes damaged organs. In addition, blockage of Sirt1 accelerates cerulein‐induced pancreatic injury and weakens the regulative effect in FGF21‐activated autophagy in mice.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FGF21 protects against cerulein‐induced AP by activation of Sirtuin‐1‐autophagy axis.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金属硫蛋2A(Metallothionein 2A, MT2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 LPS)介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株(Human lung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PMVECs),经过一定浓度LPS溶液进行刺激后,利用不同浓度的MT2A与对照组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炎性介质IL-6、TNF-α释放的量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组HPMVECs骨架形态变化。结果:各组TNF-α浓度均在0 h最低,随之逐渐升高,到6 h达到高峰;从各时间点来看,除0 h各组TNF-α浓度无显著差异外(F=0.717, P=0.549),其余各时间点B1、B2、B3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各组中IL-6浓度均在0 h最低,A组在2 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B1组在4 h达到高峰,随之下降;B2、B3组从0 h开始逐渐升高,到6 h达到峰值;从各时间点来看,除0 h各处理因素无显著差异外(F=2.341, P=0.092),其余各时间点B1、B2、B3均低于A组(均P0.05)。A组6 h小时后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明显解聚,分布明显减少,应力纤维排列紊乱或者消失;B1组、B2组、B3组6 h小时后,与A组相比,F-actin的分布明显较多,应力纤维排列较为整齐。结论:LPS刺激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损伤效应,加入MT2A后细胞相关炎性因子释放量、细胞骨架损伤情况明显减轻,表明一定浓度的MT2A对LPS介导的肺毛细血管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针对目前人们对小檗属植物刺的来源存在不同见解,本研究通过实体解剖及石蜡切片技术,以紫叶小檗为代表研究小檗属植物刺的形态和发生,结果表明,紫叶小檗的刺均为叶刺,而非茎刺,明确了小檗属的刺为叶的变态。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熊果酸(UA)干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健康C57BL/6小鼠60只,其中50只按50 mg/kg的剂量一次性往小鼠尾静脉注射新鲜配置的四氯嘧啶生理盐水溶液构建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 40 mg/m L的曲安奈德),低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0.5μg/μL的UA)、中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1.0μg/μL的UA),高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2.0μg/μL的UA),余下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对胰岛素敏感性、视网膜内糖代谢情况、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情况,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正常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视网膜含糖量、葡萄糖转运体-1(GLUT-1)与葡萄糖转运体-3(GLUT-3)含量、RGCs凋亡率、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经干扰后,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UA干扰组HOMA-IR、视网膜含糖量、GLUT-1、GLUT-3的含量、RGCs凋亡率、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且随UA干扰剂量的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UA能够降低HOMA-IR和视网膜糖代谢能力,抑制RGCs的凋亡,对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剂量UA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预防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伴发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皮质醇(COR)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3例烧伤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患者伴发脓毒症(脓毒症组),44例患者未伴发脓毒症(无脓毒症组),另选取30例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休克组(n=4)、严重脓毒症组(n=7)、一般脓毒症组(n=8),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3)和预后不良组(n=6)。动态检测并对比所有研究对象血清PCT、hs-CRP、COR和WBC水平。结果:无脓毒症组、脓毒症组血清PCT、hs-CRP、COR和WB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脓毒症组高于无脓毒症组(P<0.05)。烧伤后7 d、11 d、15 d,脓毒症组血清PCT、hs-CRP、COR和WBC水平均高于无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休克组血清PCT、hs-CRP、COR和WBC水平高于严重脓毒症组、一般脓毒症组,且严重脓毒症组患者高于一般脓毒症组患者(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PCT、hs-CRP、COR和WBC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血清PCT、hs-CRP、COR和WBC水平在烧伤早期伴发脓毒症患者中水平异常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上述指标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为解决目前床旁鼻肠管快速置入成功率低这一临床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磁驱动技术的空肠营养管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现有空肠营养管置管过程中的动力因素,结合磁驱动技术原理,提出了通过体外旋转磁场带动体内感应磁体螺旋式前进的设计方案,以期缩短空肠营养管的飘管时间。结果:该设计包括磁性空肠营养管和体外磁力驱动装置两部分。其中磁性空肠营养管由管体和感应磁头两部分构成,感应磁头包括磁体内核和硅胶外壳。磁力驱动装置由多极磁体和手持式微型电机组成。操作时通过体外磁力驱动装置发出大旋转磁场带动空肠营养管的感应磁头做轴向旋转运动,可加速空肠营养管在肠道内的移动,达到缩短飘管时间的目的。结论:该设计基于磁驱动技术原理,设计巧妙,符合磁力学原理,操作简单,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