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研究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蛋白质表达图谱及其差异。方法 :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 5d .p .c .(dayspostcoitum)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着床旁总蛋白 ,同时分离同龄未交配小鼠子宫内膜总蛋白 ,银染显色 ,PDQuest 2DE软件分析。结果 :图像分析测得三块胶的匹配率达 74 5 %以上 ,在等电点pI 3~ 1 0、分子量 1 4 4~ 75 4kDa范围内分离得未交配小鼠子宫内膜蛋白点大约 81 0个 ,受孕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旁和着床点蛋白质点分别大约为 95 0个和 1 0 4 0个 ,其中至少 90个蛋白点在三种不同的生理状态间有 2倍以上的量变。结论 :在“着床窗口期” ,小鼠子宫内膜特别是着床位点内膜合成更多的蛋白质 ,以适宜胚泡成功地植入。  相似文献   
132.
该文主要探究了LPS通过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促进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valve interstitial cells,VICs)成骨样分化的作用及机制,为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干...  相似文献   
133.
几种杀虫剂对南美斑潜蝇及其寄生蜂潜蝇茧蜂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阿维菌素、灭蝇胺、杀虫单、毒死蜱、灭多威、顺式氯氰菊酯6种杀虫剂对南美斑潜蝇2龄幼虫、成虫及其寄生蜂潜蝇茧蜂的室内毒力,并考察了灭蝇胺、阿维菌素和杀虫单对南美斑潜蝇的田间防效。在所研究浓度下,阿维菌素、灭蝇胺对2龄幼虫的毒力较高,但对南美斑潜蝇成虫和潜蝇茧蜂的毒力较低;杀虫单对南美斑潜蝇成虫、2龄幼虫和潜蝇茧蜂的毒力均较高;毒死蜱、灭多威、顺式氯氰菊酯对南美斑潜蝇2龄幼虫的毒力较低,而对潜蝇茧蜂的毒力较高。田间条件下,灭蝇胺、阿维菌素和杀虫单都对田间南美斑潜蝇具有较高防效。  相似文献   
134.
运用石蜡切片法与组织离析法研究田菁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田菁根部显示典型的次生结构特征,内皮层具凯氏带;根表面有大量根瘤,根瘤菌分布在根部皮层,维管组织相连形成输导组织网。茎部表皮细胞壁出现角质层,皮层含有特化的厚角组织,由大型薄壁细胞构成,维管组织具有含晶韧皮纤维。茎瘤3~4个,大小不等且不连续分布,茎瘤外层为皮层,内层为含菌组织。叶片为异面叶,角质层与表皮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近叶厚的1/2,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气孔小且多。田菁根、茎的木质部发达,有较多大孔径的导管及丰富的木纤维,叶片栅海比、组织结构紧密度(CTR)较大。田菁的解剖特点显示出其具有的固氮特性以及耐盐、抗旱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5.
A simple method to obtain large red crystals of cytochrome bc1 complex from beef heart mitochondria has been developed. These crystals are very stable. Their shapes are retained for a long time in tip-sealed Pasteur pipets placed in a refrigerator. The structure of crystalline cytochrome bc1 complex by micro FT-IR spectroscopy has been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IR spectra of cytochrome c, the empirical assignments of the major infrared frequencies of cytochrome bc1 complex are given. Infrared frequencies and relative intensities of variable orientation and section of crystal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se imply that infrared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embrane protein crystalliz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variable symmetries and orientations of the structur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phospholipid exists in the crystal of cytochrome bc1 complex. The membrane protein is probably spanned on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and buried in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an asymmetric manner.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一种简便的适于膜蛋白结晶的好方法,并已用这种方法得到了较大的牛心线粒体细胞色素bc1复合物的红色晶体.它们封装在玻璃毛细管中放置在冰箱中其形状可长期保持不变.首次用显微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细胞色素bc_1复合物结晶的结构.参照细胞色素c的红外光谱,对细胞色素bc1复合物的红外特征频率进行了经验式的归属和指认.不同部位,不同取向结晶的红外频率和相对强度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这种膜蛋白结晶的红外光谱特征与其结构的对称性和取向有关.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色素bc1复合物结晶中存在着磷脂.膜蛋白可能以不对称方式跨接在线粒体膜的磷脂双层中.  相似文献   
137.
138.
通过下乡调研,总结并分析福建省山区茶园成功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主要针对山地茶园存在水土流失与茶园经营单一及生产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结合红壤山地生态复合茶园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时期发展山区"生产-生态-生活"耦合茶园(简称"三生")的总体思路,阐述了"三生"耦合茶园的理论内涵,其是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通过茶园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其在时序有效链接、空间合理布局和生产生态匹配中产生正向联系和优势叠加作用,实现山区茶园生产、生态、生活功能的影响挖掘与充分利用,形成山区茶园整体性的耗散结构与有序性耦合链接的特定农业开发系统。从科学开垦与水肥调控工程、水土保持与立体种养工程、生态恢复与地力保育工程、水分涵养与茶园景观工程、绿化环节与茶旅结合工程、多样发展与康悦养生工程等6个方面总结提出了"三生"耦合茶园模式构建要素与技术实施要点。通过定位试验的能值分析表明,"三生"茶园能值自给率比常规茶园提高36.31%,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传统茶园的2.68倍,说明在生产效率和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三生"茶园模式均优于常规茶园。结合福建茶业绿色振兴实际,提出了发展"三生"耦合茶园的技术与管理对策,以期为茶业企业与家庭农场在绿色发展过程提供参考及其借鉴。  相似文献   
139.
广州市6种攀援植物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常用的6种攀援植物进行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测定,比较分析其释氧固碳和降温增湿效益。结果表明,簕杜鹃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单位绿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大,降温效果最明显;异叶爬墙虎Parthenocissus dalzielii增湿效果最好。在园林绿化中,城市立体绿化攀援植物可首选异叶爬墙虎、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和簕杜鹃。  相似文献   
140.
本文对麦蒲螨Pyemotes tritici(Lagreze-Fossat et Montagne)侵染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ner)和麦蛾柔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Say,1836)的症状进行了扼要的记述,同时介绍了该螨的主要寄主及分布情况.这是该螨寄生麦蛾柔茧蜂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