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00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一条卡瓦胡椒特异RAPD带转化成SCAR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7份不同来源的胡椒属(Piper)材料和1份不同属的草胡椒(Peperomia pellucida)材料用引物OPQ-03扩增得到一条约400碱基对(bp)卡瓦胡椒特异片段。对该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并根据序列分析结果将上述RAPD分子标记转化为重复性和特异性更好的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re-gions,序列特征化扩增区)分子标记。本研究设计出了1对卡瓦胡椒特异SCAR引物P7.1(5′-GGT CAC CTC ACC GCA GCA GGA TGA ACG-3′)和P7.2(5′-GGT CAC CTC AAT GAC ATG GGA TGA ATC-3′),用这对特异引物对本次试验的28份材料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不同属的草胡椒材料无任何扩增,其它材料均扩增出了预期大小440bp的特异带。  相似文献   
152.
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自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1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40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鉴定为16属23种。其中,湖北弯孢Curvularia hubeiensis为一新种,嗜热革节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um和禾色串孢Torula graminis为中国新记录种。对新种及中国新记录种作了详细的描述。其余20种为国内已报道种。所有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53.
整合了乙肝表面抗原嵌合基因SS1和SS2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GS115-SS1S2经高密度发酵培养,甲醇诱导,抗原表达量达到300~600mg/L发酵液。SS1S2抗原经细胞破碎、硅胶吸附、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纯化,纯度达99%以上,每升培养物可收获纯化抗原82mg。纯化的SS1S2抗原经Al(OH)3吸附,在NIH小鼠中进行免疫效果评价。三组NIH雌性小鼠,分别腹腔接种2.5μg、0.625μg和0.156μgSS1S2疫苗或商品化的单S疫苗。部分小鼠在30天时采血,测定各疫苗组的ED50值。在SS1S2疫苗组,前S1、前S2和S抗原的ED50值分别为0.46、0.29和0.84μg,而S疫苗组S抗原的ED50为0.99μg。另一部分小鼠分别在7天和14天时采血,考察抗体阳转率与时间的关系。SS1S2疫苗前S1、前S2抗体阳转率在7d和14d时比S抗体的阳转率为高,提示前S抗体出现的时间较早。上述结果显示SS1S2疫苗比单S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54.
凉水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凉水红松阔叶次生林与帽儿山红松阔叶次生林的区系成分对比分析,阐明了凉水自然保护区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区系成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纬度差异是两个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差异的重要因素,凉水自然保护区纬度偏高,温带成分占有很大比例,而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纬度偏低,增加了许多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及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凉水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0科243属441种,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0种。在特有成分上,两个保护区也有差异,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含有更多的中国特有种。  相似文献   
155.
梁子湖湿地植物的氮磷积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野外测定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梁子湖湿地植物对氮磷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湿地不同植物种类对氮磷的积累特征明显不同。浮游植物积累各种营养物质量最多,其体内全氮量平均为29.07g.kg-1,全磷量平均为9.53g.kg-1。梁子湖湿地各类植物氮磷含量的大小依次为浮游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水稻>挺水植物。各类植物中氮磷积累的大小依次为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沼泽植物>水稻。梁子湖湿地水生植物氮磷营养元素的吸收系数大于湿生植物,各类植物氮元素的吸收系数均大于磷。  相似文献   
156.
从剧毒蘑菇─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子实体中分离出5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4个麦角甾醇(22E,24R)-ergosta-7,22-diene-3β,5α,6α,9α-tetraol(1)、(22E,24R)-ergosta-7,22-dien-3β,5α,9α-trihydroxy-6-one(2)、(22E,24R)-ergosta-7,22-dien-3β,5α,6β-triol(3)、(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4)和神经酰胺(2S,3S,4R,2′R)-2-(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octadecane-1,3,4-triol(5)。  相似文献   
157.
研究两种抗生素间甲氧嘧啶和蒽诺沙星对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发现两种抗生素都对酶有抑制作用。利用双倒数作图法表明两种抗生素对酶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抑制,Dixon作图法求得Ki值分别为0.35和0.4 mmol/L。采用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甲氧嘧啶和蒽诺沙星与酸性磷酸酶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间甲氧嘧啶和蒽诺沙星使酶的紫外吸收增强,荧光强度减弱,其中蒽诺沙星使酶的荧光光谱产生红移。说明这两种抗生素对酶的构象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8.
从2007年4月到9月,对八大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得蛾类标本4000余号。与湖南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以往在八大公山采集保存的蛾类标本1000余号一起,共鉴定出19科175种,其中7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蛾类昆虫以东洋种为主。  相似文献   
159.
广西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调查和文献整理,初步确认广西有外来入侵植物114种,隶属于36科80属,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26种。外来入侵植物来源于世界各地,以来源于美洲居多,有87种,占76.3%。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90种,占78.9%。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通过有意引入和无意传入等方式入侵广西。它们的入侵,特别是一些恶性杂草的入侵,给广西农业、林业、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评估,恢复当地植被和物种的多样性,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防范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0.
采用乙炔还原法对从圆果雀稗(Paspalum orbiculare)根、茎中分离到的5株内生固氮菌(POJy11、POG12、POGy22、POGy612、POG4)的固氮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OGy612、POG4固氮的pH适应范围是6.0-10.0,其余3株菌为6.0-8.0;POGy22固氮的最适温度为35℃,其余4株菌为30℃;随着NH4 浓度和NaCl浓度的升高,菌株固氮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POGy22的固氮活性受NH4 抑制最明显,NH4 浓度为1.0 mmol/L时,已无固氮活性,但POGy612在NH4 浓度为2.5 mmol/L时的固氮活性最高,达到1 045.0 nmol ml-1h-1,POJy11、POGy22在NaCl浓度为0.5%时的固氮活性最高,分别达到735.5 nmol ml-1h-1、703.0 nmol ml-1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