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40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4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探讨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成功入侵机制,利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下三叶鬼针草与本地种金盏银盘(B.biternata)的生长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物种对光和水的变化均具有较大可塑性,但与金盏银盘相比,在有利环境下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大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在不利环境下,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大的比叶面积和叶面积比;除叶面积比和叶生物量比外,三叶鬼针草各生理参数的可塑性指数均高于本地种。这说明三叶鬼针草具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和入侵适应性,这些特性促进了其成功入侵。  相似文献   
942.
目的建立百日咳组分疫苗丝状血凝素(FHA)抗原含量监控的ELISA检测法。方法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经辛酸硫酸铵法纯化抗体,用过碘酸钠氧化法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以棋盘滴定法确定最佳包被抗体及酶标抗体的浓度配伍,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结果对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特异性、最佳线性范围、检测限度、精密度、准确度、测定限量、适用性的一系列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与百日咳组分疫苗中PT和Prn无明显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在0至20 ng/mL测量区间有最佳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经实验内12次及不同试验间3次测定16、8、4 ng/mL中的FHA含量,变异系数在0.2%~11.4%间,回收率在96.9%~114.5%间,精密度及准确度验证均符合常规质控要求,因此测定限量为4 ng/mL。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检测出百日咳杆菌培养上清中的FHA含量,可用于百日咳组分疫苗生产过程的中间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43.
海草床生态系统是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其海草附着物中包括许多固氮微生物,通过生物固氮提供该生态系统"新"氮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氮对初级生产力的限制.通过对近些年来固氮活性的测定方法、固氮群落组成以及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较全面地分析了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固氮微生物研究现状,并在次基础上对海草床固氮微生物的系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4.
旨在研究不同精子保存液对蛇鮈精子活率的影响,并探讨保存蛇鮈精子的最佳保存液。在光镜下观察6种精子保存液保存蛇鮈精子后精子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精子保存液在低温(4℃)保存蛇鮈精子的方法效果较好。6种蛇鮈精子保存液使精子的活率保持为80%的时间有着明显的差异:A液为36 h,B液为4 h,C液为0 h,D液为60h,E液为16 h,F液为6 h,因此在低温(4℃)下,蛇鮈精子的最佳保存液为D液。  相似文献   
945.
报春花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报春花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行概述,重点分析了外植体类型、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试管苗移栽等方面的进展,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46.
报道了Paeonia anomala L.的核型,澄清了新疆阿尔泰地区分布的该物种的染色体数目。分布于该地区的Paeonia anomala L.的核型组成:2n=2x=10=6m+2sm+2st。该类群核型与该属其它类群一致——2A型。在综合比较分析该属染色体参数以及核型不均一性参数,包括最长,最短染色体比(L1/Ln)和染色体不对称系数(CKOA)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该属三个组在核型上没有明显分化,仅在木本类群(Sect.Mouton DC.)和草本类群(Sect.Onaepia Lindley和Sect.Paeonia)之间存在微小差异。此外,作为二倍体类群,新疆阿尔泰地区分布的Paeonia anomala L.很可能是二倍体杂种,这将为研究被子植物的父母本同倍化杂交式物种起源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47.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饮料植物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民族植物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州曼伞、曼安两个傣族村寨利用传统饮料植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两个村寨利用的传统饮料植物有114种,隶属43科、93属,其中65.8%的种具有药用价值。两村寨利用传统饮料植物的种类及物种数有较大不同,而村民传统饮料植物知识在性别间无明显差异。ANOVA分析表明,传统饮料植物平均被提及的物种数在村寨、性别间无明显差异,但在不同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即随着年龄减小,访谈中人均提及的物种数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在交通较为便利的曼安寨更为明显,表明环境变化和外来文化等对植物传统利用知识的传承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48.
趋磁细菌磁小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趋磁细菌能在细胞内形成由膜包裹的纳米级单畴磁性颗粒——磁小体。磁小体的形成是受生物严格控制的矿化过程,包括铁离子的吸收、转运和结晶成核等。磁小体膜在磁铁矿(Fe3O4)晶体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磁小体形成过程和参与这一过程的蛋白质等方面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9.
世界野生虎(Pantheratigris)传统上被划分为8个亚种,其中3个亚种已于20世纪灭绝,而剩余种群的生存仍然受到偷猎、栖息地丧失和片断化的威胁。作为唯一栖息着4个现存虎亚种的国家,中国在世界虎的保护事业中负有重要责任,然而其野生和圈养虎的分类地位却仍然不确定。最近一项研究(Luoetal,2004)从所有现存野生虎分布地区(包括中国)采集了134份“基准样品”(即原产野外或有确定地域起源的个体生物样品),对虎的系统地理学、种群结构以及遗传起源进行了全面分析。所用的分子标记包括四千碱基对的线粒体DNA、30个核基因组微卫星位点,以及MHC-DRB基因。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虎的整体遗传多态性较低,但是种群分化程度很高,它们被划分为6个,而不是5个现存亚种(1)西伯利亚虎(P.t.altaica);(2)苏门答腊虎(P.t.sumatrae);(3)孟加拉虎(P.t.tigris);(4)华南虎(P.t.amoyensis);(5)印支虎(P.t.corbetti);(6)新定义的亚种马来虎,暂命名为P.t.Jacksoni。由于所研究样本量有限,目前暂定的华南虎亚种还需进一步确定。现有华南虎圈养种群包括遗传关系相距较远的两支一支与印支虎(P.t.corbetti)无异;而另一支则与其他种群均相距甚远,可能代表了真正的华南虎(P.t.amoyensis)。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国动物园中圈养虎的遗传起源调查亟待进行,以确认该圈养种群整体的遗传独特性或者非独特性。换言之,这将是确认华南虎是否仍然存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0.
用不同比生长速率μ的毕赤酵母探讨其表达外源重组蛋白的差异性,通过起始pH值、甲醇诱导浓度和周期、菌体浓度、装液量等实验,优化具有较高μ的对数生长期毕赤酵母表达rhIFNω的摇瓶条件。结果表明,μ对毕赤酵母表达rhIFNω有显著影响。μ为0.1612h-1的毕赤酵母表达rhIFNω最高为558mg/L,较μ为0.1321、0.0505和0.0052h-1的毕赤酵母分别提高50%、68%和99%。对数生长期的毕赤酵母表达rhIFNω的最适摇瓶表达条件为:250mL摇瓶装入30mL BMMY,控制菌体浓度达到200~300g/L(WCW),起始pH值自然,每24h添加甲醇15g/L一次,诱导表达周期为4d。通过表达条件的优化,rhIFNω的表达量达到1070mg/L,较优化前提高1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